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升初毕业考总复习——六上《微小世界》基础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小升初毕业考总复习——六上《微小世界》基础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小学毕业会考总复习——《微小世界》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放大镜具有 、 、 的特点。放大镜也叫做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 有关。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是它们的鼻子,蝇的眼睛是 。
用显微镜观察蓖麻叶肉细胞上有许多的 ,这些物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显微镜上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标着10×和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倍。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疾病都是由 引起的。
显微镜的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其视野会变 ,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变 。
二、判断: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动物、微生物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2、草履虫是微生物,它没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生命特征。 ( )
3、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定要求切片标本是薄而透明。 ( )
4、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的微生物。 ( )
6、微生物是是分细小的,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观察到,蘑菇、木耳用肉眼就能看到,所以蘑菇、木耳不属于微生物。 (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
A .装满水的圆形玻璃杯 B.金属球 C.透明玻璃球
小明将装有团藻的四份杯子放在以下不同位置,两天后观察,水中团藻最多的是( )。
A.冰箱冷藏柜中 B.黑暗的地下室 C.朝南的窗台上
3、要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应该用( )来观察。
A.放大镜 B.显微镜 C.近视眼镜
4、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样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1342 B.1234 C.1432
5、下面透明玻璃镜片没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6、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要先用高倍镜 B.移动标本的方向和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同
C.直接把洋葱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D.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7、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是( )。
A.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C.安放——上片——调焦——对光——观察
8、观察标本时,要把下图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往( )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9、阳台上种植的绿色植物,它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于绿叶的(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10、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纤维面或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是为了( )。
A.让盖玻片和载玻片贴的更紧
B.分成一格一格方便数出微生物数量
C.控制微生物运动,便于观察
11、小明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花,发现棉签上沾了许多花粉。花粉产生的部位是( )。
A.花瓣 B.雄蕊 C.雌蕊
12、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草履虫是一些微生物 B.微生物内都有叶绿素 C.酵母菌能发酵食物
1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某部位的表皮细胞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液泡
B.①是液泡,②是细胞壁,③是细胞核
C.①是细胞壁,②是液泡,③是细胞核
14、小明找来20×、10×、4×三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
以下是20×的镜片是( )。
A.镜片最大的 B.镜片最厚的 C.镜片凸度最大的
15、做一个简易显微镜,以下组合中视野最大的是( )。
A. 20×、10× B.10×、4× C.20×、4×
16、小明想要培养微生物,最好选择( )。
A. 自来水 B.雨水 C.池塘水
17、下列标本中不属于生物标本的是( )。
A. 蚕豆叶表皮 B.蚂蚁的触角 C.云母切片
四、实验题:
李晓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出错了,请你帮他找出可能的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原因: 改正方法: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原因: 改正方法:
为了观察水中微生物,小科按照下图制作。
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实验中仪器 是载玻片,仪器 是盖玻片。
步骤三中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有利于( )。
加快微生物运动 B.控制微生物运动 C.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最早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胡克 B.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C.简·施旺麦丹
基因使子女与父母的体态、相貌、气质、音色等( )。
A.完全相同 B.具有相似性 C.关系不大
五、作图题:
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在右图画出显微镜下洋葱的表皮细胞结构图。
填序号
A、 B、 C、 D、
变形虫 草履虫 衣藻 线虫
(2)A、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B、染色 C、盛放液体 D、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烧杯 载玻片 碘酒
A、 B、 C、 D、
蝗虫 蚕蛾 蝴蝶 天牛
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
A. 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小明研究“哪种方法可以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属于( )。
A. 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A、B都属于
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右上方,要将图像移动到中间,应该把玻片向 方向移动。小学毕业会考总复习——《微小世界》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放大镜具有 中间厚 、 边缘薄 、 透明 的特点。放大镜也叫做 凸透镜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 凸度 有关。
