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专题: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年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专题: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考点解读】
一、疆域与行政区划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频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并能识图填图。
二、人口与民族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考点归纳】
一、中国的位置
1、中国背靠大陆,面向海洋,海陆兼备,领土处于北温带和热带。
2、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3、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中国的疆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我国陆上边界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大陆东部和南部,濒临浩瀚的海洋,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省的东面,直接濒临太平洋。
5、中国疆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属黑龙江省);最南端在曾母暗沙(属海南省);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属黑龙江省)
6、我国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东西时差达4个小时以上。
三、中国的邻国
1、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中国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的行政区划采用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自治乡)三级区划。
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都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其中,自治州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3、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的5个自治区是:(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在乌鲁木齐;(2)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行政中心在呼和浩特;(3)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在西宁;(4)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行政中心在拉萨;(5)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行政中心在南宁。
5、我国的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
6、我国的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7、中国23个省简表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河北省

石家庄
安徽省

合肥
云南省
滇或云
昆明
山西省

太原
福建省

福州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江西省

南昌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长春
山东省

济南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辽宁省

沈阳
河南省

郑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江苏省

南京
湖北省

武汉
青海省

西宁
浙江省

杭州
湖南省

长沙
台湾省

台北
海南省

海口
8、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起止点所属的省区分别是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9、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10、位于我国最北、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位于我国最西、最东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11、在我国四大领海中属于内海的是渤海。
12、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13、在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与三个自治区相邻的省是甘肃省;我国经度范围跨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我国省级单位中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与我国其他省级行政单位接壤最多的是陕西省。
1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我国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五、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六、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核心突破】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2)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3)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4)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行政区划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二、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2)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真题剖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图片中反映我国江南水乡的景观图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降水稀少,而淡水资源极为丰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图所示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②图所示的是南极地区的景观,③图所示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④图所示的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中反映我国江南水乡景观的地图是①图,故选A。
2.①图所示的是江南水乡景观,②图所示的是南极地区,③图所示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④图所示的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世界上降水稀少,而淡水资源最丰富分地区是南极地区,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
3、(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图3所展示的民族舞蹈流传于
A、藏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
4、(广东省梅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下面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B、②省区东部地形为盆地
C、竹楼是③省区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民居 D、④省区的简称是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珠江入海处的广东省,该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②是长江横穿南部的湖北省,该省的西部隔巫山是四川盆地;③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该省生活着许多的傣族人民,当地人民以竹楼作为传统民居;④省是我国的陕西省,该省的简称是“陕”或是“秦”,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轮廓图.
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是 ( )
A.竹楼 B.窑洞 C.蒙古包 D.碉房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湖北省鄂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6.图6中50元人民币上景观位于我国哪一个地区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7.图7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
A.四川 B.广西 C.云南 D.重庆
【答案】6、D 7、D
【解析】
试题分析:
6、由上图可知,图中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是布达拉宫,该景观位于青藏地区的拉萨市,故选D。
7、由图中的车牌“渝B”可知,“渝”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重庆市的简称,四川的简称是“川”或“蜀”,广西的简称是“桂”,云南简称“云”或“滇”,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有关知识.
8.(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赫哲族 B.壮族 C.满族 D.回族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9.(湖北省宜昌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B.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C.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 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半球位置上看,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海陆位置上看,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从纬度位置上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
