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人教版(2024)生物七下 3.2.2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分层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人教版(2024)生物七下 3.2.2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分层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生物七下3.2.2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2.荷花是杭州西湖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荷叶防水性能特别好,叶子上下表面都没有气孔
3.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是(  )
①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加碘酒然后用清水冲掉碘酒;②实验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③观察叶片遮光与未遮光部分的颜色;④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⑤将叶片的一部分作遮光处理再移到光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⑤④①③
4.小东同学于5月中旬晴朗的日子作了如下的探究:从上午6点开始,在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每隔4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摘了4片(依次为甲、乙、丙、丁)之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叶片颜色变得最蓝的是(  )
A.甲叶 B.乙叶 C.丙叶 D.丁叶
5.下列农业生产、生活措施中能体现促进光合作用的有(  )
①合理设置株距②大棚增施有机肥③水淹及时排涝
④大棚夜间增加照明⑤中耕疏松土壤⑥花盆底部留孔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6. 我市推行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如图)。采用该技术后,玉米基本不减产,每亩地还能增产200多斤大豆。已知大豆根内部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为玉米提供氮肥。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作物种植密度越大,产量就会越高
B.玉米和大豆间作能更充分地利用光照
C.两种植株高矮差距较大,可确保良好的通风
D.玉米根吸收的氮肥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等其他部位
7.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
A.常松土,勤施肥
B.温室大棚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8.“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
9.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光合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
C.甲装置叶片脱色后,再用碘液染色会变为蓝色
D.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0.做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的调控,是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关键。下列关于大棚日常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B.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需要合理施肥和灌溉优化土壤
C.菜农为了增加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一般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D.大棚种植可以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无须考虑种植密度
11.八步区贺街淮山块茎圆直,口感好,淀粉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淮山种植宜搭架,植株攀缘在架上,块茎生长在地下;株距和行距要合理,种植过稀或过密,都会影响产量。
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植过稀,会因作物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    而造成浪费;如果种植过密,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株的      这一生理过程。
(2)合理密植(如图)能使叶片充分利用外界有利条件制造大量的    ,并运送、贮存到淮山块茎,提高作物的产量。
(3)说说合理密植怎样充分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 说出一点即可:  。
12.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时,选用了盆栽的天竺葵,其实验
步骤如图所示:
① ?
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盖住,放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去掉黑纸片,摘下叶片,放在图示的装置中加热,直到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④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几分钟后,
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①: 。
(2)叶片一部分用黑纸片盖住,其余部分未盖,此处的变量是 。
(3)步骤③中的大小烧杯中的液体分别是 。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叶片的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都变蓝,其可能的原因是 。
13.小科为了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进行如下研究:
①先将水中的金鱼藻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②第2天,将金鱼藻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将漏斗盖在金鱼藻上;;③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满清水的试管:④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如图甲所示,观察金鱼藻有无气泡产生:
(1)该实验中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
(2)小金认为,步骤①没有必要进行,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3)图乙所示是一种软体动物——绿叶海天牛,刚孵化时多呈半透明,在成长过程中,身体颜色逐渐变为浓绿,并保持终生。小金将上述实验中的金鱼藻换成海天牛,同样可以在试管中收集到氧气,其原因可能是 。
14.为了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小科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1)步骤①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是设置 。
(3)步骤④中,大烧杯中的M液体和小烧杯中的N液体依次是 (填字母)。
A.酒精、酒精 B.酒精、清水 C.清水、酒精 D.清水、清水
15.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后,科学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步骤、结果等如表:
Ⅰ.取材。取生长旺盛且长势相同的灰莉叶片若干,避开叶脉,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制备若干圆形小叶片。
Ⅱ.排气。将制备好的圆形小叶片置于大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开口并向外缓缓拉活塞,重复数次使圆形小叶片内部的气体逸出。
Ⅲ.取完全相同的四只烧杯,分别装入等体积NaHCO3溶液(一种能为植物提供CO2的溶液),分别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分别调节烧杯和光源的距离,观察并记录烧杯中____?___,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烧杯 圆形小叶片 2%NaHCO3溶液 距光源距离 叶片浮起数量
3min 6min 9min
甲 10片 20mL 15cm 2 4 8
乙 10片 20mL 30cm 1 2 6
丙 10片 20mL 45cm 0 1 4
丁 10片 20mL 黑暗 0 0 0
①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而不是1片,是为了 。
②本实验进行前,不需要对灰莉植株进行暗处理,理由是 。
③步骤Ⅲ中“?”应该填的内容是 。
④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请你对该同学的结论作出评价 。
【答案】
1.C 2.B 3.D 4.D 5.A 6.A 7.C 8.A 9. C 10.D
11.(1)光能 光合作用 
(2)有机物 
(3)促进通风;充分利用光照;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等
12.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中48小时 光照 水、酒精 暗处理时间不够长(言之有理即可)
13.(1)取下试管,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
(2)同意,金鱼藻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是将原有的淀粉转运或消耗殆尽,与实验检测的氧气无关
(3)绿叶海天牛能进行光合作用
14.让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运走消耗掉 对照实验 C
15.①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②本实验是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观测对象,所以不需要暗处理
③相同时间内,叶片浮起数量
④结论不严谨,因为没有用更强的光照做实验(可能光照增加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了),结论具有片面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