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池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生物学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一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4年巴黎举行的第33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的骄人成绩。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各项理化指标。下列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汗液B.血红蛋白C.甲状腺激素D.呼吸酶神经系统2.右图表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的字母代表液@体,数字代表信息分子。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A.①②③均需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内环境B.②和①一样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BCC.当A、B、C中化学成分维持稳定时,内环境稳态即可③①维持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D.①可通过体液运输影响②的分泌3.当人进食后,在食物刺激下胰腺会分泌胰液(如图所示),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习神经中枢一神经分泌物质X食物分泌胰腺→胰液→小肠分泌→激素YA.激素Y可能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B.物质X、激素Y对胰液分泌的调节虽方式不同,但反应速度相同C.体内所有细胞膜上均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D.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电位变化4.人的排尿通常有三种情况:①膀胱充盈引起排尿:②膀胱充盈引起尿意,暂时憨尿:③膀胱未充盈时医生要求尿检,排尿完成。右图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大脑图。下列关于这三种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膀胱充盈时,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均兴奋以促进尿液排出脊髓B.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属于负反馈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调节C.①③都完成排尿,因此反射类型相同膀胱D.胸段截瘫患者仍可完成排尿,原理与①相同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河池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一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CD DDCB BABCDBC DC C2.A.①中信号分子为激素,②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③中信号分子可为细胞因子等,①中某些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B.②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有的可被回收,B错误:C.内环境维持稳态包括两方面: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C错误;D.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①表示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影响②神经递质的分泌,D正确。3.据图分析,胰腺分泌胰液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物质X为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的作用于胰腺细胞上的受体蛋白:激素Y为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胰腺细胞上的受体蛋白。A.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神经递质)相同,都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的,A错误;B.物质X为神经递质,属神经调节,激素Y参与的是体液调节,二者调节方式不同,反应速度也不同,B错误:C.由图知,激素Y的靶细胞是胰腺细胞,只在该细胞表面含有激素Y的受体,C错误:D.神经与胰腺细胞构成突触,物质X为神经递质,由神经(突触前膜)释放后经过组织液(突触间隙)扩散运输至胰腺细胞(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D正确。4.A.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膀胱的作用是相反的,A错误:B.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C.①是非条件反射,③是条件反射,C错误:D.胸段截瘫忠者仍可完成排尿,是因为排尿的低级中枢失去了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系,但排尿反射依然可以完成,原理与①相同,D正确。5.A.图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B.GC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器官移植中适量使用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但用量要适量,B错误:C.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降低免疫力,所以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C正确:D.肾上腺素是由下丘脑发出的神经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D错误。6.A.P点前膜电位为负值,说明此时为静息电信,是K外流所致,A错误:B.P点时曲线I的上升段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是Na以被动运输(协助扩散)方式内流所致,B正确:C.如果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I通道开放,则细胞外CI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V,C错误:D.若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则Na无法内流,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即如曲线I所示,D错误。7.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是分布在B细胞表面的一种特异性受体,但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所以无BCR,A错误:B.由题意“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可知,BCR在膜表面能移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相同的抗原,C错误:D.BCR能特异性与抗原结合,不同B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D错误。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河池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 广西河池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pdf 广西河池市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 高二生物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