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期末联考
地理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经济较为落后。近年来,甘肃省利用区域优势,在荒漠土地
上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电力资源,新能源产业比重逐渐提升。下图为河西走廊太阳辐
射量的年内月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河西走廊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有( )
①晴天较多,日照时数长②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广③工业用电需求量较大④科技水平高,资金充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结合图示,河西走廊地区在光伏产业发展中,应注意( )
A. 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 B. 增加远程输电线路建设
C. 与其他发电形式互补 D. 加强光伏产业人才培养
3.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太阳释放能量不稳定的表现 B. 煤、核能、天然气均来自太阳辐射
C. 太阳辐射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D.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
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四地中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丁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雄安新区位于我国东部,其城市水系统的建设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依赖外援、水质较差等水
约束问题,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循环结构的新型城市水系统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6. 雄安新区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 海陆间水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局地循环
7. 图示水系统模式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增加下渗,加剧内涝 B. 节约用水,增加径流
C. 增加湿地,加大蒸发 D. 截留降水,减小湿度
图为内蒙古高原一河流河床形态变化图,甲、乙为该河段的两个村庄,目前河床岸线为 2024年 7月岸
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河段( )
A. 河流的下切作用强烈 B. 河流流速快,落差较大
C. 乙村庄处易发育三角洲 D. 甲村庄处形成时间晚于 2000年
9. 据图可推知,该河段上游河段( )
A. 森林面积逐渐增大 B. 水土流失严重
C. 水库数量逐渐增多 D. 降水量明显减少
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一种,沙丘的高度一般在 3—8m之间。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是我国新月
形沙丘的主要分布区域。图为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单位:m)图,PQ一线为该新月形沙
丘的沙脊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符合 PQ一线堆积物粒径变化的是( )
A. B.
C. D.
11. 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应为( )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植被指数是遥感领域中用来表征地表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度量参数,其数值与植被
覆盖度(指植被叶、茎、枝等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呈正相关。图为内蒙古植
被指数分布图,甲、乙、丙、丁为四种不同的植被群落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土壤 C. 降水 D. 地形
13. 内蒙古地区的植被群落( )
A. 东侧植被群落丰富度高 B. 向北植被的喜热性增加
C. 向西植被的耐旱度降低 D. 西侧多乔木类型的植被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12月 10日 20时至 11日 20时,青海省多地气温将下降 6—8℃,并伴有
大风天气,其中玉树市市区、上拉秀乡、隆宝镇降温幅度可超过 10℃,平均风力超过 4级。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4. 材料中预警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 台风 B. 地震 C. 滑坡 D. 寒潮
15. 材料中的自然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②形成低温冻害
③沙尘阻碍视线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 地理信息系统在此次预警中的作用是( )
A. 能够提前确定寒潮的发源地 B. 可以快速改变寒潮的移动方向
C. 能整合信息,预测受影响区域 D. 可以阻止寒潮的发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52 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图为南极陆地某
地区 1月份(当地夏季)和 7月份(当地冬季)低层大气平均温度随高度变化图。
(1)与 1月份相比,简述 7月份当地大气垂直气温变化特点。
(2)说出 1月份该地区对流层的大致厚度,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 7月份该地区 2.1km以下大气结构是否稳定,并说明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菜是一类生长在潮间带的海藻,其种植起源于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居民常用竹竿搭成网帘养
殖紫菜,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中,可以吸收养分。图为
我国浙江沿海某地潮间带图,甲、乙、丙、丁为沿海的四个地区,当地夏季常有台风登陆。
(1)潮间带的大部分区域位于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较适宜养殖紫菜的是____,并说出判断理由____。
(3)说出该地夏季紫菜养殖区易发生的海洋灾害,并简述其危害。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构成。图
为我国不同区域的草原土壤剖面与森林土壤剖面图。
(1)草原土壤淋溶层的厚度____(填“大于”或者“小于”)森林土壤,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草原土壤腐殖质层的厚度____(填“大于”或者“小于”)森林土壤,说明图示草原土壤有机质积累
量____(填“大于”或者“小于”)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____(填“偏快”或者“偏慢”)。
(3)若图示森林区地表植被被破坏,推测森林区土壤结构的变化。
高一期末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题答案】1. A 2. C 3. D
【4~5题答案】4. A 5. B
【6~7题答案】6. A 7. C
【8~9题答案】8. D 9. B
【10~11题答案】10. D 11. B
【12~13题答案】12. C 13. A
【14~16题答案】14. D 15. C 16.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52 分)
【17题答案】
(1)近地面气温低于 1月份;近地面大气下冷上热,出现逆温层;中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逐渐降低。
(2)8.5km。
理由: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8.5km 处气温达到最低,然后升高,可判断 8.5km 处大致是该地
区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分界线。
(3)大气结构较为稳定。
原因:形成逆温层,大气对流作用变弱;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结构较为稳定。
【18题答案】
(1)平均低潮线和平均高潮线之间
(2) ①. 丙 ②. 丙地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区域较大;说明潮间带面积大,地势平坦,可种植紫菜
的区域面积大;丙地位于海湾,风浪相对较小。
(3)风暴潮。
危害: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19题答案】
(1) ①. 小于 ②. 降水(或气候)
(2) ①. 大于 ②. 大于 ③. 偏慢
(3)枯枝落叶层消失;受雨水冲刷作用,腐殖质层变薄或消失;淋溶层厚度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