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资源简介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认识“饶、优”等生字,会写“富、优”等字,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3. 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生物、海鸟等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2.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 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2.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3. 教师小结:是啊,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的意思。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海水、海底生物、海鸟)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20 分钟)
1. 学习第 2 自然段(海水)
(1)指名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引导学生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并用“五光十色”造句。
(3)提问: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景象?(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读出海水的美丽。
2. 学习第 3、4 自然段(海底生物)
(1)自由朗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海底有哪些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2)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它们的形态和特点。
(3)引导学生抓住“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到处都是,懒洋洋地蠕动”“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各种各样、数不清”等词句,体会海底生物的丰富多样和有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3、4 自然段,读出海底生物的有趣。
3. 学习第 5 自然段(海鸟)
(1)指名朗读第 5 自然段,思考:海岛上有什么?(学生回答:海鸟)
(2)引导学生从“遍地都是鸟蛋、厚厚的鸟粪”等词句,体会海鸟的多。
(3)提问:为什么西沙群岛会成为鸟的天下?(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因为西沙群岛是海防前哨,树木茂盛,能够给海鸟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5 自然段,读出海鸟的多。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 分钟)
1. 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我们祖国的宝岛,我们要热爱它,保护它。
2. 拓展延伸:
(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2)布置作业: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五、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生物:珊瑚、海参、大龙虾、鱼(丰富多样、有趣)
海鸟:鸟的天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