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登上2024年春晚的某男歌手,曾因身材矮小、声音尖细而遭受异样的目光。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越挫越勇,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如今,他别具一格的空灵嗓音已然成为他的独特标识。他的故事启示我们( )
A.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
B.只要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实现目标
C.男女生有各自的性别优势,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D.接纳自己,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潜能
2.对漫画中女孩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自尊自爱的体现 ②她需要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完善自己 
③是自我保护的正确举措
④不利于发现异性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关于杜甫诗歌中的生活情景的感慨说明了( )
长安沦陷——“感时花溅泪”
初闻捷报——“涕泪满衣裳”
回看妻儿——“漫卷诗书喜欲狂”
A.情绪随外部环境而变化 B.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
C.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 D.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4.小阳参加学校组织的“学四史”活动,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他暗下决心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这说明( )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美好的情感可在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中获得 ③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 ④情感是短暂的,且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在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喊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口号的清华工科博士申昊最终夺得总冠军。这启示我们飞扬青春需要( )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负
6.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自强。以下对自强理解正确的是( )
①自强使人奋发向上,关系个人成长 ②自强的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③自强会导致盲目自信,骄傲自大 ④自强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下面几种行为依次对应的心理品质是( )
①在公共场所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
②主动制定自己一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③小东在考试时,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
④不需扬鞭自奋蹄
A.自信—自强—自立—自尊 B.自尊—自立—自信—自强
C.自尊—自强—自信—自立 D.自强—自立—自信—自尊
8.青春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为奏好青春协奏曲,我们要( )
①穿着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 ②调试闭锁心理,打开心灵之窗 
③主动放纵自我,纵情享受青春 ④自尊自信自强,展示青春风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这启示我们( )
A.保持自尊自信,激励自我 B.放大自身优势,相信自我
C.坚持实事求是,接纳自我 D.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10.日常生活中特定场所的行为规范往往体现着对人的文明修养的要求。下面剧院“文明观演温馨提示”体现的文明修养的要求是
( )
文明观演温馨提示
◇将手机调至静音。
◇不大声喧哗或窃窃私语。
◇不要随意走动。
◇请勿在剧场内饮食。
①守诚信 ②求大同 ③守规则 ④讲仁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将大宋美学与传统韵味带入奇幻山水之间。“乐中有画,画中有乐”,让人体验穿越千年的诗情画意;“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让人体验经典艺术IP与实景山水的绝妙合璧;“千里江山,展卷入梦”,让人体验别具一格、余味不绝的文化旅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
( )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2.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面体现法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的是( )
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
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③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
④法律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民法典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下列适用民法典调整的有( )
①甲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警方依法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②乙违反法律规定,被公安机关实施了行政拘留  ③丙装修房屋,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住户墙面损坏从而引起纠纷  ④丁所在地因洪灾道路受阻,导致工厂不能按期交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了“模拟法庭活动”,让同学们争当小法官。下列案件中,“法官”判决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件 判决
① 课间操时,小欣故意推搡小华,导致小华摔倒骨折 侵犯了他人的健康权
② 某公司未经张某同意,将他的专利发明成果转化为产品并进行销售 侵犯了张某的文化权
③ 公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后,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 维护了失主的财产权
④ 小林的叔叔以他年龄小的理由,霸占了小林爸爸留下的遗产 侵犯了小林的继承权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民之所呼,法之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下面是对出台刑法修正案的可能性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的推导,其中合理的是( )
A.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出台刑法修正案→彻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B.出台刑法修正案→违法者受到罚款、赔偿等刑罚→防范低龄未成年人犯罪
C.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出台刑法修正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出台刑法修正案→落实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16.每天晚上小区阿姨们都在刘某楼下的空地跳广场舞,严重影响了刘某的休息,刘某找到负责组织广场舞的李阿姨进行协商,但李阿姨却拒绝了刘某的要求,这让刘某十分生气,一怒之下将李阿姨的音响砸坏,李阿姨以自己财产受到侵害为由报警。刘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 )
①要学会依法办事,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 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以牙还牙” ③要合理调节情绪,遇事冷静莫冲动 ④当问题解决不了时默默忍受避免矛盾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珍惜青春时光·婷婷的一天】情境分析。
2024年4月5日 小雨
我今天的心情就像这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心烦。
脸上的青春痘此起彼伏的,同桌还不时地嘲弄我的“痘痘”,我都不想去上学了。
出门时,妈妈反复叮嘱我,让我穿上雨衣。我不耐烦地吼道:“我都长大了,不用你这么啰嗦,我不穿!”直接摔门而去。
体育课上,我又看到了同年级帅气、英俊的小勇,阳光下打篮球的他,一跑一跳一投篮,直接让我呆在了原地。直到同学叫我名字,我才羞红了脸地走开了。
回到家,我想起下周要参加舞蹈比赛,便紧张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妈妈陪我看了一段喜剧小品,我渐渐平静了下来。
(1)面对同桌不时地嘲弄我的“痘痘”,婷婷应该
