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 5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跨学科实践活动 5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跨学科实践活动5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活动探究
探究内容
探究关键
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探讨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思考需要控制的因素与变量。
2.学会pH的测定方法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
3.选取实验植物的种类,明确控制因素与变量、检验手段,设计并制作植物培养装置及检测装置,进行现象观察及数据记录。
4.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
5.小组展示、交流和评价“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报告。
多维演练
1.(2023·辽阳中考)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某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是(A)
作物名称 适宜生长的pH
马铃薯 4.8~5.5
油菜 5.8~6.7
水稻 6.0~7.0
萝卜 7.0~7.5
A.马铃薯 B.油菜 C.水稻 D.萝卜
2.(2024·连云港中考)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B)
3.我国土壤酸碱性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碱性。如图所示,符合冲洗过程中土壤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C)
4.西瓜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测定某地土壤溶液的pH为8,为了适合西瓜种植,需对该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则下列各项中,可采用的是(D)
A.施以氢氧化钙粉末  B.施以碳酸钙粉末
C.用氨水进行喷灌 D.适量施用酸性肥料
5.(2024·泰安月考)在云南普洱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有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50%。已知水泥中含氧化钙、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D)
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B.水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
C.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
D.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
6.(2024·安徽中考改编)茶叶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土壤的酸碱性会对茶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某兴趣小组测定了某地茶园土壤的酸碱性并提出改良方案。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性
(1)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4。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pH的操作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任务二】调查土壤呈酸性的原因
(2)经调查发现,长期过量施用一些氮肥是土壤呈酸性的原因之一。请写出氮肥氯化铵的化学式 NH4Cl 。
【任务三】改良土壤酸碱性
(3)牛牛同学认为将适量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中和其酸性。写出熟石灰与酸(以硫酸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a(OH)2===CaSO4+2H2O 。
(4)农业上常用白云石粉改良土壤酸碱性。为研究白云石粉掩埋深度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该小组在同一块土地的三个不同区域开展实验。50天后,测得等量白云石粉掩埋深度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茶农将白云石粉掩埋的最适宜深度是 C (填字母序号)。
A.0~10 cm  B.10~20 cm  C.20~30 cm
7.[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青岛中考节选)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1)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 过量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产生白色 沉淀 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只有碳酸钠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2)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pH=6.3,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交流反思】(3)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海水稻 。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5~7.5 8.0~9.2跨学科实践活动5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活动探究
探究内容
探究关键
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探讨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思考需要控制的因素与变量。
2.学会pH的测定方法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
3.选取实验植物的种类,明确控制因素与变量、检验手段,设计并制作植物培养装置及检测装置,进行现象观察及数据记录。
4.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
5.小组展示、交流和评价“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报告。
多维演练
1.(2023·辽阳中考)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某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是( )
作物名称 适宜生长的pH
马铃薯 4.8~5.5
油菜 5.8~6.7
水稻 6.0~7.0
萝卜 7.0~7.5
A.马铃薯 B.油菜 C.水稻 D.萝卜
2.(2024·连云港中考)在“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3.我国土壤酸碱性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碱性。如图所示,符合冲洗过程中土壤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 )
4.西瓜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测定某地土壤溶液的pH为8,为了适合西瓜种植,需对该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则下列各项中,可采用的是( )
A.施以氢氧化钙粉末  B.施以碳酸钙粉末
C.用氨水进行喷灌 D.适量施用酸性肥料
5.(2024·泰安月考)在云南普洱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有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50%。已知水泥中含氧化钙、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B.水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
C.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
D.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
6.(2024·安徽中考改编)茶叶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土壤的酸碱性会对茶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某兴趣小组测定了某地茶园土壤的酸碱性并提出改良方案。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性
(1)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4。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pH的操作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 。
【任务二】调查土壤呈酸性的原因
(2)经调查发现,长期过量施用一些氮肥是土壤呈酸性的原因之一。请写出氮肥氯化铵的化学式 。
【任务三】改良土壤酸碱性
(3)牛牛同学认为将适量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中和其酸性。写出熟石灰与酸(以硫酸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农业上常用白云石粉改良土壤酸碱性。为研究白云石粉掩埋深度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该小组在同一块土地的三个不同区域开展实验。50天后,测得等量白云石粉掩埋深度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茶农将白云石粉掩埋的最适宜深度是 (填字母序号)。
A.0~10 cm  B.10~20 cm  C.20~30 cm
7.[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青岛中考节选)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1)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 产生白色 沉淀 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只有碳酸钠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2)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pH=6.3,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交流反思】(3)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5~7.5 8.0~9.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