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诺曼底号”遇难记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负载(zǎi zài) 侧舷(xián xuán) 剖开(pōu pāo) 酣睡(hān gān)形 形近字组词。 遣( ) 措( ) 屈( ) 剖( ) 遗( ) 错( ) 窟( ) 陪( )义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刹那( ) 沉没( ) 践行( ) 调遣(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诺曼底号”轮船______,情况十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船长哈尔威____________,由于他________,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我最困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资料 克莱芒怀念船长的日记片段: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我的父亲,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莱芒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船长了,走的就是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每次经过这里,我都要鸣笛三声,这笛声是问候,是感激,是力量。如今同行们都说我是这条航线上最出色的船长,我知道,那是因为在我心中永远屹立着一尊黑色的雕像。(共55张PPT)“诺曼底号”遇难记任务一:读词,导入课题任务二:读文,整体把握任务三:语言,体会品质任务四:沉船,感悟生命任务一读词,导入课题1、阅读课文,请圈画出船名、人字和地名。3、“诺曼底号”这样的邮船为什么会遇难?学习活动一:2、找出文中描写“诺曼底号”样子的句子。诺曼底号玛丽号船名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克莱芒见习水手人名地名南安普敦根西岛埃居伊山脉敖德萨英伦海峡2、找出文中描写“诺曼底号”样子的句子。第2自然段: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漂亮2、找出文中描写“诺曼底号”样子的句子。第2自然段: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六百吨二百二十英尺六百吨相当于4000多个成人的体重。二百二十英尺相当于7个教室的长度。二十五英尺二十五英尺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大2、找出文中描写“诺曼底号”样子的句子。第2自然段: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新3、“诺曼底号”这样的邮船为什么会遇难?大新漂亮大约凌晨四点钟,“诺曼底号”在茫茫大海上缓缓(行驶 驾驶)着,周围一片漆黑,隐约可以(辩别 辨别)出船桅的尖。“玛丽号”负载(zǎi zài)特别大,此刻全速前进,“诺曼底号”的侧舷(xián xuán)撞过去,将“诺曼底号”船身剖(pō pōu)开了一个大窟窿。(震荡 震动)可怕极了。遇难原因√√√√√√阅读第1至11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任务二读文,整体把握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请根据小标题,画出“情节推进图”。学习活动二:2、全文分为几个部分?请为每个部分概括出小标题。4、请根据“情节推进图”,概括课文内容。学认字màimípōu山脉弥漫剖开luǒ半裸wéi维持xiè机械qì哭泣hān酣睡xiōng汹涌qiǎn调遣zǎi主宰zàng葬身gǎng岗位前鼻音后鼻音多音字“诺曼底号”遇难记难nánnàn①字义:困难②词义:遇难——遇到困难①字义:灾难②词义:遇难——遇到灾难nàn识字方法水向上翻腾xiōng汹氵根据形旁识字维秩岗宰措遣践伦腹剖窟窿混嘶lúnfùpōukūlónghùnsīwéizhìgǎngzǎicuòqiǎnjiàn学写字重难点字书写指导sī“口”要写得小,偏左上;“其”的下横要左伸托住“口”,右下点要收,让位竖撇。重难点字书写指导zǎi第一笔的点、第四笔的点、竖画写在竖中线上;“辛”的三横之间空白大致相等,中间横最长。重难点字书写指导走之的平捺要写得舒展:起笔要轻,捺脚要平,平捺略长,托住被包部分。qiǎn词语解释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小心翼翼惊慌失措相提并论词语解释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来到。极短的时间;片刻。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猝然而至失魂落魄井然有序须臾2、全文分为几个部分?请为每个部分概括出小标题。《小英雄雨来(节选)》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引用原文法”“概括内容法”夜航(第1至5自然段)遇险(第6至9自然段)救人(第10至40自然段)牺牲(第41至45自然段)列小标题3、请根据小标题,画出“情节推进图”。夜航遇险救人牺牲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请根据“情节推进图”,概括课文内容。哈尔威船长驾驶着“诺曼底号”客轮在大海上夜航,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任务三聚焦,体会品质1、阅读读第 10至45自然段,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语言的句子,完成下图的填空。学习活动三:2、研读语言描写,多方面体会人物品质。( )( )( )紧急的二十分钟被撞开展救援了解险情救出克莱芒指挥救援沉船殉职渗水获救沉船“ 指 挥 逃 生—了 解 险情—下达命令—救出克芒—沉船牺牲”,短短的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哈尔威船长在危险时刻做的一系列举动,还能感受到了他的品质。第12自然段: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聚焦第 12 自然段,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第11自然段: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①说话环境请你用一个词来说一说:这真是( )的时刻!千钧一发 火烧眉毛 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命悬一线 迫在眉睫①说话环境从“说话环境”中感受人物品质同学们,从当时千钧一发的说话环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怎样的品质?临危不惧、沉着冷静1、当时哈尔威船长说了什么?船长一共讲了四句话,让我们标一标。(出示小序号)②说话内容2、从这些内容中你又发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一句“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沉着果敢指挥有方绅士风度忠于职守从“说话内容”中感受人物品质这四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课文先讲了逃生前提,再讲了逃生办法,接着组织逃生顺序,最后明确逃生目标。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船长高超的指挥能力和卓越的职业素养。不可以从“说话内容”中感受人物品质第12自然段:“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第13自然段: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③说话矛盾从说话的前后矛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说话矛盾”中感受人物品质从说话的矛盾中我们发现哈尔威船长心中装着的是他人,却唯独没有他自己。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感悟人物品质——抓住语言描写①说话环境②说话内容③说话矛盾我们从说话环境、说话内容与说话矛盾三个角度细细品味了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发现这是一位沉着果敢、指挥有方、忠于职守、大公无私的船长。从说话环境、说话内容、说话矛盾三个角度圈一圈关键词,写一写批注,感受人物品质。学习活动四:聚焦15自然段的对话: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从“呼号”和“嘈杂”中我仿佛看见了当时人们惊慌失措、慌忙逃生的样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哈尔威船长挺身而出,组织救援,可以看出他的临危不惧。临危不惧①说话环境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从“黑暗”这个词中我体会到了当时环境的恐怖和恶劣。在混乱和黑暗之中哈尔威船长尽力展开救援,他真是一位尽忠职守的好船长。