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5 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能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繁殖,是引发
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是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B.细胞膜上存在功能不同的多种蛋白质
C.蛋白质由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核糖体合成
D.通过无丝分裂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2. YBX1 蛋白可与丙酮酸转运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呼吸。科研人员对敲除了 YBX1 基
因的小鼠细胞应用 C 标记的葡萄糖示踪技术,检测到线粒体中部分物质的含量发生异常变
化,且细胞的耗氧速率是正常水平的 2 倍。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中 C 标记的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含量高于正常水平
B.丙酮酸转运蛋白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中
C.若 YBX1 蛋白的含量增多,细胞消耗 O 的速率会下降
D.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乳酸和 CO 的量会增多
3.水势(Ψ。)可用于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水的能量状态,与溶液的吸水能力呈负相关,主要受
溶液浓度、压力等影响。t 时刻将成熟植物细胞(细胞液 = 0.7 )转移至一定浓度的
蔗糖溶液中,细胞液水势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生物学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A. t 时刻前,该细胞内外不发生水分子的交换
B. t 时刻后,该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逐渐增大
C.随水势增加,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在减小
D.水势不再增加时,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到 0
4.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依次分成 G 、S、G 期)和有丝分裂期(M 期),RB 蛋白在
去磷酸化状态下可结合转录因子 E2F 并抑制其功能,阻止细胞进入 S 期。下列相关说法
错误的是
A.间期经历时间较长,为细胞进入 M 期做物质准备
B. G 期和 S 期的细胞中基因的种类和表达情况不同
C.促进 RB 蛋白的磷酸化有利于细胞顺利进入 S 期
D.癌细胞中控制转录因子 E2F 的基因可能表达异常
5.在原骆岗机场位置上建立的合肥园博园,以“生态优先、百姓园博”为主题,突出“在
城市中心建百姓园博”的理念,不仅尊重自然规律,且富有时代特征、合肥特色。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A.需根据合肥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植物的类型
B.合理搭配不同光周期的植物可营造四季花海
C.园博园内群落的结构在不同季节无明显变化
D.合理的设计可提高园博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科研人员对某人工杨树林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值。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流入该人工杨树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a
B. b 表示杨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指向 d 的环节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必需的
D.合理施肥和保留落叶有利于木材稳定输出
7.如图是对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进行显微观察,并拍照得到的几个
时期的照片,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中细胞来自于不同花粉母细胞,且所处减数分裂时期不同
B.②④细胞中核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均为 2∶1∶2
C.正常情况下,④⑤细胞中各含有 10 条染色体,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①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
生物学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8.血友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分析最能反映该病遗传
特点的是
A.家系中每一代都有血友病患者
B.男性患者的父亲或子女都正常
C.Ⅰ代女性患者的儿子都患血友病
D.该家系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9.原癌基因 ABL 表达的蛋白质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过程。研究发现,BCR 基因与原癌
基因 ABL 的融合基因产生的 BCR-ABL 蛋白会导致白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引发慢性髓性白
血病(CML),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融合后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和基因排列顺序均发生了变化
B.融合基因的产生是不同染色体间互换导致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C.融合基因和 BCR 基因转录产物上的终止密码子可能有相同的碱基序列
D.抑制 BCR-ABL 蛋白的合成或活性是研发治疗 CML 药物的可行思路
10.1977 年,南美洲的大达夫尼岛上发生了为期一年的严重干旱,使中地雀的主要食物严重匮
乏。研究发现,干旱前后中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干旱导致的食物严重匮乏引发个体间激烈的生存斗争
B.为适应干旱环境,中地雀种群产生了喙深度增大的变异
C.较大深度的喙有利于中地雀种群在干旱环境的生存和繁衍
D.该种群喙的平均深度在 1978 年后不一定能维持相对稳定
生物学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11.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进入红细胞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是不
可逆的,且伴随红细胞的生命周期持续进行。HbA1c 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
准,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糖尿病部分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mmol/L) HbAlc 在血红蛋白中的比例(%)
糖尿病 ≥7.0 ≥6.5
健康人 3.9~6.1 4.0~6.0
A.胰岛素受体缺陷可能会导致 HbAlc 水平偏高
B. HbA1c 水平的检测可以在非空腹状态下进行
C.健康人空腹的胰岛素含量远高于糖尿病患者
