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饶市2024一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卷座位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6月7日-9日江西省迎来了首次新高考,下表为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据此完成1~3题。日期上午下午6月7日语文(9:00一11:30)数学((15:00一17:00)外语(含听力)6月8日物理/历史(9:00一10:15)(15:00一17:00)化学(8:30—9:45)思想政治(14:30一15:45)6月9日地理(11:00一12:15)生物学(17:00一18:15)1.2024年江西省高考期间,太阳直射点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B.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C.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D.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2.地理科开考铃响起时,与江西省处于相同日期的是A.I旧金山(约122W)B.伊斯坦布尔(约29E)C.休斯顿(约95W)D.奥兰多(约81W)3.江西省首次新高考结束后一周内,上饶A.日落时刻逐渐推迟B.昼夜时长差值渐小C.日出方位逐渐偏东D.正午太阳高度渐小下图为2024年4月23日14时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甲、乙两线示意锋的位置。据此完成4~6题。济南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4.此时,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A.沈阳B.济南C.呼和浩特D.南京5.图中甲、乙分别代表A.暖锋暖锋B.冷锋冷锋C.冷锋暖锋D.暖锋冷锋6、乙锋过境时,南京A.气压下降B.湿度降低C.鸟云密布D.气温升高苏木吉林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腹地,四周被高大沙山包围。湖区全年降水量约为164mm,全年实际蒸发量约为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的总补给量、净补给量和总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7~9题。①20●-②@100-1090111212345678月7.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A.总补给量总排泄量净补给量B.总排泄量总补给量净补给量C.总补给量净补给量总排泄量D.总排泄量净补给量总补给量8.推测苏木吉林湖面积最小的时段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9.若湖泊面积变化仅考虑水量收支的影响,苏木吉林湖年平均面积A.显著变大B.明显变小C.比较稳定D.无法判断天坑森林存在于天坑这一独特的负地形地貌中,因四周被陡峭悬崖所包围,形成了天然屏障,从而产生了显著的生态隔离效应,衍生出一种特殊生态系统。下图展示了我国西南某地天坑地下森林的概况,包括天坑的形态特征及其内部植被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直径=300m地下森林深度=280m坡顶地下森林之3坡中地下河坡底地下河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C B A C D C A D9 10 11 12 13 14 15 16C A D B D A C B1.江西省 2024 年高考时间是 6 月 7 日-9 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知高考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故选 C。2.地理科开考时间是 6 月 9 日 11:00 时,可知此时 45°W 为 0 时,即 45°W 向东到 180°为同一天,答案选 B。3.江西省高考结束后一周内,时间是 6 月 10 日-6 月 17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上饶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渐大,昼夜时长差值渐大,日出方位逐渐偏北,日落时刻逐渐推迟,答案选 A。4.从气压分布图可知,呼和浩特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答案选 C。5.根据锋面的概念可知甲为暖锋,乙为冷锋,答案选 D。6.乙锋为冷锋,冷锋过境,气压上升,湿度增加,气温下降,乌云密布,多阴雨天气,答案选 C。7 净补给量=总补给量-总排泄量,可推断①②③依次是总补给量 、总排泄量、净补给量,答案选 A。8.湖泊面积最小时段是湖泊水净补给量由负变正的时候,由图中可知,答案选 D。9.根据湖泊全年水量收支情况,可看出其水量收入和支出基本相等,故湖泊面积比较稳定,答案选 C。10.天坑四周由崖壁圈围,导致天坑地下森林植被种子很难通过风媒、虫媒、水媒等媒介传播到坑外,造成其环境与外界差异较大,因此形成“特殊生态系统”,答案选 A。11.从图中天坑剖面可以看出,天坑地下森林坡顶到坡底海拔逐渐降低,地势倾斜,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顺地势而下,在坡底汇集,使得坡底森林更容易获得丰富的水分,答案选 D。