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我们家的男子汉预习目标一: 整体感知 文章内的小标题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主要内容,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还能再给每个部分换一个小标题吗? 他对食物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 他对独立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 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目标二: 梳理内容 1.结合标题,捋出线索,解答问题。这个孩子是个怎样的男子汉? 2.为什么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预习目标三: 读写结合 读完这篇文章,请你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你成长中难忘的故事。他对食物的兴趣吃饭很爽气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共39张PPT)我们家的男子汉你印象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子的?身体强壮坚强勇敢敢于担当胸怀广阔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王安忆 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代表作品:《长恨歌》《流逝》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王安忆笔下的“男子汉”01030204初读课文,了解“男子汉”借助小标题,概说“男子汉”细读品味,体会作者情感认真思索,真正的男子汉PART 01初读课文,了解“男子汉”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和《小英雄雨来》 在形式上有什么异同。3、围绕小标题,作者列举了哪些细节或事例?安徽谜语chún嘴唇shàng和尚jué jiàng倔 强 huī忍不住rěnyí仪式zhǔ fù嘱 咐mífáng妨碍bàn拌饭kēng一声不吭dēng蹬着学认字沮丧jǔ识字方法zhǔ嘱fù咐——偏旁识字口字旁,均与说话有关。识字方法——形近字识字wēi微huī徽fáng防fáng妨多音字强jiàngqiángqiǎng倔强强大勉强多音字吭kēngháng②组词:一声不吭①字义:说话②组词:引吭高歌①字义:嗓子、喉咙2、想想课文和《小英雄雨来》 在形式上有什么异同。同异两篇课文都是分几个部分来写。①《小英雄雨来》:用“一”“二”“三”等序号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②《我们家的男子汉》:除了开头和结尾,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3、围绕小标题,作者列举了哪些细节或事例?①什么都吃②为了活而吃蔬菜③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④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牺牲①不愿让人牵他的手②他要自己买东西③拿汽水瓶去换橘子水①接受去托儿所的现实②勇敢爬上火车小标题事例或细节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PART 02借助小标题,概说“男子汉”1、回顾方法,尝试更换小标题。2、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课文的三个部分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1、回顾方法,尝试更换小标题。《小英雄雨来(节选)》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引用原文法”“概括内容法”①什么都吃②为了活而吃蔬菜③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④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牺牲①不愿让人牵他的手②他要自己买东西③拿汽水瓶去换橘子水①接受去托儿所的现实②勇敢爬上火车小标题事例或细节换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引用原文法”“概括内容法”他对所有滋味都有浓厚的兴趣渴望能独立买东西坦然接受现实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沉着面对挑战①什么都吃②为了活而吃蔬菜③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④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牺牲①不愿让人牵他的手②他要自己买东西③拿汽水瓶去换橘子水①接受去托儿所的现实②勇敢爬上火车小标题事例或细节换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①他对所有滋味都有浓厚的兴趣②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①一定要自己去②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①坦然接受现实②沉着面对挑战2、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提炼把每个部分的小标题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内容了。①去掉小标题中重复的内容,这样更加简洁。②适当调整小标题的顺序,用上连接词,让语句更通顺。③要加上必要的相关信息,使得内容更加完整。2、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姐姐的孩子在我们家生活,他对食物很有兴趣,对独立有要求,能沉着面对生活的挑战,是一个小小“男子汉”。姐姐家的孩子在我们家生活,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买东西一定要自己去,能够后坦然接受现实,是一个小小“男子汉”。姐姐家的孩子在我们家生活,他对食物有浓厚的兴趣,渴望能独立买东西,能够沉着面对生活的挑战,是一个小小“男子汉”。3、课文的三个部分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内容是按年龄从小到大顺序来安排的先写小时候对食物的渴望,再写能自由活动之后想独立买东西,最后写上托儿所和回安徽老家,他在逐步长大。内容是按从易到难的成长经历来安排的吃想吃的食物是个人的基本诉求;独立买东西需要勇气,还要了解规则;沉着面对生活中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但要有智慧,还要勇敢和坚强。