尽忠职守①说话环境“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机器怎样?”“停了。”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哈尔威船长先从机械师口中了解炉子和机器的情况,再询问大副剩下的救援时间。从他们对话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船长在危急时刻思维的缜密。思维缜密②说话内容哈尔威船长希望每个人都获救,但又下达了“开枪”的命令,此处语言看似有矛盾。实际上是为了让救援有秩序,用“开枪”的方式严格执行女士优先的规则,从中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做事果断、有智慧的人。做事果断、有智慧“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③说话矛盾“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机器怎样?”“停了。”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这段对话一问一答,句式简短。在紧急时刻,哈尔威船长说话还能如此简洁、清晰,不吞吞吐吐,可以看出他的沉着冷静。沉着冷静④对话形式形式感悟人物品质——抓住语言描写①说话环境②说话内容③说话矛盾④对话形式任务四沉船,感悟生命第42自然段: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聚焦哈尔威船长的语言,感受到了船长的伟大。其实有时候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却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品质。因为他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都做了。60 人全都获救,船长职责已尽,无需再用手势表达什么,无需叮咛什么。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与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是为什么?他早做好了与“诺曼底号”共存亡的准备。同学们,“诺曼底号”的故事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可哈尔威船长的身影却永远刻在了人们心中。哈尔威船长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 60 人的生命, 而自己却沉入大海,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想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生命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然而,哈尔威船长在生死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坚守岗位、舍己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他人,将死亡留给自己。他的行为是英雄的壮举,他的生命是无私而崇高的。他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4“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3.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语文要素】4.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教学重难点]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0个词语。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感受人物品质。[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出文题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为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我们先来拜访他。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创作生涯超过60年,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他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克伦威尔》《欧那尼》等。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自读提示,自主初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对照拼音读准字音,尝试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果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2.检查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1)指导特殊词语的朗读。出示:南安普敦 根西岛 英伦海峡 埃居伊山脉 敖德萨(地名)哈尔威船长 洛克机械师 奥克勒福大副 水手克莱芒(人物)“玛丽号” “诺曼底号”(外国船名)引导读准地名、人名、外国船名,适当讲解。(2)出示会认字。学生练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出示:弥漫 山脉 葬身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秩序 酣睡 机械 岗位 主宰 调遣①指导学生找出前鼻音:酣、遣;后鼻音:葬、汹、岗。②识字方法:根据形旁识字。如:“汹”字,字形用“氵”做偏旁,从水,“凶”做声旁,意思是水向上翻腾。(3)出示会写字。①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拼读。②读准字音,注意书写:“窿”的笔画较多,书写时注意下部“隆”不要少一横;“伦、腹、剖、混、嘶、维、秩、措、践”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除了“剖”,其他都是左窄右宽;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要提示学生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占位及布局,如“窟、窿、岗、宰”都是上窄下宽。③重难点字书写指导:“嘶”字,“口”要写得小,偏左上;“其”的下横要左伸托住“口”,右下点要收,让位竖撇。“宰”字,第一笔的点、第四笔的点、竖画写在竖中线上;“辛”的三横之间空白大致相等,中间横最长。“遣”走之的平捺要写得舒展:起笔要轻,捺脚要平,平捺略长,托住被包部分。3. 检査读文,指导读通。(课文篇幅比较长,重点指导难读的语句)三、再读课文,提炼标题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遇难”这件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教师提示:回顾第六单元刚刚学过的“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梳理课文的脉络,提炼小标题。2.学生自由读文,小组交流,凝练小标题。预设1:大雾夜航(1~5)—海难发生(6~9)—组织救援(10~40)—赞扬英雄(41~45)预设2:1-5自然段,主要交代了“诺曼底号”夜航的基本情况,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出场。预设3:第6-9自然段情节突然出现转折,讲述了“诺曼底号”的遇险。第10-40自然段主要写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自救。预设4:第41-45自然段写了船员和乘客顺利脱险,哈尔威船长却与“诺曼底号”一起葬身大海。教师小结:同学们划分得非常准确,小说的结构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根据同学们所述说的第1-5自然段作为小说的开端,第6-9自然段作为小说过程中的发展阶段,第10-40自然段为小说的高潮部分,第41-45自然段则为小说的结局。3.提问:根据小说中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哈尔威船长驾驶着“诺曼底号”客轮在大海上夜航,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2.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重难点)3.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教学过程]一、初读回顾,感知人物形象。1.复习巩固,寻找起点。(1)读词语:读出画面感,读出含义,归纳类别。(2)练概括:任选几个词语,尝试概括出课文大意。2.导读入境,创设危情。(1)教师引读:黑漆漆的夜色,阴惨惨的薄雾,阴森森的船头,毫无征兆的撞击。“诺曼底号”遇难,场面巨变……(出示,自由读)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2)教师引读:即将沉入大海,葬身鱼腹,求生的本能使得——(学生再读以上语句)。