(2)出门时婷婷嫌妈妈啰嗦;回家后又要妈妈陪着看喜剧小品,这体现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2分)
(3)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异性情感,婷婷应该。(2分)
(4)妈妈陪我看了一段喜剧小品,我渐渐平静了下来,婷婷通过调节情绪。(2分)
18.【与法同行 学法用法】
女子仇某在房间里吸烟,一个多小时,11次将未熄灭的烟蒂从12楼抛下,导致杭州一小区公共区域发生火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二)项之规定,2024年5月27日当地警方决定给予仇某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请结合仇某的案例,对整治高空抛物、车窗抛物现象谈谈你的感想和建议。(8分)
19.【新闻评析 学以致用】
不戴头盔不罚款,这个处罚方式很赞!2024年5月,媒体报道,湖北谷城交警对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市民,采取现场举牌发朋友圈集赞的方式进行处罚,引起网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种人性化方式可以全面推行。
你赞成该网友的提议吗?简述理由。(8分)
20.【传承中华文化】
材料一:一曲《凤鸣凌霄》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艺术体操队。赛场上姑娘们以带为弦、以球为琵琶,极具国风古韵的表演惊艳巴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美,拿下中国艺术体操队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跳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材料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除哈尔滨冰雕、凡尔赛宫音乐会外,还包括“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中国彩灯节、唐代文物和景德镇陶瓷文化主题展等。此外,中法地方政府、民间团体、艺术机构等各界参与“双年”活动热情高涨,正精心筹备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领域的数百项人文活动。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6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今天,我们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分)
21.【青春正当时 奋斗进行时】
某班准备开展“青春·成长”主题活动,向同学们征集青春寄语。
寄语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 寄语二 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1)请从两条寄语中任选其一,并谈谈你对该寄语的感悟。(9分)
(2)请你围绕“青春·成长”主题,再设计一条青春寄语和三种活动形式。(5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得分
答案 D C A B B A B D C D C C D A C B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登上2024年春晚的某男歌手,曾因身材矮小、声音尖细而遭受异样的目光。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越挫越勇,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如今,他别具一格的空灵嗓音已然成为他的独特标识。他的故事启示我们( D )
A.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
B.只要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实现目标
C.男女生有各自的性别优势,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D.接纳自己,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潜能
2.对漫画中女孩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是自尊自爱的体现 ②她需要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完善自己 
③是自我保护的正确举措
④不利于发现异性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关于杜甫诗歌中的生活情景的感慨说明了( A )
长安沦陷——“感时花溅泪”
初闻捷报——“涕泪满衣裳”
回看妻儿——“漫卷诗书喜欲狂”
A.情绪随外部环境而变化 B.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
C.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 D.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4.小阳参加学校组织的“学四史”活动,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他暗下决心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这说明( B )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美好的情感可在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中获得 ③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 ④情感是短暂的,且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在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喊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口号的清华工科博士申昊最终夺得总冠军。这启示我们飞扬青春需要( B )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负
6.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自强。以下对自强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自强使人奋发向上,关系个人成长 ②自强的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③自强会导致盲目自信,骄傲自大 ④自强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下面几种行为依次对应的心理品质是( B )
①在公共场所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
②主动制定自己一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③小东在考试时,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
④不需扬鞭自奋蹄
A.自信—自强—自立—自尊 B.自尊—自立—自信—自强
C.自尊—自强—自信—自立 D.自强—自立—自信—自尊
8.青春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为奏好青春协奏曲,我们要( D )
①穿着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 ②调试闭锁心理,打开心灵之窗 
③主动放纵自我,纵情享受青春 ④自尊自信自强,展示青春风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这启示我们( C )
A.保持自尊自信,激励自我 B.放大自身优势,相信自我
C.坚持实事求是,接纳自我 D.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10.日常生活中特定场所的行为规范往往体现着对人的文明修养的要求。下面剧院“文明观演温馨提示”体现的文明修养的要求是
( D )
文明观演温馨提示
◇将手机调至静音。
◇不大声喧哗或窃窃私语。
◇不要随意走动。
◇请勿在剧场内饮食。
①守诚信 ②求大同 ③守规则 ④讲仁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将大宋美学与传统韵味带入奇幻山水之间。“乐中有画,画中有乐”,让人体验穿越千年的诗情画意;“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让人体验经典艺术IP与实景山水的绝妙合璧;“千里江山,展卷入梦”,让人体验别具一格、余味不绝的文化旅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
( C )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2.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面体现法律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的是( C )
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
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③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
④法律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民法典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下列适用民法典调整的有( D )
①甲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警方依法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②乙违反法律规定,被公安机关实施了行政拘留  ③丙装修房屋,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住户墙面损坏从而引起纠纷  ④丁所在地因洪灾道路受阻,导致工厂不能按期交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了“模拟法庭活动”,让同学们争当小法官。下列案件中,“法官”判决正确的是( A )
