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体会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以及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
2. 梳理文章结构,明晰行文思路,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领会其表达效果,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4.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 “说” 和 “做” 的内涵,精准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以及结构严谨的写作特色。
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领悟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感受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蕴。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情境。
2. 问题引导法:设计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学习难题。
4.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激情演讲的高清视频,视频中着重展现闻一多先生愤怒的神情、激昂的语调以及坚定的姿态。
提问引导:同学们,观看完这段震撼人心的视频,相信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你们心中。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闻一多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邀请 2 - 3 名学生发言,学生可能会回答勇敢、正义、有勇气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
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战士,他以生命为笔,谱写了壮丽的爱国篇章。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说和做 ——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深入探寻他的言行事迹,感受他的伟大人格。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创设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为后续学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物形象,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背景介绍(3 分钟)
介绍背景:详细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包括当时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国民党反动派实行黑暗统治,大肆镇压民主运动。而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为追求真理、争取民主自由不懈抗争。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动机,准确把握文章主题和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圈点勾画出表明文章层次的关键语句和段落。
教师引导:朗读结束后,提出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描述了闻一多先生的 “说” 与 “做”?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 4 - 5 人为一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有的小组代表可能会说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修正。
教师总结:文章的确从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展现了闻一多先生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学者方面)以及 “说了就做”(革命家方面)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
设计意图:自由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圈点勾画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概括能力。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 分钟)
1. 研读学者方面的 “说” 和 “做”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第 1 - 7 段,认真思考并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在 “做” 上具体表现的语句,在旁边做好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
教师引导: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适时提醒学生关注文中如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描写反映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语句和批注内容。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综合小组讨论意见,准备在全班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如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为研究古代典籍全身心投入,不受外界干扰”。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如 “‘沥尽心血’表明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
教师总结: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为钻研古代典籍,废寝忘食、潜心专注,他的 “做” 是默默耕耘、实实在在的付出,彰显了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2. 研读革命家方面的 “说” 和 “做”
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8 - 20 段,思考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在 “说” 和 “做” 上有哪些具体表现,以及与作为学者时的不同之处。读完后,在本子上列出要点。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闻一多先生的语言描写,如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以及行动描写,如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等语句,体会这些描写所展现的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列出的要点,讨论过程中注重分析 “说” 和 “做” 的不同表现及背后的原因。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整合小组讨论成果,准备在全班展示。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阐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 “说了就做”,他的 “说” 是为唤醒民众、揭露反动派罪行,“做” 是为争取民主而付诸行动,与学者时默默 “做” 相比,更显勇敢无畏。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
教师总结: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言行一致,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正义而战,为民主发声。他在不同角色下的 “说” 与 “做”,共同塑造了他伟大的人格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朗读、批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细致品味细节描写,深刻理解闻一多先生在不同角色下 “说” 和 “做” 的内涵,感受其伟大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品味语言,赏析写法(15 分钟)
1. 品味语言
学生活动: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生动形象、最具表现力的语句,运用圈点批注法,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等方面进行赏析。
教师引导:教师举例引导,如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和深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
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赏析成果。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和补充。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内最精彩的赏析内容整理出来,准备在全班分享。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内的赏析成果,如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深宵灯火当作伴侣,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深夜苦读的情景,突出他的勤奋”。其他小组可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精妙的词语,使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栩栩如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写作中借鉴这些方法,提升文章的生动性。
2. 赏析写法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以及文章是如何巧妙地将闻一多先生的 “说” 和 “做” 有机结合起来的。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分析文中过渡段的作用。如第 7 段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作为学者的方面” 和第 8 段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两个过渡段自然地将文章从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 “说” 和 “做” 过渡到作为革命家的 “说” 和 “做”,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和体会。鼓励学生从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总小组讨论意见,准备在全班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阐述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在叙述闻一多先生事迹时,适时插入作者的议论,表达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赞美之情。同时,通过过渡段将两个方面有机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完善。
教师总结: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夹叙夹议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严谨的结构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在写作时,可学习这种写法,让文章更具表现力。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语言和赏析写法,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学生活动: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有了哪些深化,然后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闻一多先生是伟大的学者、民主战士和爱国诗人,他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闻一多先生为榜样,学习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顾和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加深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七)布置作业(2 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以 “我眼中的闻一多先生” 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写作短文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和理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