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2025.1地理试题(测试时间:75分钟卷面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日20时18分,太阳活动区13842爆发耀斑活动,峰值强度达到X9.0级,达到大耀斑等级。这是自2019年到现在,第25太阳活动周里太阳爆发的最强耀斑。据此完成1~2题。1.耀斑出现A较少的年份,短波通信常中断B较少的年份,农业生产倾向增产C较多的年份,磁暴现象出现多D较多的年份,地球上的降水较少2.此次耀斑爆发可能导致地球①环太平洋发生地震②电离层出现扰动③高层大气密度降低④高纬度出现极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1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密图例生物多样性地表温度物种大灭绝低远纪纪图1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3.图中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4.寒武纪地层中含有的化石最可能是蕨类植物A.B.C.5.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A.早古生代为被子植物时代B石炭一二叠纪出现大冰期C.中生代经历喜马拉雅运动D新近纪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图2为四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甲乙丙图26对图中地貌景观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甲一风力堆积地貌B.乙一流水侵蚀地貌C.丙一海岸侵蚀地貌D.丁一喀斯特溶蚀地貌7.甲地貌景观多分布于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8.乙地貌景观A.组成物质颗粒均匀B.多呈规则三角形状C.位于河流出山口处D地表海拔基本一致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气象气球是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平台,一般上升高度可达30km,继续升高气球就可能发生爆炸。图3示意即将升空的气象气球。据此完成9~10题。图39.气象气球从近地面上升到30km高空的过程中A.气温始终逐渐降低B.天气一直复杂多变C大气对流运动显著D.大气密度逐渐降低10.气象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会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变化B.气压变化C湿度变化D.紫外线强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图4为某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数值增加0°③20°140°609图411.分别与图中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曲线对应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12.与副热带海区相比,赤道附近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13.关于海水密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海水密度总体随深度增加而递增C.最大海水密度出现在低纬度海区D深层海水密度随深度而迅速递增高一地理第3页(共6页)吉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025.1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C A B D A C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B A C B D B A17.【答案】(1) 120千~160千卡∕厘米2·年。(2分,数值范围错误不得分,未带单位或单位书写不正确扣1分)(2)①地气温日较差大于②地。(2分)原因:①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1分)晴天多,(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1分)太阳辐射强,气温高;(1分)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故日温差大。(1分)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云雨天气多,(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1分)太阳辐射弱,气温不高,(1分)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日温差小。(1分)18.【答案】(1)此时段,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或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率为负值);(2分)1月递减率最大,(1分)4月递减率最小。(1分)(2)特点: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递增,(1分)且递增率为全年最大。(1分)原因: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1分)植被覆盖率下降,(1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1分)导致土壤温度升高。(1分)(3)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1分)草本植物入侵导致灌木减少,(1分)耗水量减少,(1分)土壤水分增加;(1分)灌木减少,枯枝落叶减少,(1分)土壤有机质来源减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1分)19.【答案】(1)原理:一天中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时,(1分)陆地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1分)近地面气压低于湖面,(1分)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形成湖风。(1分)绘图如下(四个箭头全对得2分,任何一个箭头错误均不得分。)(2)冬季。(2分)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1分)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1分)冬季太阳高度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1分)且冬季湖面结冰,(1分)湖陆温差小;(1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1分)湖陆风不显著。(1分)(3)影响:湖风增强,(1分)陆风减弱。(1分)理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1分)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1分)使湖风增强;(1分)夜晚减小了湖陆之间的温差,(1分)使陆风减弱。(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答案.docx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