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古诗三首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单于(dān chán) 简单(dān chán) 砚台(yàn xiàn) 芙蓉(róu róng) 洛阳(nuò luò)形 2.形近字组词。 砚( ) 孤( ) 坤( ) 洛( ) 现( ) 弧( ) 神( ) 格( )义 读一读, 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平明送客楚山孤。(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只留清气满乾坤。(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看到下面的场景,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在横线上写出来。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______诗,但是除了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外,王昌龄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 《塞下曲》中描写敌军溃败准备夜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画的梅花的颜色真好看,明明却说,我要学王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我最想问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资料 王昌龄:字少伯,生烫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卢纶: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王冕:字元章,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出身贫寒,靠自学成才。(共34张PPT)塞下曲壹 :直接导入,知边塞之事贰 :朗读古诗,入边塞之境叁 :解读古诗,品边塞之勇肆 :主题拓展,感边塞豪情壹直接导入,知边塞之事塞下曲边塞: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边塞边塞边塞边塞诗是以边塞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一类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或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贰朗读古诗,入边塞之境塞下曲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chándùnlú lún卢纶(739—799年),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诗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著有《卢户部诗集》。月 黑 雁 飞 高 ,单 于 夜 遁 逃 。没有月光匈奴的首领逃走大意: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欲 将 轻 骑 逐 ,大 雪 满 弓 刀。率领骑兵追赶大意: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沾满多音字单单于chán(匈奴的首领)dāndān单独名单(独、一)(记载事物用的纸片)学写字yàn雁注意有两个“亻”重难点字书写指导书写指导:第一横不要写得太长,竖撇要写得舒展。被包部分第二笔竖画略长,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些。结构:半包围部首:厂yàn叁解读古诗,品边塞之勇这首《 塞下曲 》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作?月黑之夜大雁高飞骑兵弓刀大雪纷飞诗人善于捕捉特色鲜明的边塞物象, 勾勒了塞外胡天的战争场面。①典型的场景描写①典型的场景描写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一个是夜逃一个是欲追在“夜遁逃”和“欲将轻骑逐”的角逐中,渲染出了紧张的战斗气氛。①典型的场景描写这首诗既不关心军队如何排兵布阵,又没有追问战争的结果,战争的高潮当然是斩杀单于时的快意恩仇,但诗歌却停留在追击单于的场景就戛然而止,这最大程度地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调动读者的情感,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只是描绘了一个“追击”的场景。言有尽而意无穷“月黑雁飞高”“大雪满弓刀”月黑白雪黑色对应单于,指明匈奴入侵是邪恶的事业。白色对应主人公,说明守关御敌是正义的事业。黑白既是色彩,又是政治,政治意图以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是诗人对于色彩的妙用。②鲜明的色彩对比大雪固然是白色的乌云深厚,没有月光的黑夜“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月黑之夜,大雁为何要高飞?说明是单于慌不择路的逃跑 ,惊醒了沉睡的大雁。③巧妙的声音潜藏既是黑夜,何以看得见大雁高飞?“月黑雁飞高”显然是根据大雁的声音来判断。①大雁的声音嘹亮,说明大雁距离近。③巧妙的声音潜藏②如果大雁的声音微细,则说明大雁距离远 。③巧妙的声音潜藏“月黑雁飞高”“月黑雁飞高”,说明大雁的声音的又高又远,则象征着单于逃跑很久很远了,说明单于对战争的失利有所预料,早就做好了遁逃的准备。烘托了主人公威名远播,具有未战先胜的气势。“欲将轻骑逐”追击骑兵,为什么不用大部队,而只是一支轻装的骑兵?①骑兵快捷而训练有素,有完成追击的能力。②骑兵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满怀着必胜的信心。④细节的情感表达“大雪满弓刀”④细节的情感表达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单于溃逃将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肆主题拓展,感边塞豪情唐代是边塞诗繁盛的时代,在诗人卢纶的笔下,还有另外一首 《塞下曲》——《塞下曲·其二》卢纶〔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大意: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大意: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但愿带上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李白也曾写过《塞下曲》,也表现将士们英勇破敌的决心——这些流传千年的《塞下曲》,这些振奋人心的边塞诗,不断激励着我们,守卫边疆,保家卫国,不断激励中华儿女,要成为有英雄气概的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塞下曲[课时目标]1.认识多音字“单”,会写“雁”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背诵古诗。3.反复诵读,了解诗中所描写的将士雪夜追敌的情景,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辛、英勇无畏的气概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 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谁来背一背?(2)引导: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们了解到王昌龄是边塞诗人。其实,唐诗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有:送别诗、田园诗、思乡诗、边塞诗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2. 板书课题,说说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1:“塞”是指边界上险要的地方。预设2:“塞下”是指边塞附近,也指北方边境地区。这是一首边塞诗。预设3:“塞下曲”是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明确题材,了解作者1.初步了解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塞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一类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或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2.过渡:《塞下曲》的作者是卢纶,你又对卢纶了解多少呢?(出示诗人简介)卢纶(739—799年),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诗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著有《卢户部诗集》3、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初读古诗。(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读的时候注意字的读音,反复多读几遍,读正确,读熟。(2)检查读书情况,适时引导读;小组竞读,读通、读顺每句诗;同桌互读,互相指正;老师指名读出诗的节奏。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1)多音字:根据词句读多音字,理解其意思。“单于夜遁逃”中的“单”读“chán”,单于,指匈奴的首领;“单独”“名单”中的“单”读“dān”,有①种类少,不复杂;②独,一;③奇数的;④记载事物用的纸片;⑤衣服被褥等只有一层的;⑥覆盖用的布,6种意思。(2)学写字:雁指导书写:“雁”字结构为半包围;部首为厂;第一横不要写得太长,竖撇要写得舒展。被包部分第二笔竖画略长,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些。1、品读古诗,入情入境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读,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1)学生交流品读: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注释:“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遁逃”指偷偷地逃跑。预设:大意为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2)学生交流品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注释:“骑”指骑兵。预设:大意为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2.师提问: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这首诗?预设: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3.师提问:谁能用两个字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借用诗句中的重点字。预设1:前两句写单于要逃跑,我借用诗中的“逃”;预设2:后两句写将军要去追逐单于,我就借用诗中的“逐”。4.细读诗句,体会诗情。(1)解读“逃”。①课件出示第1/2句诗。师指名回答:单于是什么时候逃跑的?(预设:夜晚)②师顺势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预设:夜黑风高,夜深人静)③师:你能想象单于逃跑时的情景吗?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逃跑时的单于吗?(预设:狼狈不堪,惊恐万状)④师指名读,读出单于的惊恐、狼狈。(2)解读“逐”。①课件出示第3/4句诗。师指名读,引导:将军是如何追捕单于的?(预设:率领轻骑追赶)②师引导:这一句没有直接写将军是怎样追赶的,具体写了什么呢?预设:写了将军正要去追赶时,一场雪飘然而至。③师指名读,相机引导:你最关注诗中的哪个字?预设:“满”字。“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突如其来的大学,天气严寒。小结:“满”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塞外环境恶劣,正是这个“满”字,突显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格。④师指名读,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3. 课堂总结。(1)朗读全诗。(2)师总结:本诗情景交融,单于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有力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4. 拓展延伸:故事没有讲完,将士们最后究竟追到单于了吗?说说自己的观点。预设:诗人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我感受到敌人的败局已定,仿佛瓮中之鳖,只需少量轻骑追剿,即可手到擒来。[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塞下曲 教学设计.doc 【四下课件】第22课 塞下曲 古诗三首.pptx (预习卡) 22.古诗三首.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