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 2025 学年高 一 1 月 期末质量检测卷 地 理考生注意 :1 .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 满分 100 分 , 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 答题前 , 考生务必用直径 0 .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 目 填写清楚 。3 . 考生作答时 ,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 ,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 本卷命题范围 : 必修第 一 册全册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 , 每小题3 分 , 共 45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 一 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4 日 。时 15 分左右 , 一 颗明亮的火流星如期而至 , 来自 太空的小行 星2024 XA1 在西伯利亚上空进入大气层 。 中 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利用多台望远镜开展预警 观测 , 最终捕捉到撞击前 42 分钟的图像(如下图) 。 这是人类第 11 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 据 此完成 1 ~ 2 题 。1 . 2024 XA1 小行星A. 撞击地球前属于自然天体 B. 坠落地球后属于人造天体C. 来自水星附近的小行星带 D. 自身通过核聚变发光发热2 . 人类对小行星撞击进行预警 , 主要是为了保障地球具有A. 充足的液态水 B. 稳定的大气圈C. 安全的宇宙环境 D. 合适的光照条件地震谚语称 "房子不怕颠 , 就怕来回晃 。酥在颠劲上 , 倒在晃劲上 " 。 下图示意某次地震地 震波传播路径模拟 。 据此完成 3 4 题 。3 . 该谚语表明了地震时A. 横波引起上下颠动 B. 横波破坏性较强C. 纵波引起左右摇晃 D. 纵波破坏性较强 4. 在部分传播路段仅有 P 波 , 主要是因为A. 横波无法在液态中传播 B. 横波传播速度快 C. 纵波无法在固态中传播 D. 纵波传播速度慢当地时间 2024 年12月 9 日 15 时03分左右 , 位于菲律宾中部的坎拉翁火山发生喷发 , 火山灰柱高度达 3000米 。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 据此完成 5 ~ 6 题 。5 . 火山灰喷发的高度达到A. 电离层 B. 高层大气 C. 平流层 D. 对流层6 . 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导致大气受热环节中A. ②减弱 B. ③减弱 C· 减弱 D· 增强 下图示意我国 东部部分海域表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分布 。据此完成 7 ~ 9 题 。7 . 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分布特点是A. 自西部向东部递增 B. 西北部海水温度最高C.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 东南部海水温度最低8. 影响图中 AB沿线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入海径流 B. 人类活动 C. 大气降水 D. 太阳辐射 9 . 图中河口附近表层海水温度普遍高于同纬度远海地区 , 主要是因为河口附近A. 水深相对较浅 B. 太阳辐射更强 C. 海水盐度较低 D. 渔业资源更多河曲地貌 , 一般可以分为 自 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 , 自 由式河曲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 而嵌入式河曲多分布在山地地区 。 下图分别示意自由式河曲和嵌入式河曲地貌 。据此完成10 ~ 12题。10 . 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侵蚀 B. 海浪侵蚀 C. 冰川堆积 D. 流水侵蚀 11 . 与自 由式河曲相比 , 嵌入式河曲A. 河道更加弯曲 B. 河水流量更大C. 河岸更加陡峭 D. 河道更加宽阔12 . 自 由式河曲分布的河段还可能发育出A. 牛轭湖 B. 瀑布 C. 峡谷 D. 三角洲 下图示意甘肃省典型植被类型分布 。据此完成 13 ~ 15 题。13 . 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比 , 温带荒漠植被A. 叶片较小 B. 垂直结构复杂C. 高度较大 D. 多以乔木为主14. 导致甘肃省南北部典型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人类活动 B. 风速 C. 地形 D. 水分15. 甘肃省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 , 主要是因为A. 年降水量较多 B. 年均温较高C. 平原面积较大 D. 无黑土分布 二 、非选择题 : 共 55 分。16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 (10 分)洞庭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 不 同季节湖水面积变化较大 , 夏季水域面积较大 , 冬季较 小 , 且当地冬季风力明显大于夏季 。 坐落于洞庭湖畔的岳阳市 , 湖陆风昼夜转变明显 。 研究 发现 , 与冬季相比 , 岳阳市夏季湖陆风现象更明显 。 下图示意洞庭湖及岳阳市位置 。指出岳阳市湖陆风昼夜发生的变化 , 并简析与冬季相比 , 该地夏季湖陆风现象更明显的 原因 。17 . 下图示意贵州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5 分)(1)说出该地发育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条件 。 (6 分)(2)判断溶沟 、峰林、孤峰地貌发育演化顺序 , 并简述其演化过程 。 (5 分)(3)列举两种溶洞内可能发育的喀斯特沉积地貌 。 (4 分)18.