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1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A组——减负基础题1.B 2.B 3.A4.D 5.B6.D 7.C8.B 9.B 10.AB组——选做进阶题1.B 2.D 3.C4.D 5.D6.A 7.B 8.C9.C 10.C 11.B第21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A组——减负基础题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多西少,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2.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水分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是温带草原地区 B.乙地多洪涝灾害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下图为长江上游某区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与地质灾害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4.该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 )A.地震 B.洪涝C.火山喷发 D.滑坡、泥石流5.可有效减少该类灾害发生的主要途径是( )A.拍摄卫星遥感影像 B.建设加固陡坡等工程C.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D.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台风灾害为主,冷冻和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下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6.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洪涝 B.干旱 C.风雹 D.地震7.干旱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青藏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我国农村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8~10题。8.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是(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 ( )A.光伏鱼塘 B.光伏牧场C.光伏大棚 D.光伏大棚10.“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满足农业用电需求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 ⑤提高土壤肥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B组——选做进阶题[2024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1~3题。省级行政区 平均海拔/米 人口/千万 省区面积/万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万亩 粮食自给率/%甲 246 9.87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35 2 818 24丙 1 892 4.69 39.40 8 268 102.2丁 313 3.10 43.97 20 807 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经验欠缺 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 D.人均耕地较少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打造“粤海粮仓”。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半潜式养殖平台“澎湖号”在广东投入使用,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读广东省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4.广东省发展渔业的突出优势在于( )A.光热充足 B.人口众多 C.交通便利 D.海域辽阔5.在渔业生产中,“澎湖号”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寒潮 C.干旱 D.台风我国今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图,完成6~8题。6.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8.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9~11题。9.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A.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B.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10.雅安市提前14秒接收预警信息,主要得益于(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C.地震预警系统 D.气象雷达11.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应急处理演练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1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 答案.docx 第21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