序号 案件 判决
① 课间操时,小欣故意推搡小华,导致小华摔倒骨折 侵犯了他人的健康权
② 某公司未经张某同意,将他的专利发明成果转化为产品并进行销售 侵犯了张某的文化权
③ 公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后,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 维护了失主的财产权
④ 小林的叔叔以他年龄小的理由,霸占了小林爸爸留下的遗产 侵犯了小林的继承权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民之所呼,法之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下面是对出台刑法修正案的可能性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的推导,其中合理的是( C )
A.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出台刑法修正案→彻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B.出台刑法修正案→违法者受到罚款、赔偿等刑罚→防范低龄未成年人犯罪
C.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出台刑法修正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出台刑法修正案→落实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16.每天晚上小区阿姨们都在刘某楼下的空地跳广场舞,严重影响了刘某的休息,刘某找到负责组织广场舞的李阿姨进行协商,但李阿姨却拒绝了刘某的要求,这让刘某十分生气,一怒之下将李阿姨的音响砸坏,李阿姨以自己财产受到侵害为由报警。刘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 B )
①要学会依法办事,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 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以牙还牙” ③要合理调节情绪,遇事冷静莫冲动 ④当问题解决不了时默默忍受避免矛盾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珍惜青春时光·婷婷的一天】情境分析。
2024年4月5日 小雨
我今天的心情就像这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心烦。
脸上的青春痘此起彼伏的,同桌还不时地嘲弄我的“痘痘”,我都不想去上学了。
出门时,妈妈反复叮嘱我,让我穿上雨衣。我不耐烦地吼道:“我都长大了,不用你这么啰嗦,我不穿!”直接摔门而去。
体育课上,我又看到了同年级帅气、英俊的小勇,阳光下打篮球的他,一跑一跳一投篮,直接让我呆在了原地。直到同学叫我名字,我才羞红了脸地走开了。
回到家,我想起下周要参加舞蹈比赛,便紧张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妈妈陪我看了一段喜剧小品,我渐渐平静了下来。
(1)面对同桌不时地嘲弄我的“痘痘”,婷婷应该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2分)
(2)出门时婷婷嫌妈妈啰嗦;回家后又要妈妈陪着看喜剧小品,这体现了青春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心理。(2分)
(3)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异性情感,婷婷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分)
(4)妈妈陪我看了一段喜剧小品,我渐渐平静了下来,婷婷通过注意转移法调节情绪。(2分)
18.【与法同行 学法用法】
女子仇某在房间里吸烟,一个多小时,11次将未熄灭的烟蒂从12楼抛下,导致杭州一小区公共区域发生火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二)项之规定,2024年5月27日当地警方决定给予仇某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请结合仇某的案例,对整治高空抛物、车窗抛物现象谈谈你的感想和建议。(8分)
感想:整治高空抛物、车窗抛物现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2分)建议:①小区居民要提高素质,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居民要相互监督,发现不良行为及时举报,协助配合查处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②小区物业要发挥积极作用,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加大巡查力度,增设监控数量等。③公安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对高空抛物导致的公民人身、财产损害行为一经查处确认,就要进行严肃处理。维护法律的尊严,体现法律的特征和作用。④国家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等。(每个角度2分,答出三个角度即可得6分)
19.【新闻评析 学以致用】
不戴头盔不罚款,这个处罚方式很赞!2024年5月,媒体报道,湖北谷城交警对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市民,采取现场举牌发朋友圈集赞的方式进行处罚,引起网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种人性化方式可以全面推行。
你赞成该网友的提议吗?简述理由。(8分)
不赞成。(2分)虽然这种以“拍”代罚的方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执法手段,旨在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扩大宣传效果,让更多人意识到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但是以“拍”代罚实际上是在纵容违法行为,给了违法者一个轻易逃避处罚的机会。只有当违法者真正感受到违法行为的代价时,他们才会真正警醒并遵守法律。(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传承中华文化】
材料一:一曲《凤鸣凌霄》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艺术体操队。赛场上姑娘们以带为弦、以球为琵琶,极具国风古韵的表演惊艳巴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美,拿下中国艺术体操队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跳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材料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除哈尔滨冰雕、凡尔赛宫音乐会外,还包括“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中国彩灯节、唐代文物和景德镇陶瓷文化主题展等。此外,中法地方政府、民间团体、艺术机构等各界参与“双年”活动热情高涨,正精心筹备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领域的数百项人文活动。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6分)
材料一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3分)材料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3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今天,我们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分)
①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④就是要用它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每点2分,共8分)
21.【青春正当时 奋斗进行时】
某班准备开展“青春·成长”主题活动,向同学们征集青春寄语。
寄语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 寄语二 青春充满力量,青春充满渴望,青春充满理想……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拥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1)请从两条寄语中任选其一,并谈谈你对该寄语的感悟。(9分)
寄语一: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3分)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3分)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3分)
寄语二:①自尊、自信、自强让我们焕发向上的青春活力,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②拥有自尊,我们不断肯定自己,行己有耻,不被虚荣迷惑,持续提升自己。③确立自信,我们找到青春最美好的状态,坚定信念;做到自强,我们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追逐青春梦想。(9分)(任选其一,言之有理即可得9分)
(2)请你围绕“青春·成长”主题,再设计一条青春寄语和三种活动形式。(5分)
寄语:青年人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失败,奋斗永远是青春的底色。(2分)活动形式:举办焕发青春活力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手抄报等。(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