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第二节 功率1.物理观念:(1)知道功率的概念.(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熟悉功、功率和速度的区别与联系,能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科学思维:(1)通过实例结合已学的物理规律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概念.(2)学会如何比较功率的大小,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3.科学研究: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科学态度与责任: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重点:功和功率的综合计算与运用.难点: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一、新课导入建筑大楼时需要先挖地槽,挖土就得对土做功,如果用挖土机来做,一幢大楼的地槽用不了几天就能挖完.而如果一个人挖,恐怕一年也挖不完一幢大楼的地槽.可见,做功除了有多少之外,还有快慢的区别,那么在物理学中,怎样描述机械做功的快慢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237-P240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记号.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教师指导释疑.二、新知探究1.比较做功的快慢甲乙两人爬楼梯,哪个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做一样多的功,所用时间不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少不一样.方法一:W甲=W乙时,用时间短的则做功快;方法二:t甲=t乙时,做功多的则做功快.若时间和做功都不相同,怎样去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应选取同一标准进行比较功与做功时间的比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功率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师:1.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生:1.用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物理学中,把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叫做功率.师:2.功率的大小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及换算如何?生:2.公式为P=,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千瓦(kW);W表示功,单位是焦(J);t表示做功时间,单位是秒(s).1W=1J/s 1kW=1000W.师 3.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图片,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说出某些机器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生:3.如短时间运动员功率可达1千瓦,表示运动员每秒钟可做103J的功.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功率的计算公式P=Fv(由W=Fs,v=可得公式P=Fv),F表示物体受的力,v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适用条件:F与v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1)当物体的功率一定时,它受到的牵引力越大,速度越小,如汽车上坡时,要减速增大牵引力.?(2)当物体的牵引力一定时,功率与速度成正比.(3)当物体速度一定时,牵引力越大,它的功率越大.?师:4.让我们回到最初的爷爷和孙女爬楼梯,现在知道他们两个的功率怎么测量了嘛吗?生:4.算出他们各自做的功和所用的时间就可以了向学生展示测量功率的实验设计,让其掌握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最终功率的计算方法.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1.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B.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C.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D.以上说法都不对2.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内将大石头匀速提升了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解 :因为起重机匀速大石头的拉力宇大石头所受的重力相等,即F=G=mg=6×103kg×10N/kg=6×103N石头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1m拉力做的功是:W=Fs=6×103N×1m=6×104J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3.一台电动机用2 min将一辆观光缆车运送到200 m高的山顶,做功1.2×106 J,它的功率是多少?一个质量60 kg的人,从山脚爬到山顶,大约需要20 min,这个人做功的功率大约是多少?解:这台电动机的功率是这个人做功的功率是五、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图表,比较相同的物理量和不同的物理量,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突出了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的不同.在课堂应用方面,没有采用传统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通过回放引题中的动画提出问题,既做到了前后呼应,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展示图片解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