PART 03细读品味,体会作者情感1、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他对食物的兴趣”动作上语言上神态上吃饭爽气、吃得好、吃得多,吃青菜、吃小笼包子、吃大拇指向往去少林寺当和尚的一段关于吃的对话吃大拇指时的专心,耍醉拳时眼神的恍惚“男子汉”的口味好,身体健壮、天真、可爱“他对独立的要求”动作上语言上神态上不让牵他的手、一定要自己买东西的前后动作、换购橘子水喝在叙述两次买东西时说的话“神情有些沮丧”“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男子汉”的成长与独立“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动作上语言上去托儿所的一声不吭、镇静、坦然、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回乡时爬火车窗口、蹿进车厢、淹没在人群中的动作回答不喜欢上托儿所、回乡前对外婆说的话以及在爬窗口时的喊话“男子汉”的沉着、勇敢、可爱2、从写小“男子汉”的这些细节中,你感受到作者对小“男子汉”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写“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着的乐趣的”,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小外甥的理解和怜爱,孩子的率真可爱让作者感到快乐。作者写他为了去少林寺而需要在吃上做出牺牲时“我们感到非常抱歉”。“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作者写在他两次尝试独立买东西时,“我有点儿后悔起来”和“可最后还是忍住了”。表达了作者对小男子汉的理解、关心和赞赏,以及对能够陪伴他成长的喜悦。“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作者写他在上火车时“勇敢地抓住窗框……淹没在拥挤的人群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小外甥沉着冷静、意志坚定的欣赏和面对分别的不舍。“结尾”“一点儿一点儿”表现了作者对小男孩逐渐成长过程中细致入微的关注。“实在是一件最奇妙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能够见证这种成长的欣赏和自豪。小标题“男子汉”特质作者感情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可爱、天真、健壮、有趣自主、自立、勇敢镇静、沉着、机智理解、怜爱理解、关心赞赏、喜悦欣赏、不舍PART 04认真思索,真正的男子汉孩子们,正在成长中的你们,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怎么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食物的兴趣”“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一件最奇妙的是事情”理解、关爱、欣赏、不舍内容梳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吭”。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男子汉”的可贵特点,感受作者对小男孩的情感。4.能给课文三个部分换一换小标题。[教学重难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体会“男子汉”的可贵特点,感受作者对小男孩的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徽、谜”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吭”。2.能快速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男子汉”一词,说说你印象中的男子汉。学生联系生活与实际,说说自己对男子汉的印象或理解,如身体强壮、坚强勇敢、敢于担当等。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男子汉”。(出示课题)著名作家王安忆就在寻找身边的男子汉,她把目光聚焦到了“我们家”,关注到了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一个才几岁的孩子,作者为什么要称他为“男子汉”?这个孩子身上会有哪些“男子汉”的特点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王安忆的文字,去认识这个小小的“男子汉”吧。3.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读读课后的生字表和随文注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习字词出示词语:安徽 谜语 嘴唇 高尚 搅拌 倔强 嘱咐 忍不住 沮丧 一声不吭 仪式 瞪着 妨碍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读音。要点:注意读准翘舌音“唇、尚、嘱”,读准后鼻音“尚、蹬、妨”。多音字“强”,在“倔强”一词中读 jiàng,表示固执、不屈服的意思;另外两个读音是 qiáng, qiǎnɡ,如强大、勉强等。“吭”在“一声不吭”中读 kēng,表示说话的意思;另一个读音是 háng,如“引吭高歌”,指嗓子、喉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比较观察,发现不同。提问:(1)和《小英雄雨来》进行比较,说说两篇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2)读小标题和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小英雄雨来》用“一”“二”“三”等序号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除了开头和结尾,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教师提示小标题的作用。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围绕小标题作者列举了哪些细节或事例?(1)学生自主学习。(2)组织小组交流。(3)组织全班汇报,借助表格,围绕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小标题 细节或事例他对食物的兴趣 1.什么都吃;2.为了活而吃蔬菜;3.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4.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牺牲。他对独立的要求 1.不让人牵他的手;2.自己买东西;3.拿汽水瓶换橘子水。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1.接受去托儿所的现实;2.勇敢地爬上火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男子汉”的可贵特点,感受作者对小男孩的情感。2.能给课文三个部分换一换小标题。[教学过程]一、自主交流,体会“男子汉”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在细节或事例中知道了作者眼中的“男子汉”是一个小男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讨论思考: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3.小组讨论,交流体会。4.全班汇报,点拨提升。