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化学专题04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如图为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C.x的值是8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答案】D【解析】A、砷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33=2+8+x+5,得x=18,错误;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砷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则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正确。故选D。2.《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 皮 枝 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C.水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答案】D【解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水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个水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水杨酸分子由7+6+3=16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3)=14:1:8,则水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3)=14:1: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若加热至完全分解,则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3.1g B.2.2g C.1.1g D.4.4g【答案】B【解析】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则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10g×64%=6.4g,则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故选:B。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A.Mg:铁离子 B.Fe2O3:氧化铁 C.2Cl:2个氯分子 D.C60:60个碳原子【答案】B【解析】A、Mg表示镁元素,镁单质,一个镁原子。A错。B、Fe2O3表示氧化铁。B正确。C、Cl表示一个氯原子,2Cl表示2个氯原子。C错。D、C60表示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D错。综上所述:选择B。5.饮用含适量硒(Se)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其中的化合价是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物 Se2O3中Se的化合价为:x×2+(-2)×3=0,则x=+3。故选B。二、判断题6.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答案】正确【解析】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正确。 7.足球烯由C60分子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答案】正确【解析】足球烯由C60分子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故正确。8.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FeO( )【答案】错误【解析】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Fe2O3,故错误。三、综合应用题9.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作为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装置 收集,理由是 。(3)某同学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4)若用如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补画完整 。(5)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成Vc)易患坏血病,如图是某品牌V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只写计算结果)。维生素C(白色) 化学式: 每片100mg,含Vc10% 一日**次,每次2片①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 。②Vc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③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④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 次。【答案】(1)试管(2) C 收集的气体较纯,且集气瓶底可直接留少量的水(3)收集前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合理即可)(4)(5) 3:4:3 9:1 176 3【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为试管。(2)A装置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且集气瓶底可直接留一部分水,防止铁燃烧时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收集装置选C。(3)若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原因为收集前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刚产生气泡时就开始收集等。(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长管通入,故补画完整为:。(5)①由化学式可知,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6:8:6=3:4:3。②Vc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9:1。③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④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而每片含Vc100mg×10%=10mg,则每天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的次数为60mg÷10mg÷2=3。10.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从甲烷、碳酸钠、氢氧化钙、氯化钠、铁、盐酸、二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①一种金属单质 。②一种易挥发的酸 。③最简单的有机物 。④一种调节酸性土壤的碱 。⑤水溶液呈碱性的盐 。⑥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2)“长清大素包”是济南市长清区知名的特色面食,它皮薄个匀,馅料清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面粉、豆腐、粉条等是制作包子的主要原料,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溶解在血液里,提供营养,进而提供能量。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淀粉由 种元素组成。②葡萄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③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④在葡萄糖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⑤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列试剂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填序号)。A.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碘水 E.氢氧化钠溶液【答案】(1) Fe HCl CH4 Ca(OH)2 Na2CO3 CO2(2) 3/三 6:1 1:2:1 氧/氧元素 D【解析】(1)①铁是金属单质,化学式Fe.②盐酸是易挥发的酸,化学式HCl。③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CH4。④调节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⑤水溶液呈碱性的盐是碳酸钠,化学式Na2CO3。⑥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化学式CO2。(2)①根据淀粉的化学式可知,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②葡萄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12)=6:1。③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6:12:6=1:2:1。④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葡萄糖中,氢元素质量分数=;葡萄糖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所以,在葡萄糖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⑤由于碘遇淀粉变蓝,所以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最适宜选用的是碘水 。故填:D。一、选择题1.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是金属元素 B.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答案】B【解析】A、镓元素看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可知镓是金属元素。故A正确;B、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B错误;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C正确;D、氦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要满足稳定结构,常得到三个电子,所以氮的化合价为-3价。故D正确;故选B。2.中坝酱油是江油市的特产,距今有194年生产历史,其主要原料是大豆,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这里的“硒”指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分子 D.硒离子【答案】B【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中的“硒”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硒”指的是硒元素,与具体的存在形态无关。故选:B。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答案】C【解析】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A说法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正确;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说法不正确;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C。4.镁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原子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Mg2+B.镁在第三周期C.镁原子中有24个质子D.