10.(辽宁省营口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C.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没有寒带,全部位于北半球;经度位置是大致位于东经73°至东经135°之间,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
11.(湖北省随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省教育厅根据湖北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决定从2014年起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就读中职的优势有(  )
①读书有资助 ②轻松上大学 ③就业好前景 ④上岗高工资.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众多的人口。
12.(湖南省郴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是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 B、南方地区 C.西南、西北和东北部 D.西部地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各民族交错分布在全国各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交错分布,其中汉族主要生活在东部和中部,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等边疆地区,东南部和南方地区主要居住的是汉族,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13.(湖南省怀化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典故“黔驴技穷”里的“黔”是指(  )
  A. 山东省 B. 山西省 C. 贵州省 D. 云南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单位,且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甚至在西部有五个省区是有两个简称,如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所以说典故中的“黔驴技穷”中的“黔”指的是贵州省,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故选C.
【考点定位】本小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简称.
(湖南省怀化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4.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人口基数大 B.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C. 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D. 我国人口基数小
15.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4、A 15、D
【考点定位】本小题考查我国人口的有关知识.
(山东省莱芜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6.图甲中50元人民币所示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 C.山西 D.西藏自治区
17.图乙中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属地为
A.四川 B.广西 C.重庆 D.云南
【答案】16.D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16.图中50元人民币的景观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故选D。
17.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广西简称桂,重庆简称渝,云南简称云或滇,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18.(山东省聊城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表示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C.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
D.黑河一腾冲一线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界线.
19.(四川省自贡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填出数码①代表的省区简称 。
(2)填出数码②代表的盆地名称 。
(3)数码③代表的高原是 ,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严重。
(4)数码④代表的河流是 。
(5)数码⑤代表的直辖市是 ,该城市东临 海。
【答案】
(1)豫(2分)
(2)准噶尔盆地(2分)
(3)黄土高原(2分) 水土流失(2分)
(4)松花江(2分)
(5)上海市(2分) 东(2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地势和地形、河流和湖泊。
【针对训练】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非洲北部
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缺乏 B.就业困难 C.人口老龄化 D.国防兵源不足
【答案】1、B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以上地区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有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地势高,地势陡峭,人口稀少,非洲北部气候干旱,人口也很少;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欧洲西部,这里以发达国家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的生育观念先进,生育率低,故选B.
2、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劳动力过多,造成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劳动力缺乏、人口老龄化和国防兵源不足是由于人口过慢增长造成的,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
3、位于东西、南北铁路干线交会处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
A.西宁 B.郑州 C.济南 D.兰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题中四地中郑州位于陇海线与京广线的交会处。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4~5题。
4、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②有利于农 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4、B 5、D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回答6~7题。
6、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新、川、内蒙古、藏 B.蜀、藏、新、内蒙古 C.内蒙古、川、藏、新 D.藏、新、内蒙古、蜀
7、图中E、F是我国两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们可能是( )
A.沪、台 B.鲁、京 C.鲁、豫 D.台、粤
【答案】6、C 7、C
8.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据春联可知:黔是贵州省的简称,赤水市位于贵州省最西北部,黑龙江地处高纬,森林面较广,黑土广布。据图可知:①是黑龙江;②是贵州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故本题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9.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B.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C.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 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
10.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C.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没有寒带,全部位于北半球;经度位置是大致位于东经73°至东经135°之间,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
11.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是 ( )
A.竹楼 B.窑洞 C.蒙古包 D.碉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调查显示,被调查人口的意愿生育水平与国家所要求的政策生育水平尚有一定距离(见下表)。
被调查者按市、镇和乡分的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表。
地区
有生育政策意愿子女数(个)
无生育政策意愿子女数(个)
城市
1.39
1.70
小城镇
1.53
1.78
农村
2.01
2.23
总体
1.78
2.04
材料来源:《当代择偶与生育意愿研究—2002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
材料三
材料四 2002年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89%,比1990年人口普查下 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人口普查上升1.39个百分点。2020年,老年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7%增加到11.8%,预测当峰值到来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高达23%。
(1)我国大陆人口现在已经超过___________,今后仍将维持趋势____________,到时_________达到基本平衡,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
(2)目前,我国每个家庭平均意愿生育____________个孩子,但城乡差别明显,说明社会环境因素中的___________ 是影响生育率高低的主要原因。
(3)材料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 型,但同时还存在__________ 的隐忧,现在的低生育水平须依赖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并持续升高,请你谈谈由此产生的后果。
【答案】(1)13亿 增长 本世纪40年代 劳动年龄人口 总人口 老年人口
(2)1.78 经济发展水平
(3)现代 反弹 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4)造成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