(1)汇报第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①“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的时候,他便吃了,吃得很多”。他为了能活下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能改变自己,这是男子汉的特点。②“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三刻钟”说明了什么?三刻钟是 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对一个孩子来说,安静下来是极难的,他却很有耐心地等小笼包子。说明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非常有耐心,这是男子汉的特点。③“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们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 ”“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 ”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激凌,甚至不是雪糕。”他为了能去少林寺,可以不吃肉汤拌饭,不吃棒冰,牺牲自己吃的乐趣,可见他是个率真的男子汉。(2)汇报第二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①“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从他那挣扎的状态,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很强烈,男子汉的特点。② 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我说:“你递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却使他失去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有些沮丧。说明他对独立的要求很强烈,这是男子汉的特点。③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我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对去换橘子水这件事要亲力亲为,不要别人帮助。想要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这是男子汉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小男孩的关爱、赞赏之情。④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他总是想摆脱大人的帮助,为了独立而坚持着,这是男子汉的特点。(3)汇报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①“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他虽然不喜欢托儿所,但当他明白不得不去时,就坦然接受现实。他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不安与慌张,反而很冷静镇定,坦然接受,这是一个男子汉的沉着。②“然而,他迅速地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打架”。可见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这是男子汉的特点。③“我安慰他:‘不上去,就不走了。’他仍然很着急,认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他虽然不想离开我们,但知道自己是非走不可时,便着急起来,可见他变得很理智。④“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这里连用几个动词,说明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胆量,真的能够独立了。二、浏览课文,欣赏“男子汉”1.思考:课文写了“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个内容,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三个内容能颠倒顺序吗?为什么?2.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后小组交流。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预设:这三个部分写作的顺序不能颠倒,随着小男孩的成长,他身上男子汉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4..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小男孩有着怎样的情感。预设1:随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身上男子汉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都表达出作者对小男孩喜爱的情感。预设2: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两处用了“一点儿一点儿”,一处是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另一处是他男子汉特点“一点儿一点儿”鲜明,感受到作者对他成长的关切与赞美。三、回顾课文,拟换“小标题”1.提问:课文的三个小标题,你觉得这是从什么角度概括的?预设:“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这三个小标题是对每个部分内容的概括。2.回顾《小英雄雨来》一课,概括内容的方法还哪些 预设:(1)引用课文词句。(2)引用人物语言。(3)概括主要内容。3.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试着给课文三个部分换个小标题。(1)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① 概括主要内容:对吃饭的兴趣、买山楂片与换橘子水、上托儿所与爬窗上车。②引用课文词句:“吃得极有滋味”“勇敢地开口”“接受这个事实”。③引用人物语言:“不吃青菜会死的”“我自己说”“我怎么办呢”4.你认为本文的小男孩是男子汉吗?说说你的理由。预设1:他真是一个男子汉,吃饭爽快,什么都要吃,也能为了自己的愿望牺牲吃的乐趣。预设2:他真是一个男子汉,独立自主,走路不要大人牵手,学会自己买东西。预设3:他真是一个男子汉,沉着、勇敢,快速适应托儿所,勇敢爬进回安徽的车厢。教师总结:不论年龄长幼、地位尊卑、事业大小,只要在勇敢地乐观的拼搏、追求积极的人生都应当被视为男子汉 。文中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也正是一个男子汉的成长经历,所以说他就是一个男子汉。4、归纳总结1.主题概括。2.结构梳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设计.doc 【四下课件】第20课 我们家的男子汉.pptx (预习卡) 20.我们家的男子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