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精读引领:《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总目标】1.认识“寓、则、亡、牢”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劝、丢、告、筋、疲”8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寓、则、亡、牢”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劝、丢、告、筋、疲”8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活动一 游戏激趣,初识寓言特点1.看图猜故事,引导学生猜故事名字。(出示)2.小小的故事里包含着大大的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叫作“寓言”。识记“寓”就是一座房屋,意思是居住。人居住在公寓里,道理藏在寓言里。(出示)3.出示田字格中的亡和牢,就是一头牛被关进圈里,引导学生观察,再范写,学生描红。(出示)活动二 理文识字,感受丢羊过程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养羊人共丢了几次羊?每次丢羊,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出示)1.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①看图,“圈”在古文字中就表示用栅栏把牲口住的地方围起来,羊住的地方就叫羊圈。拓展:牛圈、猪圈②“窟窿”中的字“窿”要读轻声。什么叫窟窿?就是羊圈破了个洞。③“钻”就是收缩身子进去,说明这个洞不是太大,不引人注意。2.认读“街坊”就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相机拓展酒坊、书坊②读街坊的劝告你从这一句中感受到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话?3.出示街坊的话和养羊人的话,分角色读一读。4.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此时此刻,他心里非常“后悔”。“悔”里就有一颗心。5.他做了什么呢?你从这一句中又感受到什么?(出示)活动三 联系生活,体会寓意养羊人我来评你觉得寓言中的养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出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亡羊补牢的故事,你能举出个例子吗?识字写字1.出示田字格中“丢、告、劝、钻”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书空再描红。2.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进行点评。四.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10个生字并组词。(基础型)(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提升型)(2)和伙伴、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拓展型)【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丢羊不补再丢补洞不再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