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高三年级1月期末考试生物参考答案1.A【解析】BCD三个选项的化合物元素组成均是C、H、O,几丁质还含有N元素。2B【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该细胞膜有胆固醇,可以推知该细胞膜最可能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A正确:图中①由蛋白质和糖类构成,其中的糖类称为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B错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C正确;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D正确。3B【解析】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A正确:葡萄糖可以通过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B错误;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正确:钙离子泵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钙离子转运到液泡中,该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正确。4.D【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所以酶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都有关,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A正确:由于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B正确:胃蛋白酶应在低温条件下保存,C正确;蛋白酶遇双缩脲试剂会变色,D错误。5.B【解析】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大部分留在酒精或乳酸中,A错误:在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乳酸时不产生水,B正确;丙酮酸在转化为乙醇和乳酸的过程中均没有ATP的合成,C错误;不同的细胞无氧呼吸方式不同的直接原因是酶的不同,D错误。6.C【解析】若显微镜下观察到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呈现5种不同的形态,A正确:若该细胞的基因型为XAXAYY,则其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若8条染色体平均分配在细胞两极,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该时期不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错误: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D正确。7B【解析】施加农药后某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发生了进化,A正确:害虫抗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农药起选择作用,B错误:抗药性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害虫再度爆发的原因可能是害虫的抗药性个体的大量繁殖,D正确。8.C【解析】microRNA是lin-4基因的转录产物,且microRNA调控表达,本身不翻译,A错误;microRNA通过与mRNA结合抑制翻译,B错误:若lin-4基因正常表达,会阻止lim-l4蛋白的合成,C正确:若lin-4microRNA与lin-l4mRNA不能结合,合成正常的Iin-l4蛋白质,D错误。9.C【解析】实验①的结论是胰腺与血糖降低直接有关,实验②出现的现象可能与胰腺外分泌部产生的胰蛋白酶有关,A正确:进行实验③的实验假设是使血糖降低的物质可能只与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有关,与外分泌部无关,B正确:实验③④的结论是使血糖降低的物质是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C错误:实验⑤说明酶在低温或酸性环境下活性会降低或失去活性,D正确。10.C【解析】据图可知兴奋在轴突上的传导方向为从左到右,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A正确;发生Na高三生物第1页10。取某动物的离体神经纤维培养在正常海水浓度相同的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①一⑤分别为神经纤维上五个位点在某一时刻的膜电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40“+。A.据图可知兴奋在轴突上的传导方向为从左到右,②①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0位置B.发生Na+内流的过程是③→⑤墨①⑤C.恢复静息电位时发生K+外流,需要消耗ATPD.在无Na的溶液中进行这个实验,无法记录到动土千一一一=土土上土土士轴一++++作电位11.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个种群个体数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酵母菌个体数,并且每天取2样的时间需一致B.c点时种群数量达到了K值,出生率等于死亡0时阿产率,增长速率为0C.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X1mmX0.1mm)有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发现大方格四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2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1×103个/mLD.在de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减少属于种群数量的波动12.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妟的因素B.阳光、温度、水是导致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C.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不同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13.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个体A→○→明(母)细胞胚胎组织+移植干细胞器官个体B→⊙黄钰体细胞细胞核A.对图中卵母细胞“去核”其实去的是纺锤体一染色体复合物B.通过②技术获得胚胎,从胚胎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不涉及伦理问题C,胚胎干细胞一般来自于囊胚中的滋养层细胞D.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则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高三生物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202501高三期末答案(生物).pdf 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联考生物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