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二 地理工具的运用与提升A组——减负基础题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将连接成都和拉萨,全长1 63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图,完成1~3小题。1.川藏铁路穿过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2.川藏铁路主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寒潮3.川藏铁路有几处明显的弯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①山地起伏,落差大②尽可能联系城镇,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③地势低洼,架设桥梁④避开人口稠密区,降低成本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读河南省高速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完成4~5题。4.河南省高速铁路规划建设的特点是( )A.呈“十”字型 B.呈“米”字型C.环形分布 D.网状分布5.高速铁路规划和建设的意义是( )①区域联系便捷,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②运行速度更快,缩短地区间实际距离③人们出行更方便,放慢了生活节奏④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读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6.图示区域的地形主要是( )A.盆地 B.山地 C.高原 D.平原7.据图可知( )A.甲地在丙地的东北方向 B.乙地海拔较甲地高C.图中等高距为400米 D.与乙地相比,丙地坡度较陡悬臂长城(下图)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8~9题。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虚线,能正确表示悬臂长城所在位置的是( )A.B.C.D.9.悬臂长城筑于坡度约45度的山脊之上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较缓,易于修建 B.便于排水,减轻洪涝灾害C.视野开阔,易守难攻 D.展示高超建筑工艺B组——选做进阶题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的常用“工具”。小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第二、第三步的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 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 ④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A.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B.能判断地质灾害发生频次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 D.能说明聚落发展变化过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 )A.①地海拔为300米 B.②地地处山谷C.在③地可东眺大海 D.④地坡度最大4.沿MN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是( )A.B.C.D.下图为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小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5~7题。5.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6.图中建筑物主要分布在(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7.PQ竞赛雪道坡度最大的是(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要求。(1) 北半球不同数值的等温线共有____条,其中最大数值是__,该地位于__洲。(2) 甲地气温在0以下,其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3) 从走向、数值变化、疏密三个方面描述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总体规律。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地图获取信息是认识国家的重要途径,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图中R河为密西西比河,等值线为7月的等温线。(1) 运用图中信息说明美国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国家。(2) 甲、乙两地等温线走向不同,说明影响因素不同,甲地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影响,乙地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影响。(3) 依据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和支流分布,推测美国100°W~80°W区域的地势特点。专题二 地理工具的运用与提升A组——减负基础题1.D 2.C 3.A4.B 5.C6.B 7.D8.A 9.CB组——选做进阶题1.D 2.A3.B 4.A5.A 6.C 7.B8.(1) 5; 30; 非(2) 地形地势(3) ▲走向:大致与纬线(赤道/回归线)平行(东西延伸/东西走向)。数值变化:自北向南数值减小。疏密:自北向南(自低纬向高纬)先疏后密。9.(1) ▲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跨经度大,说明东西距离、南北距离大,面积广大。(2) 纬度/太阳辐射; 地形地势因素(3) ▲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由东部、西部汇集到中部,干流自北向南流,说明美国100°W~80°W区域的地势东、西、北三面地势高,南部地势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 专题二 地理工具的运用与提升 参考答案.docx 02 专题二 地理工具的运用与提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