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答案】C【解析】A、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Mg2+,故A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镁原子中有12个质子,故C符合题意;D、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层电子数为2,属于不稳定结构;氦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稳定结构,则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科学家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一 硼聚变实验。下图是氢和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两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X可表示为H2 B.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81 D.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答案】B【解析】A、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是元素符号,氢元素的符号为H,A错误;B、氢元素中文名称偏旁是气字头,硼元素中文名称偏旁是石字旁,因此两者都属于非金属元素,B正确;C、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硼的原子序数为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因此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C错误;D、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D错误。故选B。二、判断题6.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答案】错误【解析】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说法错误。7.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答案】正确【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故正确。8.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等海产品( )【答案】正确【解析】海带等海产品富含碘元素,食用适量海带等海产品,可预防缺碘性疾病,说法正确。三、综合应用题9.(一)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识别仪器:m 。(2)利用图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若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二)请跟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模型等认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思路和方法。任务1:分析史料,构建模型(5)1897年,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6)1909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填序号)。①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③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④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 ⑤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任务2:认识原子,制作钠原子结构模型准备好材料(剪刀、胶水、卡纸、绳子、橡皮泥),用橡皮泥搓11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小球表示质子,12个大小相同的黄色小球表示中子, 个更小的蓝色小球表示电子。把所有 色小球相互粘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放在卡纸中心,并以此为共同的圆心,用绳子绕3个直径依次增大的圆表示核外电子层,然后在各电子层上粘上剩余小球,作品如图。(7)任务3:认识分子,搭建分子模型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球搭建了四种模型,其中可表示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答案】(1)锥形瓶(2)导管口出现气泡(3) 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A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处,若复燃,则氧气收集满(4)Fe+O2Fe3O4(5)原子显电中性(6) ①⑤⑥ 11 红、黄(7) AB C【解析】(1)如图所示可知装置B中的玻璃仪器m为锥形瓶。(2) 利用图G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 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 用手紧握试管,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有气泡冒出, 说明装置气密性好。(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符号表达式:,在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物 有3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高锰酸钾为固体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故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F为多功能瓶,收集氧气时长进短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处,若复燃,则氧气收集满。(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是铁丝和氧气,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其符号表达式是:(5)1897年,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这一发现是基于他对阴极射线的电性实验,通过测定阴极射线中含有带负电的粒子,并进一步测定这些粒子的比荷,从而推理得到阴极射线中的粒子是电子 。汤姆孙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因为原子本身是电中性的,而电子带负电,因此原子内必然存在带正电的物质来平衡整体的电荷。(6)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和结论主要包括: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这说明原子内部绝大多数空间是空的,即原子内部存在大量的空隙 。2、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内部存在某种带正电荷的微粒,且这种微粒的体积很小 。3、极少数α粒子甚至几乎达到180°的偏转 ,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这说明这些微粒的质量远大于α粒子 。基于这些现象,卢瑟福提出了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2。这一模型解释了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并且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及其在原子中的重要作用。故选①⑤⑥。根据钠原子结构可知,一个钠原子中,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核外含电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用橡皮泥搓11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小球表示质子,12个大小相同的黄色小球表示中子,11个更小的蓝色小球表示电子。把所有红、黄色小球相互粘在一起,组成原子核。(7)A、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B、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且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C、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且含2种元素,属于化合物;10.“微观一宏观一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硬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①图中x= 。②硒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2)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变化涉及的元素种类有三种 B.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C.氘、氚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D.氘和氚两种原子的质量相等(3)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如图3。①第14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4)已知如图4所示的原子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铝元素的正下方,且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m的值为 。【答案】(1) 18(2)B(3) 非金属 离子(4)31【解析】(1)据图1可得:2+8+x+6=34,解得x=18。据图1可知,硒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即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所以硒离子的化学符号为。(2)A、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2种,即氢元素和氦元素,该选项不正确;B、该变化是原子核之间的结合,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该选项正确;C、氚、氦两种原子的质子数分别是1、2,该选项不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据图2可知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相等,即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氘原子,也即氚原子的质量大于氘原子。该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3)据图3可知,第14号元素是Si元素,名称是硅,石字旁,所以硅是非金属元素。据图3可知,11号和17号元素分别是钠和氯元素,钠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图4中n=3,则m=2+8+18+3=31。一、选择题1.化学老师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厨房,守得住初三的寂寞,创得了初四的辉煌!闲暇之余还能办个农场,下列关于两种化肥叙述合理的是(杂质中不含氮元素) ①(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②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1③含有等质量氧元素的NH4NO3和(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比为4∶3④通过计算判断出硝酸铵标签上的含氮量是虚假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2+32+16×4=132,正确;②硝酸铵(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错误;③设NH4NO3和(NH4)2SO4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都为16,则NH4NO3和(NH4)2SO4的质量分别为、33,则含有等质量氧元素的NH4NO3和(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比=,正确;④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计算判断出硝酸铵标签上的含氮量是真的,错误;综上可知①③叙述合理,故选C。