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 (18 分)下表示意某校学习 小组对我国部分地区典型土壤信息进行的统计 , 该学习 小组发现位 于四川盆地紫色土颜色的形成与土壤中的矿物质有关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宜种植A 东北平原(主要为三江平原西部、 松嫩平原北部及东部等地区) 纯黑色 , 性状好 , 有机质 含量高 小麦 、大豆 、玉米 、谷子等红壤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有机质少 、酸性强 、土质 黏重 红壤一般可以种植稻米 、茶、 丝 、甘蔗 , 山地还适宜种植杉 树、油桐 、柑橘、毛竹、棕榈等 经济林木紫色土 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 , 在南方 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 容易风化 , 自然肥力高 , 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 量元素 香椿 、油茶、茶叶 、侧柏等水稻土 主要分布于秦岭至淮河一线以 南的广大平原、丘陵和山区 , 其 中以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 地和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 土壤 中有机质含量丰 富 , 比较肥沃 , 多呈青 灰色 水稻 、田藕 、白等(1)表格中 A表示的土壤类型是 ;影响紫色土颜色形成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 ;水稻土的发育与 有关 。 (6 分)(2)分析我国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 (6 分) (3)简述红壤发展农业种植的不利条件 。 (6 分)19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 (12 分)2021年10 月2日至7日 , 山西省 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 , 多地创下10月上旬 累计降雨 量记录 , 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 , 山西省多地爆发不 同 自 然灾害 , 造成严重损失 。图1示意山西省10月2日至7日 降水量分布 , 图2示意山西省地形及城市分布 。(1)推断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吕梁市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 并说明理由 。 (6 分)(2)此次强降水过程中 , 山西省及时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受灾程度 , 简述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6 分)2024~2025学年高一1月期末质量检测卷·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24XA1小行星在撞击地球前位于太空中,属于自然天体:坠落地球后的陨石不属于天体;无法得知该小行星的来源,且水星附近无小行星带;其发光发热主要是与地球大气摩擦所形成的。2.C外来行星的撞击可能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威胁,人类对小行星撞击进行研究和预警,可在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改小行星路径等),避免其对地球的撞击,保障地球具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3.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纵波会引起地表建筑物上下顿动,横波会引起地表建筑物左右摇晃,地震谚语中“就怕来回晃”“倒在晃劲上”表明受左右摇晃影响,建筑物更易受损和垮塌,即横波的破坏性较强4.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而图示中仅有P波(纵波)的路段位于地球外核,为液态(熔融状态),因此横波无法传播。5.D结合材料可知,此次喷发的火山灰柱高度达3000米,可知高度达到对流层6.B喷发出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形成遮挡,②所示的大气反射增强,使得③所示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⑥所示的地面辐射减弱,火山灰(含有大量水汽、杂质等)使大气密度增加,⑤所示的大气逆辐射增强。7.C由图可知,图中东南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最高,且逐渐向(西)北递诚,西北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最低8.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纬度越高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表层海水温度呈自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因此AB沿线海水温度自南向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9.A由图可知,钱塘江与长江入海口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远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河口附近受泥沙沉积等影响,水深较浅,受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升温更加明显,温度更高;与同纬度海域相比,太阳辐射无明显差异:海水盐度和渔业资源对海水温度影响小。10.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曲是河流侵蚀河岸,形成的弯曲的河道,因此河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11.C由图文材料可判断出,与自由式河曲相比,嵌入式河曲河岸更加陡峭:河道的弯曲度和宽度无明显差异;从图示无法看出河水流量大小。12.A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式河曲分布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河曲的颈部易被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故自由式河曲分布河段还可能发育出牛轭湖:瀑布、峡谷一般分布在地势落差较大的河段:三角洲多发育于河流人海(湖)口处。13.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荒漠植被分布区自然环境以干早为主,为适应干早环境,荒漠植被演化出了叶片小(减少蒸腾)、根系发达(吸收水分)等结构特点;温带荒漠植被以早生的灌木为主,垂直结构简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docx 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