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1.物理观念:(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知道物质中分子的状态.2.科学思维:观察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识别扩散现象,总结归纳扩散现象,理解分子热运动.3.科学探究:(1)通过水与染色酒精混合的实验探究,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2)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分组用具体实验验证猜想,通过交流展示,加深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初步领略微观世界的奥秘,引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意识和协作精神.1.重点:(1)分子热运动的观点.(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难点: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教学用具100 mL量筒2只,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3只、相同容积的空玻璃瓶3只,水杯2只,冷、热水适量,滴管一只,蓝(红)墨水一瓶,注射器一只(5~10 mL),染色酒精,玻璃板3片,多媒体课件等.一、新课导入一瓶香水,打开瓶盖,一会儿香味弥漫开来.问:香水在瓶子里,你怎么会闻到香水的气味?这说明了什么?二、新知探究(一)分子是否在不断地运动1.实验探究:气体分子是否运动肉眼看不到又小又轻的分子,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分子在运动呢?(1)实验器材:装有空气玻璃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玻璃板.(2)实验步骤:①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②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以后,仔细观察所发生的现象.2.实验探究:液体分子是否运动结论:气体和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无论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即扩散现象越明显.(二)分子间有空隙吗实验探究:分子间是否有空隙1.实验器材:量筒(或滴定管)、染成红色的酒精、水.2.实验步骤:(1)往量筒内放入50cm3的水;(2)再往量筒内放入50cm3的染成红色的酒精;(3)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体积变化;(4)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混合前水的体积V1/cm3 50混合前酒精的体积V2/cm3 50预计得到的水和酒精的总体积V/cm3 100水与酒精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V′/cm3 97.23.实验结论: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比预计的要小.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上述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练习:将机油装入一个壁很厚相当坚固的钢筒中,然后加上2万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结果钢筒“流泪”了,也就是说机油从钢筒里渗透出来.这一实验表明 固体分子间也有间隙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1.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引力(1)实验器材:两块表面干净铅块、钩码结论: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实验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斥力实验器材:针筒、水实验步骤: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看能否将水压缩.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说明: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小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物质的三种状态物质的状态常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不同的物质状态中,其分子的状态也是不同的.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通常,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③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固体、液体和气体(1)在固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能流动.(2)在液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3)在气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更弱了,因此,气体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能够流动.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1.“八月桂花香”,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常见现象,这说明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 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斥力 .3. 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引力 .4.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扫地时,灰尘四起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5.吸烟有害健康,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了“世界戒烟日”,无烟 场所的标志也处处可见.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也会“被动抽烟”,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气体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五、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把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克服对教材、专家的依赖,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不做一个“搬运工式的教书匠”.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依据课标的理念和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具.以实际行为,让学生享受创造的快乐,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以出乎意料的幽默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让幽默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