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 B.空气 C.氯酸钾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A、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符合题意;C、氯酸钾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3.能闻到果园中果香的原因是A.分子有质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由于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孔,使人闻到果园中果香。故选:B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一般由质子、中子构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答案】B【解析】A. 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B.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此选项错误;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氧分子,此选项正确;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B。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和“”是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B.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答案】C【解析】A.由题干可知,“”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得出,“”和“”是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因此,选项A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可知,甲中的图形都是“”和“”的结合,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知, 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因此,选项B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乙和丙可知,两图中存在一组相同的图形,即两个 “”的结合,说明反应物乙剩余一组没反应,所以,把图乙和丙中相同的图形去掉,我们很容易从图甲和乙中观察到,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因此,选项C错误,故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图甲表示2SO2,图乙表示O2(C选项去掉的图形不算),图丙表示2SO3,由此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从氧气中的0价变为三氧化硫的-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硫元素的化合价从二氧化硫的+4价变为了三氧化硫的+6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中只有硫元素和氧元素,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选项D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6.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 “ 晶格钟 ” 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B.图中X=2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答案】C【解析】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由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则S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38=2+8+18+8+X,得X=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20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自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日本方面在8月31日于排放口附近取样的海水中首次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氚,已知氚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并带有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氚的元素符号为H B.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C.氚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长期饮用含有“氚”的水对身体无害【答案】A【解析】A、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质子数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元素符号为H,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氚的相对原子质量≈1+2=3,错误;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错误;D、氚原子带有放射性,长期饮用会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免疫力下降、损伤消化道、损伤神经系统,错误。故选A。8.“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中含有橙花醇(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答案】C【解析】A、橙花醇由橙花醇分子构成,橙花醇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选项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橙花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8):(16×1)=60:9:8,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橙花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8):(16×1)=60:9:8,选项错误。故选:C。9.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答案】D【解析】略10.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监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3 C.+5 D.+1【答案】A【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2)×7=0,解得x=+6;故选A。二、实验题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2)B装置除了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3)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g。【答案】(1)先通一氧化碳排尽玻璃管内空气(2)可收集纯净的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3)8【解析】(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在加热前要先通一氧化碳排尽玻璃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2)装置B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气体排出装置内的溶液而被收集,故该装置还可收集纯净的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逸出污染空气;(3)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铁Fe2O3中Fe与O元素的质量比=(56×2):(16×3)=7:3,因此铁元素的质量=2.4g×=5.6g,则氧化铁的质量为:2.4g+5.6g=8g。三、综合应用题12.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 CO2的性质。 ①实验开始时开关 K1、K2均为打开状态。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1,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③再关闭 K2,一段时间后看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浑浊现象,请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观察到纸花变红,小红认为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还需补充的对比实验是 。(2)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利用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 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 H2合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合成路线中用到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它的作用是CO2吸收剂。乙醇胺由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②试写出上述合成线路中的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③上述合成路线对于环境保护的价值在于 ;④上述合成线路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答案】(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将干燥紫色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2) 四/4 2:7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乙醇胺【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 CO2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②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1,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③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④观察到纸花变红,小红认为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还需补充的对比实验是将干燥紫色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2)①乙醇胺(HOCH2CH2NH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7;②上述合成线路中的两个化学反应:a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b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13.用下列实验探究镁的性质。