D.低糖饮食可改善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症状
12. PAD4 是类风湿关节炎(RA)病程中关键酶,可促进蛋白质瓜氨酸化形成 Cit-K1,进而
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幽门螺杆
菌感染会上调 PAD4 的水平,进而加重 RA 病情,相关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图中 B 细胞表面存在特异性受体,能接受抗原信号的刺激
B. B 细胞接触 Cit-K1 后即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
C.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上存在 Cit-K1 或 Cit-K1 结构类似物
D.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减轻 RA 患者关节处炎症
13.购买水果时,果形端正的水果往往更受青睐。偏斜果果实一边发育健全(大果面),而另
一边发育不良且扁平(小果面),品质较差。为提高果形品质,研究人员以“库尔勒香梨”
为研究对象,探究授粉后偏斜果果实大、小果面的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相关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在促进果形发育方面,生长素与赤霉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B.授粉后 40d 喷施外源玉米素可以明显改善果形偏斜现象
C.偏斜果的形成与大、小果面内四种激素相对含量的差异有关
D.在偏斜果的发育过程中,四种植物激素的含量依次出现高峰
生物学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14.太子参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质退化。通过诱导太
子参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是去除太子参病毒的有效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选取的茎尖分生区和配制的培养基需要分别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B.选用太子参茎尖分生区是因为该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C.图中甲、乙、丙所用的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相同
D.分生区细胞在①过程失去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5.猴的克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修饰以及胎盘发育异常,导致克
隆成功率较低。我国科学家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克隆胚胎进行处理 如图所示,提高
了克隆成功率,并在 2024 年获得了首个活到成年的克隆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成纤维细胞应注入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的食蟹猴 MII期卵母细胞
B. Kdm4d 的 mRNA、和酶 TSA 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促进胚胎细胞的正常分化
C.囊胚 b 的滋养层将发育为胎盘,为克隆胚胎提供营养并改变其遗传特性
D.该技术在克隆具有特定疾病的模型动物以及辅助生殖等领域有广阔前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12 分)玉米利用 CO 的代谢途径如下图 1 中①~④所示, Rubisco、PEPC 和 ME 是催化
相关反应的酶。已知 Rubisco 由多个大亚基(L)和小亚基(S)以特定方式在叶绿体基质中组
装而成,L 由叶绿体基因编码,S 由核基因编码。Rubisco 的活性对光合作用强度有重要影
响。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细胞中,参与 Rubisco 合成的细胞器有 。
(2)玉米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之间有发达的胞间连丝,二者都具有叶绿体,但维管束鞘
细胞的叶绿体缺少基粒结构。④过程所需能量主要由 细胞的光反应提供。③④
构成循环,在物质代谢上具有的优点是 。
生物学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3)PEPC 对 CO 的亲和力大约是 Rubisco 的 60 倍,使玉米在胞间 CO 浓度较低时仍可维
持较快的光合速率。有人将 PEPC 比作“CO 泵”,结合图 1 解释该说法:
(4)RAF1 蛋白的功能是辅助 Rubisco 的某一种亚基的正确组装,进而促进 Rubisco 的组
装。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WT)、RAFI 基因过量表达株(R)、S 基因过量表达株(S)、
L 基因过量表达株(L)、S 基因和 RAF1 基因过量表达株(R-S)、三个基因都过量表达
植株(R-L-S)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RAF1 蛋白辅助 亚基的正确组装。据图可知,过量合成的 Rubisco 部分没有活
性,依据是 。
17.(10 分)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巨菌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丛生型禾本科植物
(单子叶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分蘖能力强、产量高。经改良选育后在我国多个地
区广泛种植,发挥了较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改良前限制巨菌草广泛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在研究施肥对巨菌草种群生长的影响时,某兴趣小组经分析讨论,认为不适合采用样
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可能的理由是 。
(3)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是 Cu),且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农作物
等无法生长。研究人员采用巨菌草作为修复植物,探究了添加改良剂(磷灰石和石灰)
对 Cu 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见下表和图。
组别 处理 巨菌草生物量/g
A 不加改良剂 4.62
B 低剂量磷灰石(0.6%) 5.03
C 高剂量磷灰石(1.2%) 7.81
D 低剂量石灰(0.2%) 12.79
E 高剂量石灰(0.4%) 71.76
注:有效态 Cu 是指土壤中能被生物吸收
的 Cu 综合图表信息分析, 组有效修复重金属 Cu 污染土壤的效果最好,
其原因是 (答出 2 点即可)。
18.(13 分)盐胁迫是指植物的生长因土壤盐分浓度过高而受到的不良影响,为探究基因 S
I-HDT3 在番茄植株对抗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某品种番茄的野生型(WT)植
株、SI-HDT3 基因沉默型(RNAi)植株进行盐胁迫处理,实验期间测定相关指标的结果如
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学试题 第 6 页(共 8 页)
注:脯氨酸是一种可溶性有机物,主要位于植物的细胞质中。
(1)研究人员将 SIHDT3 反向连接构建的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细胞,获得 RNAi 植株的原理是:
外源基因的转录产物会和细胞内源的 SIHDT3-mRNA 发生杂交,进而使内源 SIHDT3 基因
