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Ⅰ卷为 1~40 题,共
80 分, 第Ⅱ卷为 41~42 题,共 20 分。全卷共计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卷)收回。
第 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计 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80 分)
2024 年 5 月某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距地球约 41 光年、被称作“超级地球 ”的岩 质行星巨蟹座55e,可能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巨蟹座 55e 半径是地球的 2 倍,质量是地球的
8.8 倍, 围绕一颗质量小于太阳的恒星运转。完成 1-2 题。
1 .下列天体中与巨蟹座 55e 属于同一类的是 ( )
A .太阳 B .火星 C .彗星 D .月球
2 .巨蟹座 55e 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 ”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 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 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预计到2030 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
阳能。读图,完成 3-4 题。
3 .下列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
A .地热能发电站 B .炭火烧烤 C .太阳能电池 D .行驶中的汽车
4 .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上海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制约条件是 ( )
A .气温日较差小 B .房价高 C .阴雨天气较多 D .市场需求量少
2023 年 9 月 6 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在福建首次发现的“奇异福建龙 ”化石相关内容。据研究, “奇异福建龙 ”属于“ 鸟翼类 ”恐龙,该物种距今约 1.5 亿-1.48 亿年。下图为“奇异福建龙 ”复原图。据此完成5-6 题。
5 .该物种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 ( )
A .太古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6 .下列关于该物种生存年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爬行类向鸟类发展 B .蕨类植物非常繁盛
C .是重要的成矿期 D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2024 年 11 月 12 至 17 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期间,多种 先进的飞行器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 机歼-35A,最大升限 20 千米。完成 7-8 题。
7 .珠海航展中,若歼-35A 直接升空至最大升限,则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
A .天气多变 B .平流运动为主
C .臭氧缺乏 D .有若干电离层
8 .从地面上升到歼-35A 最大升限的气温垂直变化是 ( )
A .逐渐升高 B .先升高再降低 C .逐渐降低 D .先降低再升高
地面冷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气压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风。下图示意某地的等压 线分布,图中箭头表示该地风向及受力情况。据此完成 9-10 题。
9 .图中大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10 .该地为 ( )
A .北半球近地面 B .北半球高空
C .南半球近地面 D .南半球高空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品质优良,素有“ 色香幽细比兰花 ”之誉。 当地茶农多将 茶树种植于山坡上,充分利用山谷风原理保障云雾充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 成 11-12 题。
11 .茶农充分利用云雾,是因为云雾能使 ( )
A . ①增大 B . ②减小 C . ③增大 D . ④增大
12 .山坡上空气上升运动显著的时段是 ( )
A .清晨 B .傍晚 C .正午 D .午夜
试卷第 2页,共 9页
湖陆风指在较大湖面与陆面之间,以一天为周期的局地热力环流现 象。下图为太湖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13 .太湖地区形成湖陆风的根本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B .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湖陆表面气压差异 D .太湖水温的日变化
14 .据统计,某市白天以偏北风为主,夜间以偏南风为主。该市最可能为 ( )
A .苏州 B .无锡 C .湖州 D .宜兴
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完成 15 题。
15 .5°N 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特点及其成因是 ( )
A .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 B .密度低——海水温度高,盐度低
C .密度高——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D .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的 交换。下图为水分在大气—植被—土壤系统中运移和转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6-18 题。
16 .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
A . ①—地下径流 B . ③—水汽输送 C . ④—下渗 D . ⑤—地表径流
17 .下列关于水循环不同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类对①环节影响最大 B . ②③可构成海陆间循环
C .城市地面硬化使⑥环节增加 D .植树造林可减少⑤环节
18 .下列关于地球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的主体是河流水和湖泊水
C .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D .生物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北美洲科罗拉多高原北部的峡谷地国家公园位于河流交汇处,以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 峡谷地貌景观著称,两岸有大片岩石裸露。下图示意峡谷地国家公园景观。完成 19-20 题。
19 .地理学家在当地考察时,利用无人机观察地貌的最佳顺序 ( )
A .峡谷——河岸——高原 B .峡谷——高原——河岸
C .高原——峡谷——河岸 D .高原——河岸——峡谷
20 .该峡谷地貌颜色丰富是因为 ( )
A .植物根系颜色不同 B .岩石矿物组成多样
C .沙漠物质覆盖其上 D .河流洪水染色作用
在日本, 色彩斑斓的秋叶被称为“红叶 ”,数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独特的景观,每 年日本气象厅都会发布红叶观赏期。树叶变色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光照和气温条件起着 重要作用。下图为2024 年日本红叶观赏期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2 题。
21 .今年, 日本的枫叶观赏季比往年延迟,主 要原因是 ( )
A .气温偏高 B .气温偏低
C .降水偏少 D .季风减弱
22 .枫叶林具有的特点是 ( )
①叶片呈针状 ②有茎花、板根现象
③叶片宽阔 ④春季发叶,秋季落叶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学校学生野外土壤考察时绘制的甲乙两个地区土壤剖面示意图,其中甲 地土壤质地黏重,呈红色。 乙地土壤腐殖质层较厚。据此完成 23-25 题。
(
腐殖质层
腐殖质层
)
23 .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腐殖质层较厚的原因是 ( )
A .地上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 B .生物量大,促进岩石风化
C .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D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试卷第 4页,共 9页
24 .有关甲、乙两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地土壤透气透水性好 B . 甲地植被类型可能为常绿阔叶林
C .图中M 层是母岩层 D . 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
25 . 甲地土壤呈红色主要是因为含赤铁矿多,赤铁矿主要来自 ( )