12 由材料可以推测,洋流流向主要跟季风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区域冬季时,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吹拂下,会有大量海水进入南海南部,加上地形影响,马六甲海峡东南部海平面会上升;而安达曼海在东北季风(离岸风)影响下,洋流向西南运动,因而会使安达曼海水位下降,于是马六甲海峡东南侧海面高于西北侧海面,海峡内洋流自东南流向西北。夏季相反,海峡内洋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答案选 B。13 春季时,安达曼海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水温高。春季处于季风转换期,此时风力较弱,导致海水运动较弱。春季水温较高,导致水体蒸发旺盛、大气对流增强,A 选项是气温升高造成的结果,答案选 D。14.根据材料信息,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景德镇因独特的高岭土资源和精湛的陶瓷工艺闻名于世,说明其技术和资源是促成景德镇成为全球知名“瓷都”的主要因素,答案选 A。15.材料显示,近年来,景德镇市大力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可知当前景德镇转型优化升级最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导向,答案选 C。16.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是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是环境生态效益;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是社会效益。答案选 B。二、综合题(共 3大题,共 52 分)17.(16 分)(1)(4 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空气湿度大(1分),适宜种植辣椒等辛辣作物(1分);地形类型多样(多山地丘陵)、河湖面积广,新鲜的季节性食材丰富(1分);鲜辣口味有助于祛湿抗菌,冬季驱寒,提升食欲(1 分)。(2)(6 分)江西东北部的上饶、景德镇等地和杭州位置邻近(1分),交通便利(1 分),大量居民到杭州务工经商,江西美食需求旺盛(1 分);人员往来频繁,带来家乡饮食文化(1 分),促进江西小炒传播(1 分),推动江西小炒餐馆的开设和集聚(1分)。(3)(6 分)经济影响:江西小炒广泛传播推动江西与外地经济交流(1 分),带动江西食材销售和旅游业发展(1分),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1 分)。文化影响:江西小炒推动了江西地域(饮食)文化与其它地区地域(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1 分),促进了江西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播(1 分),江西小炒在其他地区成功推广,提升了江西地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1分)。18.(18 分)(1)(6 分)欧洲大陆冰盖刚开始消融时,海平面低(1 分),河流下游落差大(1 分),下蚀能力强,形成深切河谷(1 分);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1 分),海平面上升(1分),原有深切河谷被海水淹没,成为水下峡谷(1分)。(2)(6 分)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多(1 分),海水热膨胀(1 分),海平面上升(1分),河流下游落差减小(1 分),以侧蚀和侧向堆积为主(1分),逐渐形成由众多汊流构成的辫状河谷(1分)。(3)(6 分)相同点:都有大气降水补给(1 分)。地处中纬度欧洲大陆西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水补给(1 分)。不同点:末次冰期晚期,气温逐渐升高,欧洲大陆古冰盖开始消融(1 分),形成冰雪融水补给(1 分);现今冰川消退(1 分),易北河无冰川融水补给(1分)。19.(18 分)(1)(5 分)南坡雪线高于北坡(1 分)。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1分),北坡是迎风坡,降水(雪)更多(1 分);南坡是阳坡,热量更丰富,积雪易融化(1 分),北坡是阴坡,热量更少,积雪易保留(1 分)。(2)(8 分)特征:分布不均(1 分),集中分布在北坡海拔大约 2200~3000 米范围内(1分)。理由:北坡 2200~3000 米范围内,受地形抬升,降水相对较多,水热组合较好(1 分)。2200 米以下,降水较少,不利乔木生长(1 分),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1 分)。3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不利乔木生长(1分),土壤相对贫瘠(1 分),且可生长空间较小(1分)。备注:该小题海拔范围 2200(或 2000~2200)~3000(或 3000~3200)米均可(3)(5 分)A 土壤有机碳含量较 B 低(1 分)。依据:A 为阳坡,蒸发旺盛(1 分),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输入量小(1 分);阳坡土温高,微生物活性强(1 分),有机碳易分解(1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饶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二地理试卷.docx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