表达的 过程受阻,实现基因沉默。
(2)盐胁迫处理 14 天后,测得 WT 存活率为 82%,RNAi 存活率为 42%。分析图中实验结果,
推测基因 SIHDT3 对抗盐胁迫的作用途径是: (答出 2 点即可)。
(3)与正常培养条件相比,盐胁迫使番茄植株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和基因 SIHDT3 表达量均
显著上升。研究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基因 SIHDT3 表达的变化是由 ABA 引起的。以 A
BA 缺失突变体番茄幼苗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
(4)番茄是雌雄同株植物,其红果和黄果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
得了一株导入 1 个抗冻基因的番茄植株,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结红果和结黄果的植株分别为
103 株和 32 株。若想进一步确定抗冻基因导入的位置,还需统计自交后代不同性状组合类
型及比例(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果抗冻:黄果不抗冻=3∶1 或 ,则抗冻基因
与果实颜色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若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则抗冻基因与果实颜色基因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
19.(10 分)某同学乘坐过山车时,受极速行驶造成的视觉、体位变化等刺激,出现血压升高、
心跳加快等应急反应。此时,机体会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恢复血压、心率等相对稳定,
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图中 A、B、C 代表延髓心血管中枢的部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学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1)该同学明知过山车是安全的,但坐过山车时心跳仍然加快,原因是 。
(2)坐过山车时,外部刺激通过激活 C 区,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和心率升高,同时刺激
肾上腺 (填“皮质”或“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 途径到达
全身,使骨骼肌血管舒张的同时,又使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从而重新分配全身器官的血
流量。肾上腺素对不同部位血管平滑肌作用效果不同,其结构基础是 。
(3)据图分析,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压力感受器产生的电信号传入 A 区后,一部分神经元通过
释放神经递质引发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 使突触后膜电位绝对值 ,从而抑制 C 区神
经元的兴奋;同时,A 区的另一些神经元会激活心迷走神经,进一步加强对心脏活动的调控。
延髓心血管中枢通过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对心脏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
是 。
20.(10 分)草甘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但大豆等农作物对其敏感性高,制约了草甘膦的使用。
开发具有草甘膦抗性的转基因大豆,并配合使用草甘膦,可实现杂草的有效管理。回答下列问
题。
(1)构建重组质粒时,需利用引物 1、2 扩增获得草甘膦抗性基因,再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该目的
基因和质粒,据图分析,引物 2 上应含有 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2)通过 技术检测,确定某植株染色体 DNA 上已插入草甘膦抗性基因,但并不能确定
此植株具备抗草甘膦特性,理由是 。
(3)若想进一步提升转基因大豆对草甘膦的抗性,在分子水平上可采取的思路有 。(多选)
A.增加转入的外源草甘膦抗性基因的数量
B.使用能高效驱动转录的启动子
C.同时转入与草甘膦降解有关的基因
D.通过改造草甘膦抗性基因获得抗性更强的大豆
(4)若草甘膦施用不当,会影响转基因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对转基因大豆使用草甘膦时应注意
施用时间、 等因素(答出 2 点即可)。
生物学试题 第 8 页(共 8 页)
2025 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B 2.C 3.C 4.B 5.C 6.A 7.A 8.C 9.B 10.B 11. C 12.B 13.C 14.D 15.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每空 2 分,共 12 分)
(1) 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
(2) 叶肉 利用少量的 C3 和 C5 化合物持续地将 CO2 转变为糖类
(3) PEPC 与 CO2 亲和力很强,当胞间 CO2 浓度较低时,PEPC 仍可以较快速率催化 C4 合成;大量 C4 在
维管束鞘细胞内 ME 的催化下释放 CO2,从而提高 CO2 浓度
(4)S R 的 Rubisco 含量低于 R-S 和 R-S-L,但 Rubisco 活性却接近
17.(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温度(温度和水分,只填水分不给分)
(2) 巨菌草是丛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3)E 添加高剂量石灰后使环境 pH 值增大,缓解了土壤酸性条件;土壤有效态 Cu 含量降低,对植
物的毒害效应降低;巨菌草生物量增加,生长旺盛,可吸收更多 Cu,能更好地修复土壤(答出一点给 2
分,共 4 分)
18.(除特别标明,每空 2 分,共 13 分)
(1) 翻译(1 分)
(2) 通过提高细胞质中脯氨酸的含量提高渗透压,减少水分流失;通过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减轻过
氧化氢对细胞的毒害(答出一点给 2 分,共 4 分)
(3) 实验思路:将 ABA 缺失突变体番茄幼苗分成两组,在盐胁迫条件下,一组用 ABA 处理,另一组作
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测定比较基因 SIHDT3 的表达量(SIHDT3-mRNA 含量)
预期结果:ABA 处理组的基因 SIHDT3 表达量较高
(4) ①红果抗冻:黄果抗冻:红果不抗冻=2:1:1
②红果抗冻:红果不抗冻:黄果抗冻:黄果不抗冻=9:3:3:1
19.(除特别标明,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支配心脏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均为自主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2) 髓质(1 分) 体液运输(1 分) 不同部位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不同
(3) 变大 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效果相反,共同作用有利于精确地调控心脏活动,快速
适应生理需求(维持心率、血压的相对稳定)
20.(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Kpn I
(2) PCR(合理即可) 若转入的草甘膦抗性基因不表达或者表达量少,转基因植株不会具备抗除草剂特性
(3) ABCD
(4) 草甘膦浓度、施用部位、气候条件、大豆植株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