资源简介 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生物学、地理合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 当A地洒满阳光时,B地还是繁星满天,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兼备 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2. 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虚线代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3.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道州脐橙远销的甲国是( )A.朝鲜 B.日本 C.俄罗斯 D.越南“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4~5小题。4. 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A.黄梅戏——湖北B.豫剧——河南C.粤剧——广西D.晋剧——山东5. 方寸邮票也能体现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下列属于曲子戏所在省份的民族是( )A B C D据2024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7.87‰。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6~7小题。6. 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B.2023年人口数量比2022年大幅增加C.2017~2023年人口数量持续下降D.2017~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7. 针对我国人口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严格禁止人口流动 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旅游的表姐给芳芳寄了一封明信片,如图所示,地址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基本三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是( )A.湖南省 B.永州市 C.道县 D.寿雁镇山桃花是春季赏花的代表之一,赏桃花,遇见美丽的春天。图为我国东部山桃花盛开花期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9~10小题。9. 我国东部地区的山桃花盛开时间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变早B.由南向北变晚C.由东向西变早D.由东向西变晚10.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据此完成11~13小题。11.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 C.牧草地 D.难利用土地12.发展沙漠温室农业,塔里木盆地的突出自然优势有( )①光热充足 ②降水丰沛 ③土壤肥沃 ④土地面积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在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资金 B.交通 C.技术 D.市场“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图左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图,图右为某地理小组对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究实验图。读图,完成14~16小题。14.对图左中甲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 B.①处形成“地上河”C.上、中游的分界②是湖口 D.③处有凌汛现象15.该地理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四组实验,读图,下列探究结论错误的是( )A.a组: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B.b组:不同土质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C.c组: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D.d组:植被越密,水土流失越轻16.由探究实验可以推测,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水土保持的是( )A.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 B.陡坡地发展种植业C.植树种草 D.合理放牧“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下表为2023年春运期间四种客运方式的运输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17~18小题。运输方式项目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运输人次(亿) 0.55 3.48 11.69 0.22同比增长(%) 38.7 37.5 55.8 37.117.此次“春运”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18.适合选择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远距离运输的货物是( )A.新鲜的荔枝 B.大量的钢铁 C.手机的芯片 D.移植的骨髓1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B.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限D.1月0℃等温线经过读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左图)和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右图),完成20~21小题。20.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B.山区面积广大,大力发展种植业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阶梯落差大,沟通东西交通21.左图中水能资源丰富的山脉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2.古诗中蕴含着地理知识,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黄鹂 B.翠柳 C.千秋雪 D.万里船“工业上楼”是指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空间模式。近年来,我国工业面临转型升级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推行“工业上楼”,上楼对象为工业互联网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下图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及部分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小题。23.积极推行“工业上楼”的广州、深圳位于我国(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4.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推行“工业上楼”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B.降低劳动力成本C.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D.扩大产品销售市场25.推测“工业上楼”中新兴产业的特点有( )①污染小 ②产品附加值高 ③资源消耗多 ④信息技术含量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分)(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形容B 高原,该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 。(4分)(3)有关C高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2分)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势坦荡、一望无际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形崎岖、多峰林溶洞(4)D地粮食作物为 ,请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该粮食作物多分布于河谷地带的原因。(4分)(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E是 海,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F是 岛。(4分)27.材料一 2024年11月4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着陆,此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16分)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及风力发电简图(1)A为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温度带)。(4分)(2)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________,有“塞上江南”之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4分)(3)发源于C山脉的D________河,向北最终注入北冰洋。(2分)(4)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相比矿产能源,请分析风力发电的优势。(4分)(5)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内蒙古境内的东风着陆场着陆,请分析其有利条件。(可从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选一分析)(2分)28.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实地察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18分)材料二 下图是长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图(1)读图甲可知,长江注入①________海,最大的支流是②________江,最大的水利枢纽③是________;城市④是________,是长江上游产业带的核心城市。(8分)(2)图乙中城市⑤是________,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连接该城市与北京的铁路干线⑥是________线。(4分)(3)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分)(4)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请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个方面分析)(4分)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 2、D 3、D 4、B 5、C6、D 7、C 8、B 9、B 10、A11、D 12、B 13、C 14、A 15、B16、B 17、D 18、B 19、C 20、A21、C 22、D 23、D 24、A 25、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16分)(1)昆仑(2)内蒙古 那达慕大会(3)D(4)青稞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5)渤 台湾27、(16分)(1)塔克拉玛干沙漠 暖温带(2)河套平原 黄河(3)额尔齐斯(4)风力发电清洁,环境效益好;风能是可再生资源。(5)地形平坦;气候干旱,晴天多;人口稀疏。(任写其一)28、(18分)(1)东 汉 三峡水利枢纽 重庆(2)上海 京沪(3)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4)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沿线城市和人口稠密、运输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