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食物链和食物网》分层练习科学思维: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态度责任:关爱生命,保护生物,提升社会责任感。生命观念:正确书写食物链,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物质与能量观1.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 )A.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 B.由于能量关系形成的链条C.因物质循环形成的链条 D.由于生活关系形成的链条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C.昆虫→青蛙→蛇→鹰 D.草→蝗虫→细菌3.下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4.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A.循环、循环 B.循环、单向 C.单向、单向 D.单向、循环5.下列各项中,通过食物链引起的生态危机是( )A.某种生物数量稳步增长 B.某种生物数量逐渐减少C.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 D.环境遭到污染6.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描述,但在食物链中存在的成分是(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7.关于生态系统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肉动物总是比食草动物多B.动物的数量比植物的数量多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D.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发生变化的8.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只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那么该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9.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10.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爆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消费者减少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11.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①C.④体内富集的毒素最多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D.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在食物链中,草食性动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1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用:“阳光→草→鸟→猫头鹰”表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其错误是:①阳光是该生态系统中 成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②食物链的起始端只能是 ,而不能是其他成分。(2)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则图中 的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4)某地人工种植了大片草地,每年都会遭遇到严重的虫害,而天然草原则很少出现虫害,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C 6.B 7.C 8.B 9.B 10.C 11.A 12.D 13.B14.(1)非生物 生产者 (2)猫头鹰 (3)腐生性微生物(4)人工种植的草地,生物种类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容易遭到破坏;天然草原生物种类较多,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不易遭到破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