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9课时 中国的气候A组——减负基础题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下图是2023年全国树叶变绿进程图。据此完成1~3题。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唐朝诗人王维描写今西安附近景象的诗句。此景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段是( )A.1月5日至1月18日前后 B.2月4日至2月18日前后C.2月19日至3月14日前后 D.4月5日至4月18日前后2.下列省区中,树叶变绿最早的是( )A.京 B.晋 C.豫 D.新3.影响我国树叶变绿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地形地势敦煌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下图为敦煌位置图。据此完成4~6题。4.敦煌所在的省区是( )A.青海省 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 D.陕西省5.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B.从西南向东北递增C.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6.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挥莫高窟的价值,我们应该( )A.大力开发旅游项目 B.全部拆除重新建设C.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 D.关闭石窟禁止参观“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我国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育种基地。据图完成7~9题。7.甘肃发展种子生产与海南、四川相比,其独特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8.造成海南岛1月均温18.5等温线明显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9.按照中央部署,我国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有( )①海洋运输便利②耕地面积广大③地理位置优越④气候温暖湿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0.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B.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D.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理界线两侧的因素可以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图,完成11~12题。图1 图211.下列对图1中我国地理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C.③线以西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12.根据图2所示的气候类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图1④线以北地区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D.所在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B组——选做进阶题某纪录片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为:“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解说词体现中国的( )A.草原辽阔 B.森林辽阔 C.高山辽阔 D.海陆辽阔2.在我国沿北纬30°能同时体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写成之前,诗人曾考虑用“入、到、满”这几个字,但诗人最终还是选定了“绿”,因为“绿”写出了春风的主动性,内涵丰富,发人深思。据此完成3~5题。3.“春风”产生的原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 B.地形差异C.纬度差异 D.季节差异4.名句中的“又”反映了地理现象的周期性,产生该周期性的原因是( )A.地球形状 B.地球公转C.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和公转5.春风能够吹绿江南岸的主要原因,是春风带来了( )A.热量 B.水分C.热量和水分 D.阳光青苔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有时如毛发一样附着在树干上。下图为湖南某学校树干上附着青苔的照片,不同部位青苔数量有明显差异。青苔上树会抑制光合作用,严重时会使树体营养不良。据此完成6~8题。6.影响树干上青苔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光照强弱 D.树干高度7.图中青苔数量最多的一侧是树干的(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8.可以减少树干上的青苔的措施是( )A.增加森林密度 B.修剪树木枝叶C.增加土壤肥力 D.增加空气湿度9.原创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区主要分布在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区域,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2) 读图可知,我国小麦、水稻集中产区的大致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其中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__。(3) 同是水稻集中产区,从气候角度看,海南岛比湖南____更充足,因此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4) 举例说出气候对我国农业分布与地方传统饮食的影响。第19课时 中国的气候A组——减负基础题1.C 2.C 3.B4.C 5.D 6.C7.A 8.C 9.D10.D11.D 12.BB组——选做进阶题1.D 2.B3.A 4.B 5.C6.C 7.D 8.B9.(1) 400(2) 秦岭—淮河线; 半湿润区(3) 热量(4) 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耕地以旱地为主,适宜种植小麦,饮食以面食为主。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耕地以水田为主,饮食以米饭为主。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发达,饮食多牛羊肉及乳制品。西南山区:气候湿热,人们爱吃火锅。(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9课时 中国的气候 答案.docx 第19课时 中国的气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