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七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巩固与发展——大国崛起探出路【线索概览】主题一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开放性设问(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参考模板①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②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③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易错易混(1)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比较平缓的。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革命是自下而上的,用暴力方式推翻现有政权。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2)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社会性质,使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障碍,但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主题二 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国家 文献 内 容英国 《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 为限制王权颁布,确立起 的资产阶级统治,这是世界近代史上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开始美国 《独立宣言》 年7月4日大陆会议颁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 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确立了“ ”的原则,确立美国为 国家,确立了比较民主的 政治体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宅地法》 《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 调动了农民和 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全国工业 复兴法》 加强国家对 的计划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和发展过来, 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法国 《人权宣言》 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 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 制度的进步要求《拿破仑 法典》 统治时期颁布,维护了 的成果,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俄国 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宣布 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使俄国走上了 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开放性设问(1)常考设问: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2)参考模板①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③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④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易错易混《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独立宣言》——反抗殖民统治,谋求独立。《人权宣言》——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倡导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1.(2024·贵阳学业考)《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 )A.废除了英国君主制B.推崇“君权神授”理论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D.以人人生而平等为原则2.某网站征集“美国历史前30年”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美国成立至今,每年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787年的解说词应是( )A.发表宣言、民族独立B.制宪会议、三权分立C.加入世贸、融入全球D.国家干预、担转危机3.(2024·昆明二模)“1789年7月13日,市民们开始自发组织国民自卫军,并夺取了市政厅的武器库。7月14日,他们又前往巴士底狱寻找火药和弹药。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巴士底狱被攻陷,守卫和管理者被杀,囚犯被释放。”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标志着( )A.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B.美国独立战争迎来重要转折点C.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D.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5.(2024·昆明二模)小历同学整理了以“俄国发展之路”为主题的资料包。其中关于下面三位历史人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图1 彼得一世 图2 亚历山大二世 图3 斯大林A.图1所示人物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废除农奴制B.图2所示人物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C.图3所示人物在改革中实行新经济政策D.他们的改革都对当时的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6.在如图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7.(2024·昆明模拟)“改革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废除了封建大名领国制和武士身份制度,最终实现了中央政权的和平过渡和制度构建,平稳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国家转型。”材料评价的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美国内战8.197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出现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C.走区域联合的道路D.适时恰当的经济政策二、非选择题9.(12分)(2024·南充学业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2分)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革新。(1分)材料二 新政虽然使美国渡过了危机,但其所期望的并不是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正如罗斯福所言,他是在试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去消灭它,有关金融、工业和农业的法令就是对此的一个无可置疑的证明。——摘自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4分)说明其局限性。(2分)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形式,简析其作用。(3分)专题七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巩固与发展——大国崛起探出路【线索概览】主题一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开放性设问(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参考模板①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②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③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易错易混(1)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比较平缓的。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革命是自下而上的,用暴力方式推翻现有政权。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2)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社会性质,使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次障碍,但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主题二 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国家 文献 内 容英国 《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为限制王权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这是世界近代史上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开始美国 《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颁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宅地法》 《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全国工业 复兴法》 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和发展过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法国 《人权宣言》 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要求《拿破仑 法典》 拿破仑统治时期颁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俄国 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开放性设问(1)常考设问: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2)参考模板①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③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④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易错易混《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独立宣言》——反抗殖民统治,谋求独立。《人权宣言》——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倡导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1.(2024·贵阳学业考)《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规定( C )A.废除了英国君主制B.推崇“君权神授”理论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D.以人人生而平等为原则【解析】根据题干“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2.某网站征集“美国历史前30年”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美国成立至今,每年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787年的解说词应是( B )A.发表宣言、民族独立B.制宪会议、三权分立C.加入世贸、融入全球D.国家干预、担转危机【解析】据所学可知,“制宪会议、三权分立”与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故B符合题意。3.(2024·昆明二模)“1789年7月13日,市民们开始自发组织国民自卫军,并夺取了市政厅的武器库。7月14日,他们又前往巴士底狱寻找火药和弹药。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巴士底狱被攻陷,守卫和管理者被杀,囚犯被释放。”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标志着( C )A.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B.美国独立战争迎来重要转折点C.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D.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解析】根据材料“1789年”“巴士底狱被攻陷”和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4.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解析】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独立宣言》不涉及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只有《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是英国文献,《独立宣言》是美国文献,《人权宣言》是法国文献。5.(2024·昆明二模)小历同学整理了以“俄国发展之路”为主题的资料包。其中关于下面三位历史人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D )图1 彼得一世 图2 亚历山大二世 图3 斯大林A.图1所示人物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废除农奴制B.图2所示人物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C.图3所示人物在改革中实行新经济政策D.他们的改革都对当时的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向西方学习,增强了国家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三者的改革都对当时的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6.在如图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B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解析】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宣布实施新政,通过国会立法,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所以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而A、C、D均与漫画表达的主旨不符。7.(2024·昆明模拟)“改革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废除了封建大名领国制和武士身份制度,最终实现了中央政权的和平过渡和制度构建,平稳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国家转型。”材料评价的是( C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美国内战【解析】根据材料“平稳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国家转型”,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完成了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8.197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出现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D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C.走区域联合的道路D.适时恰当的经济政策【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题干现象的共同原因是西欧和日本都重视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二、非选择题9.(12分)(2024·南充学业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2分)指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革新。(1分)材料二 新政虽然使美国渡过了危机,但其所期望的并不是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正如罗斯福所言,他是在试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去消灭它,有关金融、工业和农业的法令就是对此的一个无可置疑的证明。——摘自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4分)说明其局限性。(2分)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形式,简析其作用。(3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开始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政治前提;根据“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可得出英国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并且掠夺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根据“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可得出这时期英国生产技术得到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第(2)题,根据材料二“新政虽然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正如罗斯福所言,他是在试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去消灭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背景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国家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这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根据“虽然使美国渡过了危机,但其所期望的并不是经济制度的根本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第(3)题,根据材料三“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可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形式是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根据“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可得出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国内外市场的扩大;生产技术的进步;掠夺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任答三点)革新:工厂的出现。(2)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3)形式: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七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巩固与发展——大国崛起探出路 - 学生版.docx 专题七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巩固与发展——大国崛起探出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