细胞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触角 是它们的鼻子,蝇的眼睛是 复眼 。
用显微镜观察蓖麻叶肉细胞上有许多的 叶绿体 ,这些物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显微镜上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标着10×和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400 倍。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疾病都是由 微生物(细菌和病毒) 引起的。
显微镜的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其视野会变 小 ,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变 少 。
二、判断: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动物、微生物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对 )
2、草履虫是微生物,它没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生命特征。 ( 错 )
3、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定要求切片标本是薄而透明。 ( 对 )
4、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对 )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的微生物。 ( 对 )
6、微生物是是分细小的,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观察到,蘑菇、木耳用肉眼就能看到,所以蘑菇、木耳不属于微生物。 ( 错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B )。
A .装满水的圆形玻璃杯 B.金属球 C.透明玻璃球
小明将装有团藻的三份杯子放在以下不同位置,两天后观察,水中团藻最多的是( C )。
A.冰箱冷藏柜中 B.黑暗的地下室 C.朝南的窗台上
3、要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应该用( B )来观察。
A.放大镜 B.显微镜 C.近视眼镜
4、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样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
A .1342 B.1234 C.1432
5、下面透明玻璃镜片没有放大作用的是( A )。
A、 B、 C、
6、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观察时要先用高倍镜 B.移动标本的方向和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同
C.直接把洋葱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D.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7、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是(B )。
A.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C.安放——上片——调焦——对光——观察
8、观察标本时,要把下图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往( B )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9、阳台上种植的绿色植物,它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于绿叶的( A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10、观察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纤维面或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是为了( C )。
A.让盖玻片和载玻片贴的更紧
B.分成一格一格方便数出微生物数量
C.控制微生物运动,便于观察
11、小明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花,发现棉签上沾了许多花粉。花粉产生的部位是( B )。
A.花瓣 B.雄蕊 C.雌蕊
12、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B )。
A.草履虫是一些微生物 B.微生物内都有叶绿素 C.酵母菌能发酵食物
1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某部位的表皮细胞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液泡
B.①是液泡,②是细胞壁,③是细胞核
C.①是细胞核,②是液泡,③是细胞壁
14、小明找来20×、10×、4×三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
以下是20×的镜片是( C )。
A.镜片最大的 B.镜片最厚的 C.镜片凸度最大的
15、做一个简易显微镜,以下组合中视野最大的是( B )。
A. 20×、10× B.10×、4× C.20×、4×
16、小明想要培养微生物,最好选择( C )。
A. 自来水 B.雨水 C.池塘水
17、下列标本中不属于生物标本的是( C )。
A. 蚕豆叶表皮 B.蚂蚁的触角 C.云母切片
四、实验题:
李晓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出错了,请你帮他找出可能的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原因: 对光没有对好 改正方法: 调节反光镜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原因: 标本没有对准通光孔中央 改正方法: 调整标本位置
为了观察水中微生物,小科按照下图制作。
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滴管 ,仪器B的名称是 镊子 。
实验中仪器 C 是载玻片,仪器 D 是盖玻片。
步骤三中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还可以将脱脂棉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有利于( B )。
加快微生物运动 B.控制微生物运动 C.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最早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B )。
A.罗伯特·胡克 B.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C.简·施旺麦丹
基因使子女与父母的体态、相貌、气质、音色等( B )。
A.完全相同 B.具有相似性 C.关系不大
五、作图题:
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略) 2、在右图画出显微镜下洋葱的表皮细胞结构图。 (略)
填序号
A、 B、 C、 D、
变形虫 A 草履虫 C 衣藻 D 线虫 B
(2)A、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B、染色 C、盛放液体 D、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A 烧杯 C 载玻片 D 碘酒 B
A、 B、 C、 D、
蝗虫 B 蚕蛾 C 蝴蝶 A 天牛 D
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B )。
A. 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小明研究“哪种方法可以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属于( A )。
A. 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A、B都属于
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右上方,要将图像移动到中间,应该把玻片向 右上 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