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2 腊八粥(部编)六年级下一本课目标目录新知导入二精读课文三课外拓展四课堂评价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七本课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学习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明确详略安排的表达效果。品味“京味儿”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是如何借助“京味儿”语言突显民俗特色的。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说一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唾沫 嘟囔 筷子 搅和猜想 肿胀 染缸 甜腻腻是啊,孥孥说得对。同桌互相读一读咽匙腻搅稠熬褐缸脏肿筷枣人人爱粥(第1自然段)等粥喝粥(第2—19自然段)腊八粥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内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详略等粥喝粥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默读“等粥”部分的内容(第2—1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些场景?盼粥(第2—8自然段)分粥(第9—12自然段)等粥猜粥(第13自然段)看粥(第14—17自然段)默读第1自然段,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作简单批注后和同学交流。人人爱粥排比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叠词:有韵味,富有童趣。食材丰富浓稠使腊八粥有生命力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1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吧。小练笔抓住美食的特点,表达出对这一美食的喜爱之情。外观材料做法味道盼粥细读八儿“盼粥”的段落,想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画出相关语句,圈出你认为精彩的地方。急切心理描写兴奋动作描写2语言描写娇憨 急切神态描写迫不及待语言、神态描写4耍赖、焦急5678“叹气”本是人的活动,这样写赋予腊八粥生命力,同时也衬托八儿的心情。说一说课文题目是“腊八粥”,可是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八儿的言行、神态?作者借助人物的反应,描绘了一幅妙趣横生的腊八节生活画卷。合作学习默读描写八儿“分粥”“猜粥”“看粥”的相关段落,圈出精彩的词句,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将人与粥结合在一起,来详写主要部分的?读后在小组内交流。分粥分角色朗读八儿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八儿的心情。91011自己想多吃,又不忘表示自己“善解人意”。狡黠、天真猜粥思考:八儿猜想腊八粥里有哪些食材?这些食材变成什么样子了?13看粥八儿看到的粥是什么样子的?八儿看到的粥和他想象的粥有什么不一样?兴奋拟人符合猜想出乎意料1514八儿喝了很多粥18八儿的满足家庭生活的温馨chén喝粥读一读,结合结合文中词句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程,而是侧重描写喝粥的结果,描绘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联系整篇课文的详略安排,思考:为什么要详写“等粥”而略写“喝粥”?“等粥”的过程中,人与腊八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腊八粥,诱人;人,馋腊八粥。等粥的过程越长,人对腊八粥的期盼就越强烈,腊八粥就越让人觉得美味、诱人。1在腊八节,只有八儿一个人期盼腊八粥吗?喝腊八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腊八节的风俗。作者通过描写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写出了所有中国人对腊八粥的期待、喜爱。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腊八粥(节选)冰心冰心笔下的《腊八粥》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情味呢?请大家读一读梁实秋笔下的腊八粥,并比较一下老舍、沈从文、冰心、梁实秋笔下的腊八粥有何不同。腊八粥爱粥——垂涎三尺等粥吃粥——心满意足盼:迫不及待想:计划分粥猜:妙不可言看:出乎意料民俗美童趣美亲情美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 腊八粥 课件.pptx 学习熬制腊八粥.mp4 腊八节熬制腊八粥习俗.mp4 课文朗读-2腊八粥(第1自然段).mp3 课文朗读-2腊八粥(第4至7自然段).mp3 课文朗读-2腊八粥(第9至11自然段).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