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949197820171840新时代新征程1919195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九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过渡时期)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必然趋势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1949年1956年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革命的步骤与前途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②决定革命性质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艰苦探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49年—1952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1953年12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第一阶段:1949-1952年(经济恢复期):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第二阶段:1953-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方面)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标志: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意义: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1956——1978)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上: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庆炼油厂一角教育文化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扫盲教育科技上: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国防上:1955年,开始筹建核工业。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实行改革开放目的生产力角度: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制度角度: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党的建设角度: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意义(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主要矛盾的变化1840-1949: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1949-1956: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956-1981: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2017: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标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新”在哪里)历史脉络: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奋斗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人民期待: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世界意义: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历史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政治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世界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贡献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时期: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