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镁条插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做燃烧的实验时,生成的白色固体中有少许淡黄色固体。(1)生成白色固体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2)针对淡黄色固体,提出猜想:镁能与N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固体。将1.44g镁在N2中充分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2.00g。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但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 。实验二:2.4g镁条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发,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甲中看见大量气泡迅速冒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该气体为 。(4)将实验甲得到的溶液进行实验乙,若得到固体为MgCl2,该固体质量是 g,实验甲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拓展延伸:在实验乙将溶液蒸干的过程中MgCl2会转变为MgO,蒸干后得到固体为MgCl2和MgO的混合物6.75g,该混合物中MgCl2和MgO的质量之比为 。【答案】(1)(2) Mg3N2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于其它物质反应(3)氢气/H2(4) 9.5(5)19:8【解析】(1)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该反应符号表达式为:。故填:。(2)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为:2.00g-1.44g=0.56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氮化镁中氮元素、镁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56g、1.44g,氮化镁中镁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是:,所以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于其它物质反应。故填:Mg3N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于其它物质反应。(3)实验甲中看见大量气泡迅速冒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生成气体为氢气。故填:氢气或H2。(4)2.4g镁条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氯化镁(MgCl2)中镁元素质量为2.4g,设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为x,则:2.4g:x=24:71,解得x=7.1g,所以氯化镁的质量为:2.4g+7.1g=9.5g;镁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9.5;。(5)MgCl2转变为MgO,固体质量减少:9.5g-6.75g=2.75g,设MgO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的关系式:MgCl2→MgO,每95份质量的MgCl2反应生成40份质量的MgO,固体质量减少55份,则:,解得y=2g,所以该混合物中MgCl2和MgO的质量之比为:(6.75g-2g):2g=19:8。故填:19:8。四、填空与简答14.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若图乙中D表示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 。(2)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图甲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另外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镓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 。②图乙中A对应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其形成过程可解释为 。③镓与铝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答案】(1)10(2) 69.72 失去 Ga3+ 非金属 1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1个镁离子和2个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镁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1)图乙中D表示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2+8=10。(2)①由图甲可以得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镓离子,化学符号为Ga3+。②图乙中A的质子数为9,是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的质子数为9,是镁原子,C的质子数为17,是氯原子,B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氯化镁是由离子构成的,形成过程为1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1个镁离子和2个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镁。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镓与铝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15.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时(0<y<9),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2)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 。【答案】(1) 原子 三/3(2)17【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x=10+y时(0<y<9),该粒子为原子,因为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2)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R-是R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则x=2+8+8-1=17。/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化学专题04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如图为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C.x的值是8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2.《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 皮 枝 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C.水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3.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若加热至完全分解,则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3.1g B.2.2g C.1.1g D.4.4g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A.Mg:铁离子 B.Fe2O3:氧化铁 C.2Cl:2个氯分子 D.C60:60个碳原子5.饮用含适量硒(Se)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其中的化合价是A. B. C. D.二、判断题6.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7.足球烯由C60分子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8.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FeO( )三、综合应用题9.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作为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装置 收集,理由是 。(3)某同学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4)若用如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补画完整 。(5)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成Vc)易患坏血病,如图是某品牌V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只写计算结果)。维生素C(白色) 化学式: 每片100mg,含Vc10% 一日**次,每次2片①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 。②Vc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③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④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 次。10.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从甲烷、碳酸钠、氢氧化钙、氯化钠、铁、盐酸、二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①一种金属单质 。②一种易挥发的酸 。③最简单的有机物 。④一种调节酸性土壤的碱 。⑤水溶液呈碱性的盐 。⑥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2)“长清大素包”是济南市长清区知名的特色面食,它皮薄个匀,馅料清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面粉、豆腐、粉条等是制作包子的主要原料,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溶解在血液里,提供营养,进而提供能量。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淀粉由 种元素组成。②葡萄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③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④在葡萄糖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⑤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列试剂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填序号)。A.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碘水 E.氢氧化钠溶液一、选择题1.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是金属元素 B.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中坝酱油是江油市的特产,距今有194年生产历史,其主要原料是大豆,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这里的“硒”指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分子 D.硒离子3.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4.镁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原子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Mg2+B.镁在第三周期C.镁原子中有24个质子D.