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确立的基本政策是?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3.我国建立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其中第一个自治区是? 4.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在民族问题上强调以筑牢什么意识为主线? 5.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提出的政策有? 6.哪一事件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温故知新 新课导入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新课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学习目标 1.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研读材料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和历史意义,感受“一国两制”为香港澳门回归做出的突出贡献。(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牢固树立两岸和平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 《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新界,租期为99年 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一)香港问题 1553年 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 进入澳门,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851年 葡萄牙人占领氹仔岛。 1864年 葡萄牙人占领路环岛。 1887年 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取得澳门的“永驻管理权”。 (二)澳门问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澳门苦力贸易 沙田惨案 1922年3月,英国军警镇压香港海员大罢工,死伤数人,造成“沙田惨案” 澳门在1852年后,成为中国苦力贸易的中心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2.提 出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用和平的方式统一台湾 【教材研读】阅读本课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一国两 制 ”构想 时间 提出者 目的 含义 意义 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地位)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澳门回归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3.概 况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4.意 义 材料1:“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 ——邓小平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③为国际上解决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钢铁公司” 邓小平 “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 VS 谈判焦点:主权问题 ·邓小平: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中国:坚持“一国两制”战略 ·中国: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辖掌握,中央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邓小平: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的政策 ·撒切尔:“三个条约有效论” ·英国提出“以主权换治权” ·提出不要派解放军驻守香港 ·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国 中英会谈 1982年 签署联合声明 1984年12月 恢复主权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会谈 1986年 签署联合声明 1987年4月 澳门回归 2年22轮谈判 恢复主权 1999年12月20日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香港防务受到香港人民的热烈欢迎 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任务一】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及下则材料,完成表格内容。 材料1: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果。 材料2: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 澳门 胜利回归的原因(据材料回答) 意义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③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颗星 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 红旗、紫荆花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红白两色 体现“一国两制”的精神。 区旗 区徽 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五颗星 象征着祖国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莲花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大桥、海水、绿色 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 区旗 区徽 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莲花代表着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三个组成部分: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1.香港、澳门回归后 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方 针: 措 施: 影 响: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①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②逐步放开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 ①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 ②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 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进入新时代 原 则: 文 件: 措 施: 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2020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 通车时间:2018年10月24日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港珠澳大桥 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任务二】从百年前中国饱受屈辱、被迫割让领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进而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探究学习】“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异同? 设立地区 自治程度 社会制度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不 同 点 相同点 港澳台地区 高度自治 资本主义 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制度;都是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特殊制度; 都享有自治权。 少数民族地区 一定自治权 社会主义 港澳俱已回归,台湾仍在路上 和平统一 课堂小结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统一之由 提出者: 内涵: 邓小平 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 前提: 两制: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 统一之果 港澳回归 时间: 意义: (香港)1997.7.1 (澳门)1999.12.20 洗雪百年国耻;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统一之利 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重要原因是( ) A.亚非会议的召开 B.“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C.“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 D.美国对新中国实施外交孤立政策 B 衔接中考 2. 于建芳回忆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北京奥运 B 衔接中考 2. 于建芳回忆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北京奥运 B 衔接中考 3. 某兴趣小组在项目式学习中,收集了有关“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特别行政区”的资料。据此,该小组的研究主题应是( ) A.优秀文化传承 B.祖国和平统一 C.经济体制改革 D.民族关系发展 B 衔接中考 4.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香港社会各养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衔接中考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 2.“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5.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6.中央政府深入推进哪一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 本课必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