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评价
八年级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
③血吸虫——一生都寄生在人体内的扁形动物
④蚯蚓——属节肢动物,依据环带区分头尾,靠肌肉和刚毛完成运动
⑤河蚌——有贝壳、靠鳃呼吸,用足运动
⑥蝗虫——胸部有足,腹部有气门,气门进行气体交换
A. ①③⑤⑥ B. ①⑤ C. ①⑤⑥ D. ①③④⑤
2.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鱼游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B. 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C. 尾鳍的摆动 D. 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3. 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  )
A. 空气→气囊→肺 B. 空气→肺 气囊 C. 空气→肺→气囊 D. 空气→气囊 肺
4. 中华穿山甲全身覆盖瓦状鳞甲,雌性在每年的12月或翌年1月产仔。下列关于中华穿山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爬行动物 B. 体温恒定
C. 鳞甲具有保护作用 D. 神经系统发达
5. 鳄鱼相对娃娃鱼在进化上高等的主要原因是(  )
A. 能在陆地上爬行 B. 只用肺呼吸,不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C. 能在陆地上产卵 D. 生殖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6. 如图是关节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能增加关节牢固性
B. ⑤能减少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C. ③中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牢固
D. 外力过大,关节容易发生脱臼
7. 骑自行车出行绿色环保,还能锻炼大腿多处肌肉,如图中的股直肌、股外侧肌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为该块肌肉的肌腹
B. 股外侧肌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 股直肌收缩,可以牵拉骨,也可以推开骨
D. 股直肌的收缩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8. 优美动作的产生需运动器官协调配合,经过一定的过程。下列关于人体动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骨受到牵动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收缩
④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9. 《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
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
A. 社会行为 B. 防御行为 C. 觅食行为 D. 生殖行为
10. 动物行为的多种多样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
A. 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 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 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 大雁南飞、蚂蚁搬家
11.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间可信息交流的是( )
A.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圈舞”
C.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D. 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12. 美国是目前全球确诊猴痘病例最多的国家。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感染引发。下列有关猴痘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营寄生生活
B. 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 病毒细胞结构简单,极其微小
D. 属于动物病毒
13.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 某地区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等农作物因虫灾而减产
B.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特定的声音提醒同类
C. 通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小鼠能够学会在迷宫中快速的获取食物
D. 蜜蜂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14. 有些真菌会引起动植物患疾病,下列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是(  )
A. 小麦叶锈病 B. 人的扁桃体炎 C. 棉花枯萎病 D. 水稻稻瘟病
15.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无处不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脚趾之间可能会奇痒,甚至溃烂,最有可能感染了某种真菌
B. 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青霉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农业上豆粮间作、瓜豆轮作,主要是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16. 痤疮又称“青春痘”,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最终诱导加重炎症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通过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
B. 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区分痤疮丙酸杆菌和真菌
C. 培养成的痤疮丙酸杆菌的菌落较小,呈绒毛状
D 痤疮丙酸杆菌可以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观察到
17. 制作泡菜时要加入适量浓度的盐水,其作用是抑制杂菌并有利于下列哪种生物的生长( )
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霉菌
18. 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  )
A. 利于解剖、观察 B. 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
C. 形态和结构相对固定 D. 容易被采集,便于比较
19. 小胜认为蝙蝠、马、兔和猫都属于哺乳纲的动物,则这几种动物一定都属于(  )
A. 同一门 B. 同一目 C. 同一科 D. 同一属
20. 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充分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B. 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的减少,会使其基因多样性也遭到破坏
C. 丰富资源时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二、综合题(本大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的名称是“名不符实”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不是昆虫”,蛔虫身体细长,不分节,属于______动物。
(2)“沙蚕不是蚕”,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______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
(3)“鲍鱼不是鱼”,鲍鱼的身体外有______,能形成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4)“娃娃鱼不是鱼”,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用______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5)“鳄鱼不是鱼”,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其作用是______,属于爬行类动物。
(6)“鲸鱼不是鱼”,鲸鱼生殖发育的方式是______,属于哺乳动物。
22. 鱼和螃蟹都用鳃呼吸,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就会窒息而死,而螃蟹不会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鱼的鳃和螃蟹的鳃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和观察(如图所示)。
步骤1:将新鲜鱼鳃和螃蟹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鳃丝的分散状况。观察结果:鱼的鳃丝在水中较分散,螃蟹的鳃外形蓬松。
步骤2:将两者鳃从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它们的变化。观察结果:鱼的鳃丝黏连,表面黏稠;螃蟹的鳃外形无明显变化。
请根据上述内容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鳃丝呈红色,因为鳃丝中含有丰富的______。鱼在呼吸时候,水流经鳃后,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水中的______(填气体名称)会减少。
(2)鱼离开水后,鳃丝黏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_____(填“不变”或“增大”或“减少”),故会窒息而死;螃蟹离开水后,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_____(填“不变”或“增大”或“减少”),故可以存活一段时间。
(3)螃蟹体表有坚硬的______,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______现象;而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有利于它在水中生活,减少阻力。
23.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设计并利用相关材料制作的四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可以用来模拟鸟的呼吸,图中小气球模拟的器官是______。
(2)图二是植物气孔模型,图中气球相当于______;从充气口充入空气使气球围成的“空腔”变大,此时,植物的蒸腾作用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图三是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肾单位模型,用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的成分,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______。
(4)图四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______,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B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4. 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水禽为主。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1121种,野生动物1066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鹅、大鸨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等34种。
(1)生物多样性内涵丰富。资料中画线内容是指生物多样性中______的多样性。
(2)每年11月,数万只天鹅从西伯利亚迁徙到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越冬,在浅滩芦苇丛间筑巢产卵,卵的表面有______。迁徙是天鹅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行为。
(3)湿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越丰富,成分越复杂,其______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措施是______。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你准备如何做?______(答出1条即可)。
25.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 不同菌种对米酒的制作有什么影响呢 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表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甲 乙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2)发酵是否成功,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________。
(4)实验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传统的__________(填“真菌”或“细菌”)发酵技术。
(5)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主要进行_________生殖,根霉主要进行_________生殖。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评价
八年级生物试卷
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题答案】
B
【2题答案】
A
【3题答案】
B
【4题答案】
A
【5题答案】
D
【6题答案】
C
【7题答案】
C
【8题答案】
D
【9题答案】
D
【10题答案】
D
【11题答案】
D
【12题答案】
C
【13题答案】
A
【14题答案】
B
【15题答案】
C
【16题答案】
D
【17题答案】
C
【18题答案】
C
【19题答案】
A
【20题答案】
D
二、综合题(本大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题答案】
(1)线虫(线形) (2)疣足(或刚毛)
(3)外套膜 (4)肺和皮肤
(5)保护身体,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胎生、哺乳
【22题答案】
(1) ①. 毛细血管 ②. 氧气
(2) ①. 减少 ②. 不变
(3) ①. 外骨骼 ②. 蜕皮
【23题答案】
(1)气囊 (2) ①. 保卫细胞 ②. 增强
(3)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4) ①. 骨 ②. 感受器
【24题答案】
(1)物种##生物种类
(2) ①. 卵壳 ②. 先天性
(3)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4) ①.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②. 大力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开展爱鸟周活动
【25题答案】
(1)不同菌种
(2)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3)根霉 (4)真菌
(5) ①. 出芽 ②. 孢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