(3)出示:(齐读)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鄙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教师总结:在生死关头能够“舍己救人”的人太少了,英雄常常需要独立支撑为难的局面,力挽狂澜;哈尔威船长明明是有机会脱离险境的,他却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将死亡留给自己。他的行为是英雄的壮举,他的生命是无私而崇高的。二、品析关键句段,走近英雄(一)研读10-13自然段读第10~13自然段,“诺曼底号”刚刚遇难时,乘客和船长各有什么表现?圈出关键的词语,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1.乘客的表现:预设1: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预设2:“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三个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场面的混乱,人们的惊恐万状。2.船长的表现:预设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预设2:“吼喝”的意思是为了申斥、恫吓、禁止而大声喊叫。从这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是个威严的人,说话很有分量。(1)从这个命令,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预设:哈尔威船长说话时非常坚定,毫不犹豫。(2)从船长说出的这几句话,你觉得船长是个怎么样的人。预设:从“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感觉到船长是个沉着果敢的人;从“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感觉到船长是个指挥有方的人;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感觉到船长是个忠于职守的人。3.对比朗读,进一步感受乘客的慌乱,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从“惊恐万分,一片混乱”可以看出乘客是极度恐慌的;但是从船长的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中,可以更加突出了船长的沉着镇定。教师指导朗读,体会两者之间情绪的不同。提问: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和“‘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名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这两句话中这个圈起来的数量词“六十人”“他把自己给忘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这几个词语形成了鲜明对比,写出了哈尔威船长心系他人,忠于职守,却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的优秀品质。(二)研读14-31自然段1.提问:救生艇放下后,船长又做了什么?默读14-31自然段,找出船长说的话,看看船长一共说了几次话?说了什么。预设:前6次是了解当时的处境,第7、8次安排人们下到小艇上去,授予大副开枪的权力。2.提问:根据“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你从这一命令中体会到了什么?但是又说“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名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中有“一名女服务员”“其中十二名是妇女”,还有“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中又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又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船长一方面有他自己绝对坚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一方面处理事情有智慧、有方法,下达了死命令是为了控制混乱的场面,保证人们都能逃生。3.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具体描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说说你的理解。预设1:体现了时间紧迫,容不得仔细商量、动员。预设2:表现了船长的镇定、果断。4.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的简短有力、读出画面感,紧迫感。(指名学生分别扮演机械师洛克、船长、大副奥克勒福)教师总结读好对话的方法:①有提示语:可以借助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情感,读好对话;②没有提示语:可以根据人物说话的内容,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他们对话时的心情、神情或动作,在心中把提示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补充的提示语来读好人物的对话。(三)重点关注34和42两个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动作的句子,并用词进行概括。预设:在“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中船长“巍然屹立”和“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中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表现出船长的镇定自若,视死如归。2.沉没之际,为什么哈尔威船长没做手势,也没说一句话?预设:因为六十人全部获救,船长的职责已尽,他早就做好了与“诺曼底号”共存亡的准备。小结:“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勇敢果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也表现了他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3.在文中,作者雨果是怎样评价哈尔威船长的?预设:(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在英伦海峡上预设,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中的“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因此评价哈尔威船长为英雄。4.学生展开进行讨论,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预设1:哈尔威船长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一开始读,我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有责任心、舍己为人的形象;当读到他的言行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形象逐渐在我的内心高大起来;最终,感觉他不是一个船长那么简单,他是一个神、一个伟大的灵魂。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我们,生命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之分。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就是重于泰山。预设2:灾难发生时,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领导着大家。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不忘履行做人之道,践行英雄的壮举。最后他沉进大海,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一般,纹丝不动。面对死亡,他选择与船共存亡。他是伟大的灵魂。他用生命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担当,什么叫责任。三、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课文主旨。2.拓展延伸:有关舍己为人的名言警句。[教学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设计.doc 【四下课件】第24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pptx 泰坦尼克号(片段)泰坦沉没全过程.mp4 (预习卡) 24.“诺曼底号”遇难记.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