A .成土母质 B .大气降水 C .枯枝落叶 D .生物残体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生态过渡区,是侯鸟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地。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位于城市腹地的红树林群落。下图为福田红树林景
观图。据此完成 26-28 题。
26 .红树林能在何时预防当地的何种灾害 ( )
A .春季——沙尘暴 B .夏秋——风暴潮
C .夏秋——泥石流 D .冬季——寒潮
27 .关于红树林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有呼吸根 ②属于落叶阔叶林 ③生长在温带海岸潮间带 ④根系发达,耐盐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8 .福田红树林湿地成为候鸟重要中转站和越冬地的原因是 ( )
①纬度较低,气温适宜 ②污染物少,环境优美
③湿地辽阔,聚落稀少 ④浅滩广布,食物丰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势力等多种因素影响,2023 年 7 月 28 日到 8 月 2 日,华北遭遇历时
多 日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严重。天津地处海河入海口,防洪压力巨大。下图为海河流域 示意图。据此完成 29-31 题。
29.该流域河流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原因不包括 ( )
A .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
C .支流众多 D .水库较多
30 .抗灾救灾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 ( )
A .获取蓄洪区三维空间信息 B .测量洪水水深、流速状况 C .监测洪水具体淹没范围
D .规划出最佳的救援路线
31 .利用 GIS 分析受灾情况,需要用到的地理图层有 ( )
A . ①②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⑤
“候鸟人 口 ”常指进行季节性往返流动的人群。根据迁入地与迁出地相对的冷热状 况,将向较高纬度地区迁移的“候鸟人口 ”称为“太阳鸟 ”,向较低纬度地区迁移的“候 鸟人口 ”称为“ 雪鸟 ”。三亚市是重要的“ 雪鸟 ”迁入地。据此完成 32-33 题。
32 .在我国,“太阳鸟 ”和“雪鸟 ”的主体最可能为 ( )
A .农村外出务工人口 B .农村老年人口
C .城市外出务工人口 D .城市老年人口
33 .“雪鸟 ”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是 ( )
①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②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③加快房屋价格上涨 ④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国家统计局以户籍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差值占户籍人口的比例,测算城乡人口流动水平, 该比例越大表示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水平越高。下图示意 2022 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水平分布 情况。据此完成 34-36 题。
34 .读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缓慢 B .皖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最高
C .皖中地区人口流动水平最高 D .人口流动水平整体:皖中>皖北>皖南
35 .影响安徽省人口流动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 .交通布局 B . 自然环境 C .国家政策 D .经济发展
36 .缓解安徽省人口流动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 )
A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B .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C .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城市职能 D .完善交通网络,便于人口流动
试卷第6页,共 9页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 地区, 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2022 年 11 月 20 日-12 月 18 日第 22 届国际足联世界杯 在卡塔尔举行,期间约有 120 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下图为“卡塔尔简图 ”。据此完成 37-38 题。
37 .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水资源 B .科技水平 C .矿产资源 D .经济状况
38 .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有 ( )
①提升环境承载力 ②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③提升城市化水平 ④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天井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矩形露天空地,常见于我国各地 的传统民居中,具有很多与当地环境相关的功能。天井东西、南北长度不等,其形状和功 能因地而异。下图示意岭南某地传统民居沿天井中轴线的屋顶剖面图。据此完成 39-40 题。
39 .我国岭南地区传统民居天井主要功能有 ( )
A .避暑、积水 B .采光、防御 C .通风、排水 D .灭火、防灾
40 .天井南北两侧房屋檐口高度不同的原因是 ( )
A .南侧低,增大夏季通风 B .南侧高,阻挡夏季通风
C .北侧低,阻挡冬季通风 D .北侧高,增大冬季通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计 20 分)
41.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2024 年暑假,深圳市高中生小明等几位同学与地理老师到甘肃省河西走廊开展研学 旅行。研学中,他们在敦煌欣赏到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奇特景观。敦煌由党河冲积而成,形 成了宝贵的沙漠绿洲,党河流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1)判断鸣沙山所属的地貌类型。(2 分)
(2)判断流经敦煌的党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2 分)
(3)结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简述党河的作用。(6 分)
42.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近年来,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四川省成都市建设了东部城市新区,新区由 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组成。图 1、图 2 分别示 意成都市 2010-2020 年人口统计资料图和建成区面积变化, 图 3 为成都市城市规划图。
(

1
:成都市
2010-2020
年人口统计资料

2
:成都市
2010-2020
年建成区面积变化

3
:成都市城市
规划图
)
(1)据图指出成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表现。(4 分)
(2)分析东部城市新区的建设对缓解成都城市化问题的作用。(6 分)
试卷第 8页,共 9页
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地理答案
第 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计 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8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C A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B D D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D B A B D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B C D A A B C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计 20 分)
二、非选择题:(2 道小题,共计 20 分)
41. (10 分)答案:
(1)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2 分)
(2)陆上内循环(2 分)
(3)塑造地表形态,形成冲积扇等;汇集地表水,提供水源,在荒漠中形成绿洲;促进水 资源循环、更新。(每点 2 分,共 6 分)
42. (10 分)答案:
(1)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任答 2 点,得 4 分)
(2)缓解中心城区人口、交通、住房等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分散城市职 能;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任答 3 点,得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