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38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38张)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 高三一轮复习 ——
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
课标要求
1.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家之间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分布图,描述产业转移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结合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产业转移的意义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家之间协作发展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避免造成污染转移。  
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s
产业转移
1
国际合作
2
产业转移
考点一
1.产业转移概述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2)分类:产业转移包括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称为国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称为国际产业转移。
(4)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外建立企业、设立营销网络、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3)目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产业转移
劳动力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如美国市场的品牌鞋由 “中国制造”变为“越南制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产业转移
② 市场
企业发展初期在本国、本地建厂,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更大发展需求,企业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产业转移
③ 政策
包括直接、间接等多方面的政策,可能起到改善投资环境等吸引产业转移的作用。
例如近些年受政策因素推动,我国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产业转移
④ 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产业转移
(1)转移主体
劳动密集型
产业
资本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产业
轻工业
重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积累资金
提高技术
加强基础工业
提高科技水平
3.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产业转移
(2)转移环节
3.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产业转移
(3)转移方向
发达国家或地区
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度萎缩,尤其是劳动力价格高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格局变化,国家间贸易壁垒限制,原料、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国家环保政策限制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经济发展需求迫切,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产品需求量大增,劳动力技术水平提高,原料丰富,工业化发展需要,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1.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时间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产业转移类型
20世纪60年代 日本 韩国、新加坡及 台湾、香港等地
20世纪70年代 日本 韩国、新加坡及 台湾、香港等地
20世纪80年代 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及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等国
21世纪以来 中国东部沿海 及周边地区 中国西部地区及 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工业
家电、服装、电子等
服装、制鞋、家电
2.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劳动力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分工合作
2.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于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而言:
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
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选择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
②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承接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在同一产品的价值构成中,设计、营销环节占比较高,加工环节占比较低。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一般只将产品的加工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2.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出地向承接地转移。
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影响 转出地 转入地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 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营销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 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随着产业移出,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小结
2.该公司选择在泰国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
A.利用当地出口政策 B.提高产品质量
C.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D.就近进口电池
3.该公司在泰国建厂运营后将直接给当地带来(  )
A.汽车生产技术的创新 B.产业链的快速完善
C.居民就业岗位的增加 D.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1.吸引该公司在泰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材料 B.技术 C.资金 D.市场
(2023·南平模拟)泰国是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之一,Y公司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将在泰国投资兴建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厂,预计年产能约15万辆,主要销往当地及其他东盟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对点演练
D
A
C
5.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6.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
A.设计咨询 B.展览销售
C.金融保险 D.专业物流
4.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2022·山东卷)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演练
B
D
D
国际合作
考点二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
(1)概念: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①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
跨国流动
规模不断扩大
形式不断增加
国际分工
跨国投资
世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2)表现 :
②生产领域中
生产组装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
零部件全球→采购
全球生产网络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2.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
②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元结构
三元结构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3.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知识点四 国际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联合国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 “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贸易增长缓慢
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如英国脱离欧盟、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国际合作大平台应运而生。
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2. “一带一路”的含义
“一带一路” 主要路径或方向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3. “一带一路”建设的设计框架
框架 主要内容
“六廊” 六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六路” 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
“多国” 一批先期合作国家,争取示范效应,体现合作成果
“多港” 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繁荣海上合作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3. “一带一路”建设的设计框架
六大经济走廊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4. “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观基础上创造国际合作新模式,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合作机制。
(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时代潮流: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4. “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突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体现了全新的国际合作观念。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4. “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关键:聚焦发展。
目的: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4. “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4. “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一 带一路”建设通过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既可提升我国自身发展动力,也可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加快发展,得到实质性好处。
(5)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二)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5. “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的影响
要素 影响
资源 和共建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国际配置,加强我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交通 通过中国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带”主要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一路”在国内,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工业 我国和共建国家的工业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双赢机制
农业 深化与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增加农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
商贸 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关系,逐步形成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文化 通过多渠道,扩大人文合作领域,促进民间交流合作
1.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双环流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取决于(  )
A产业结构 B.经济总量
C.科技水平 D.开放程度
2.在该价值链中我国发挥的作用有(  )
A.与拉美国家开展能源合作
B.向欧美国家输送高端产品
C.向非洲地区出口初级产品
D.为欧盟国家提供高端制造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想愿景,构建“双环流全球价值链”(下图)是其重要途径。完成下面小题。
对点演练
C
A
3. (2023·宁德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点演练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海岛,政局稳定,被誉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桥头堡”。目前,毛里求斯力求打造为区域航运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晋非经贸合作区位于首都路易港附近,为我国首批境外经济合作区。初期定位为加工贸易型园区,但招商困难,发展缓慢。2014年底,园区继续建设并且重新规划定位,随着园区办公、居住等条件的升级,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晋非经贸合作区成为我国首批境外经济合作区的原因。
位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之间,是重要国际航海线的交通要道(是绕行好望角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位于非洲东部的岛国,是我国“一带一路”走向非洲的重要节点;位于首都路易港附近,受城市辐射作用强;邻近高速公路,陆路交通便捷。
3. (2023·宁德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点演练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海岛,政局稳定,被誉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桥头堡”。目前,毛里求斯力求打造为区域航运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晋非经贸合作区位于首都路易港附近,为我国首批境外经济合作区。初期定位为加工贸易型园区,但招商困难,发展缓慢。2014年底,园区继续建设并且重新规划定位,随着园区办公、居住等条件的升级,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
(2)推测园区重新定位后的主导产业,并说明理由。
现代服务业(金融、贸易等)。
理由:与该国产业转型方向一致(该国国家政策支持);园区服务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优越;热带海岛,环境优美;国家经济政策稳定(政局稳定);发展服务业经济效益高。
4.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主要培养( )
A.科学研究人才 B.金融业服务人才
C.政府管理人才 D.高层次技能人才
  (2024·甘肃卷)柬埔寨是“一带一路”东南亚节点上的重要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以初级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近年来,该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教育合作是中柬合作的重要领域,我国已在柬埔寨设立了多个职业教育办学机构。2023年12月20日,我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在柬埔寨金边成立,这是中柬教育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演练
D
5.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成立时最可能设置的专业有( )
①旅游管理 ②汽车服务工程技术 ③机械制造工程技术 ④网络工程技术 ⑤人工智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