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2024-2025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2024-2025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压 强
压力的作用效果
1.物理观念
(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
(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科学探究
(1)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
(2)通过观察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减小、增大压强的办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运用.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厚厚的积雪,人们在雪地上玩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而滑雪者穿着雪橇不仅不会陷入雪地,而且还能飞奔疾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新知探究
1.压力
教师展示图片:杯子放在桌面上、物体放在斜面上、图钉按在墙壁上,观察这三幅图片,小组交流讨论,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师1.观察三幅图片,根据这些力的共同特点思考什么叫做压力?压力产生的原因、方向及作用效果是什么?
生: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力的作用,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其作用效果是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师2.画出图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并分别指出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生:2.
甲 乙 丙
图甲中压力由重力引起,压力等于重力;图乙中压力由重力引起,压力小于重力;图丙中压力与重力无关.
教师总结: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它力产生,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时,F压=G.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铅笔,并思考两个手指感觉一样吗?
生:1.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铅笔,两个手指感觉不一样.
师1.同学们猜想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师2.那如何设计实验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
生:2.用大小、形状、材料相同的桌子、砝码和大小、形状相同的海绵来完成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系时,保持压力大小一定.
师3.请同学们分组进行探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生3.: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的计算
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师1.什么叫压强?压强是反映什么的物理量?压强公式及单位怎么表示?
生:1.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压强,压强是反映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式为:p=,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Pa);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2).
师2.阅读P182第四段回答课件展示的问题
生:2.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手上对手的压强是20Pa,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
师3.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展示例题,并思考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大,还是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
生:3.地面受到的压力F=G=mg=50kg×9.8N/kg=490N,
地面的受力面积S=2×175cm2=3.5×10-2m2,
所以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由于人行走时是单脚接触地面,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减小,则压强变大.
4.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师1.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背同样重的包,宽带舒服还是窄带舒服?
生:1.宽带舒服,因为当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变大,则压强变小.
师2.分析比较,你有什么启示?
生:2.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师3.请大家结合日常观察举出增大压强的实例.
生:3.破窗锤、老虎牙齿等.
师4.请大家结合日常观察举出减小压强的实例.
生:4.铁轨枕木、骆驼脚掌、坦克履带等.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②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师5:仔细观察挖掘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试列举出来.
(1)增大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5.增大压强的地方有挖斗前端很尖;减小压强的地方有履带很宽.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训练
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D )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2.下列几种现象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C )
A、坦克装有履带
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粗花纹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
3.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FA=FB=FC ,压强自小到大的顺序是 pB<FA<pC .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本节课让学生从自己发现问题开始,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学生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由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题,让学生观看课件,然后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进行整理,归纳办法.最后,还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定义式,为运用定义式进行压强的计算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