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5.科学家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一 硼聚变实验。下图是氢和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两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X可表示为H2 B.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81 D.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二、判断题6.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7.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8.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等海产品( )三、综合应用题9.(一)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识别仪器:m 。(2)利用图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若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二)请跟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模型等认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思路和方法。任务1:分析史料,构建模型(5)1897年,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6)1909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填序号)。①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③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④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 ⑤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任务2:认识原子,制作钠原子结构模型准备好材料(剪刀、胶水、卡纸、绳子、橡皮泥),用橡皮泥搓11个大小相同的红色小球表示质子,12个大小相同的黄色小球表示中子, 个更小的蓝色小球表示电子。把所有 色小球相互粘在一起,组成原子核,放在卡纸中心,并以此为共同的圆心,用绳子绕3个直径依次增大的圆表示核外电子层,然后在各电子层上粘上剩余小球,作品如图。(7)任务3:认识分子,搭建分子模型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球搭建了四种模型,其中可表示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10.“微观一宏观一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硬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①图中x= 。②硒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2)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变化涉及的元素种类有三种 B.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C.氘、氚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D.氘和氚两种原子的质量相等(3)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如图3。①第14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4)已知如图4所示的原子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铝元素的正下方,且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m的值为 。一、选择题1.化学老师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厨房,守得住初三的寂寞,创得了初四的辉煌!闲暇之余还能办个农场,下列关于两种化肥叙述合理的是(杂质中不含氮元素) ①(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②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1③含有等质量氧元素的NH4NO3和(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比为4∶3④通过计算判断出硝酸铵标签上的含氮量是虚假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 B.空气 C.氯酸钾 D.二氧化碳3.能闻到果园中果香的原因是A.分子有质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一般由质子、中子构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和“”是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B.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6.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 “ 晶格钟 ” 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B.图中X=2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7.20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自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日本方面在8月31日于排放口附近取样的海水中首次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氚,已知氚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并带有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氚的元素符号为H B.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C.氚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长期饮用含有“氚”的水对身体无害8.“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中含有橙花醇(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10.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监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6 B.+3 C.+5 D.+1二、实验题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2)B装置除了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3)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g。三、综合应用题12.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 CO2的性质。 ①实验开始时开关 K1、K2均为打开状态。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1,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③再关闭 K2,一段时间后看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浑浊现象,请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观察到纸花变红,小红认为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还需补充的对比实验是 。(2)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利用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 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 H2合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合成路线中用到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它的作用是CO2吸收剂。乙醇胺由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②试写出上述合成线路中的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③上述合成路线对于环境保护的价值在于 ;④上述合成线路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13.用下列实验探究镁的性质。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镁条插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做燃烧的实验时,生成的白色固体中有少许淡黄色固体。(1)生成白色固体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2)针对淡黄色固体,提出猜想:镁能与N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固体。将1.44g镁在N2中充分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2.00g。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但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 。实验二:2.4g镁条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发,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甲中看见大量气泡迅速冒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该气体为 。(4)将实验甲得到的溶液进行实验乙,若得到固体为MgCl2,该固体质量是 g,实验甲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拓展延伸:在实验乙将溶液蒸干的过程中MgCl2会转变为MgO,蒸干后得到固体为MgCl2和MgO的混合物6.75g,该混合物中MgCl2和MgO的质量之比为 。四、填空与简答14.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若图乙中D表示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 。(2)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图甲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另外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镓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 。②图乙中A对应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其形成过程可解释为 。③镓与铝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15.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时(0<y<9),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2)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4物质构成的奥秘【弯道超车】2025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练(通用版)(原卷版).docx 专题04物质构成的奥秘【弯道超车】2025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培优练(通用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