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一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理想化模型.判断标准:运动距离远大于物体大小2.参考系:任意选取,通常选地面3.位移x: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找起点和终点(两点确定,位移确定),矢量4.平均速度: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即=,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5.加速度a:矢量,速度变化量与时间t的比值: 但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速度、时间均无关6.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0=0,a=g,只受重力)下落时间取决于高度7.对x t图像:图线斜率的意义:斜率k代表速度v8.对v t图像:(2)斜率k大小表示加速度a(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x二、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5.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6.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面间有弹力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①滑动摩擦力f=μN;(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7.合力与分力:作用效果相同(等效替代)(3)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不受力或受合力为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2)意义: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②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区分: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5.单位制:(1)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米m、千克kg、秒s;(2)导出单位有牛顿N、米/秒m/s、米/秒2m/s2等.6.超重和失重:(2)超重:压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F合或a向上(3)失重:压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F合或a向下(4)完全失重:只受重力四、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条件:F合=0 (√必修二1.速度的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曲线运动的性质: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 合力F合方向指向曲线的内侧或“凹”侧;4.合力方向与速率变化的关系:(1) F合方向与速度v方向所成夹角为锐角,加速;(2) F合方向与速度v方向所成夹角为钝角,减速5. 平抛运动(1)定义:水平初速v0,只受重力(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3)推论:①飞行时间取决于高度: ;②水平位移由高度和初速度来决定:6.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角速度 、轨迹半径r( )同轴转动:同一个物体,角速度相同,半径r越大,则线速度v越大,向心加速度a也越大(1)匀速圆周:线速度的大小(速率)处处相等,方向变化,变速运动(2)特点:向心力F向和加速度a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7.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方向: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8. 近日(地)点速度最大,远日点(地)速度最小.9. 万有引力定律 :F=G,G为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定.10.(卫星)运行问题分析:高轨低速长周期(越高越慢)即:离地球越远,线速度v、角速度、向心加速度a越小,周期T则越大11.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12. 功:W=Fxcos α: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x为物体的位移;F与x同向正功;F与x反向负功;F与x垂直不做功13. 功率:功与时间之比.P=(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1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1)公式:Ek=mv2,单位:焦耳(J).1 J=1 N·m=1 kg·m2/s2;(2)动能是标量、状态量.1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1)重力做功:W=mgh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2)重力势能:①表达式:Ep=mgh.(h—从地面到物体重心的距离)(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物体下降,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物体上升,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23.弹性势能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24.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表达式:mgh1+mv12=mgh2+mv22.必修三1、3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分)感应起电(仅靠近导体,不接触)带电的本质:电荷(电子)的转移(不会消失)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1.60×10 19C;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4、库仑定律:库仑力(静电力): 大小计算:F=k.(2)方向: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场强度:E=F/q 单位:牛每库,符号N/C方向:跟正电荷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大小无关,6、电场线(1)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E的大小。(2)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间隔相等的平行线。8、电势能(Ep):静电力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9、电势( )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势与电荷的电势能和电荷量无关。电势越高,正电荷电势能越大,负电荷电势能越低。10、电势差 U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取决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WAB=qUAB (带正负号);12、电容:表征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定义式)(Q为一个金属板的电荷量)电容C与金属板所带电荷量和电容器两端电压无关。13、电功率P=UI、产生热量Q=I2Rt14、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决定式: 定义式: 单位欧姆(Ω)15、电阻率ρ: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ρ=0,R=0.16、磁场 磁感线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场的方向:(1)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2)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17、磁感线的特点:(1)磁感线方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2)磁感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3)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4)假想曲线,实际并不存在(5)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18、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19、磁感应强度(B⊥ I,L指有效长度)物理意义:描述磁场强弱单位:特斯拉,简称特,符号:T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注意不是导体受力方向)20、磁通量(B⊥S,平行则)物理意义: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越大单位韦伯,简称韦,符号是Wb标矢量:标量,有正负正负:规定磁感线从平面的某一面穿入,磁通量为正;磁感线从平面的另一面穿入,磁通量为负。21、感应电流产生条件:①电路闭合②磁通量变化22、电磁感应现象。①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电动机;②法拉第—电磁感应(磁生电)——发电机;③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④赫兹—发现电磁波23、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可以载有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