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昌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命题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第I卷 选择题(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选择题共42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 生活中,纯碱常在面点加工时用于中和酸并使食品松软或酥脆C. 荀子劝学中记载“冰之为水,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子排布为的中性原子是基态原子不符合泡利原理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的电子排布图: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号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号的大A. B. C. D.3、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甲图装置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 乙图装置测定溶液的,验证是弱电解质C. 丙图装置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右侧液面变化,验证与水反应的热量变化D. 丁图装置用胶头滴管从极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再滴入滴溶液,验证牺牲阳极法实验4、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分别测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 后者大于前者向溶液中先滴加滴溶液,再滴加滴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用注射器吸入和的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皮塞封闭。然后将活塞往外拉伸一段距离 注射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浅又逐渐变深 其他条件不变,减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后灼烧 得到白色固体 蒸干MgCl2溶液可以得到MgCl2固体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 B.常温下,的溶液中:、、、C.加入能放出的溶液中:、、、的溶液中:、、、6、下列物质及其变化与对应的方程式不匹配的是( )A. 工业上用处理废水中的:B. 用与水反应制备:C. 用铝粉和溶液反应制取少量:D. 用溶液检测溶液中的:7、制备呈价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B. 、条件下,的分子数为C. 由与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D. 常温下,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数目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B. 常温下,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 浓度均为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呈中性:D. 常温下,的下列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9、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B. 图装置右侧溶液中的会经过盐桥迁移到左侧溶液中C. 图装置充电时,若电路中通过电子,理论上阴极区溶液中生成的质量为D. 图装置闭合后,打开闭合,石墨电极反应式为:10、已知、、、、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的轨道半充满;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且的逐级电离能依次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其次外层内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 B. 、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可盛放于玻璃瓶中C.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种空间运动状态 D.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方式制备单质11、利用氧化尿素制备水合肼,同时可制备,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有强还原性,能与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的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步骤反应时,若产物中,则B. 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步骤Ⅱ中须将尿素缓慢加入碱性溶液中D. 步骤Ⅳ中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12、图是一种双极膜将离成和电解合成的反应器的简化装置已知:法拉第常数。图2是一种低成本储能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图装置给图供电,电极接多孔碳极B. 图装置放电总反应:C. 电解合成过程中,图中左侧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移动D. 若极产生,理论上外电路流过的电量为13、已知为一元弱碱。常温下,将气体通入水溶液中,混合溶液的与、、和四种微粒浓度对数值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线表示浓度对数值与溶液的关系B. 常温下,C. 该体系中,D. 点之后,溶液中不可能存在14、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在不同压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体积分数如图Ⅰ所示,测得反应时逆反应速率与容器中关系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压强:,平衡常数:B. 图中条件下,和两点反应速率:C. 恒温恒压时,若反应从开始到点达平衡,则的平衡转化率约为D. 图Ⅱ中当点平衡体系降温至某一温度时,反应可重新达平衡状态,新平衡点可能是第II卷 非选择题(58分)填空简答实验题(共4小题,58分)15、(16分) B、、、、等元素在医药、国防、材料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与铬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铬原子相同的有___________。下列状态的镁,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当镁从状态变到状态,形成的是_______光谱选填“发射”或“吸收”。A. . . . 氨硼烷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与原子相连的呈正电性,与原子相连的呈负电性,则氨硼烷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铜、锌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如表所示:电离能铜锌铜的第二电离能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4分)碳酸氢钠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和纺织等领域。实验室用碳酸氢钠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胶头滴管、量筒、 ______ 从图中选择,写出仪器名称。取碳酸氢钠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浓度为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 。重复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待测液的体积均为。实验次数溶液体积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______ ,用该数据可计算出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时,向溶液中滴加的盐酸,溶液的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标号。A.若点坐标为,则水解常数的数量级为B.点,C.点,溶液中的主要来自的电离D.点,溶液中微粒浓度存在关系:某化学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水解程度的影响。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中溶液浓度均为:实验和探究加水稀释对水解程度的影响;实验和探究加入对水解程度的影响;实验和探究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序号 温度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补充数据: ______ 。加水稀释的水解程度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已知水解为吸热反应,甲同学预测,但实验结果为。实验结果与预测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17、(14分)一种处理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制备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工业流程如图:已知:正极材料酸浸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时相关物质的溶度积数据如下表。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______ 。“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酸浸”中消耗量较大程度地超过理论用量,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假设正极材料酸浸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均为,则“调”过程中调控的范围是 ______ 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时,视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沉锂”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产品的粒径和结晶度直接关系着三元电极的性能。为防止反应中产生的和影响晶体生长,需在“焙烧”前进行 ______ 填“预烧”、“酸洗”或“搅拌”。某三元锂电池以有机聚合物为电解质,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石墨放电时工作装置简图如图,写出放电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 。18、(14分)环氧乙烷,简称是有机合成常用的试剂。常温下易燃易爆,其爆炸极限为。工业上常用乙烯、氧气、氮气混合气投料的乙烯氧化法制备。涉及反应有:主反应:副反应:主反应的活化能正 ______ 逆填“”、“”或“”。已知,则的燃烧热为 ______ 。在温度为,压强为的环境下,欲提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需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体系中氮气分压。但在实际生产中并非如此,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以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如下:反应Ⅰ:慢反应Ⅱ:快反应Ⅲ:快一定能够提高主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______ 填标号。A.移出B.增大浓度C.降低温度D.增大浓度加入,二氯乙烷会发生反应。一定条件下,反应经过一定时间后,产率及选择性与,二氯乙烷浓度关系如图。,二氯乙烷能使产率先增加后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一定温度下,假定体系内只发生主反应,设的平衡分压为,的平衡转化率为,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主反应的 ____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高二化学答案1-14 CBDCB ACCCC CCDD15. 第四周期第Ⅷ族; 或;、 ;吸收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而锌原子失去个电子后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变为,铜达到了较稳定状态,所以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16. (1)容量瓶、玻璃棒、烧杯 (2)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3) (4)① 增大 ②温度升高,水解为吸热反应,水解程度增大,同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增大,综合其影响, 17.(1) ;过氧化氢易分解,且溶液中锰离子或铁离子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预烧 18.;;减小;防止环氧乙烷浓度高而爆炸;;浓度低时,抑制副反应,增加主反应选择性,浓度较高时则会使催化剂的量减少,降低催化效果;。高二化学答案1-14 CBDCB ACCCC CCDD15. 第四周期第Ⅷ族; 或;、 ;吸收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而锌原子失去个电子后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变为,铜达到了较稳定状态,所以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16. (1)容量瓶、玻璃棒、烧杯 (2)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3) (4)① 增大 ②温度升高,水解为吸热反应,水解程度增大,同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增大,综合其影响, 17.(1) ;过氧化氢易分解,且溶液中锰离子或铁离子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预烧 18.;;减小;防止环氧乙烷浓度高而爆炸;;浓度低时,抑制副反应,增加主反应选择性,浓度较高时则会使催化剂的量减少,降低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