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荆州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全卷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来自川西高原的的藏族少年丁真, 因帅气的脸庞、原生态的肤色、清澈又略带些羞涩的眼神、“超高
颜值 ”爆红网络。下图为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丁真原生态的肤色,面色黝黑,造成这一现象地理原因是 ( )
A . 甲强 B .乙强 C .丙强 D .丁强
2 .丁真的服饰是藏族传统服装,早晨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只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 穿围系在腰间;傍晚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这种习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大气逆辐射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左下图示意亚洲东部某区域的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各城市此时风向以西风为主的是 ( )
A .乌兰巴托、东京 B .郑州、合肥
C .北京、东京 D .合肥、北京
4 .图中风速最小的城市是 ( )
A .乌兰巴托 B .郑州 C .合肥 D .东京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的规律,赶在适当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 称为赶海。右上图示意通过手机小程序查询到的2024 年 10 月 9 日(农历九月初七)青岛港海域的潮汐表。完 成下面小题。
5 .该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 )
A .2 时—4 时 B .6 时—8 时 C .13 时—15 时 D .20 时—22 时
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6 .与该日相比,10 月 17 日青岛港海域的潮汐 ( )
A .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B .高潮更低,低潮更高
C .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D .高潮和低潮均更高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 ( )
A .盐度 温度 密度 B .密度 温度 盐度
C .盐度 密度 温度 D .温度 盐度 密度
8 .关于表层海水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中纬度盐度受入海径流影响大 B .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温度高
C .密度与盐度呈现出明显负相关 D .温度与盐度呈现出明显正相关
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 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与冲积扇从上到下粒 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泥石流扇恰恰相反,在扇体最下端往往有较大的砾石块,扇顶部则是细小的沙砾 和黏土。读泥石流扇结构图(左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9 .关于泥石流扇形成的物质条件是 ( )
A .降水集中 B .地形险峻 C .河流众多 D .岩体破碎
10 .与河流冲积扇相比,泥石流扇的沉积物 ( )
A .分选性更好 B .透水性更强 C .磨圆度更好 D .孔隙度更小
右上图为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 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2 .猛犸象、剑齿虎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最可能来自 ( )
A .新生代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前寒武纪
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如下图),逐步在郊区规划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 要素在此集聚。临港新城(L)是上海产城融合的典范,中国新闻网对此报道:“脚下是陶瓷废料制成的再生 地砖,蓝色透水沥青路旁边草木葱茏。树影婆娑,高达 50%的森林覆盖率让临港不仅空气清新,而且较别处 更多了几分清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阶段 I 到Ⅲ上海郊区功能区演变的特点是 ( )
①各功能区数量增多 ②功能区规模缩小 ③各功能区距离更远 ④功能区的分工更明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4 .临港新城发展模式对水圈产生的环境效益为 ( )
A .利用海滨(森林、湖泊) ,调节气候 B .循环利用再生地砖,减少环境污染
C .铺设透水路面,减少城市内涝 D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保留生态空间
2023 年 7 月 8 日 16 时许,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突发一起山体滑坡。该滑坡体 滑向宜来高速一标段二工区工地(位于滑坡山体半山腰,见下图),预估现场滑坡体 50 万方,造成严重的 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在本次救援中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运用遥感技术确定救援车的位置 B .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估算滑坡体体积
C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确定失踪人口数量 D .运用遥感技术对比滑坡前后的山体
16 .下列可以降低滑坡灾害发生频率的措施是 ( )
A .修建大型水库 B .山区开矿采石 C .保护坡地植被 D .陡坡修建梯田
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下面①②③④四幅图为我国 1982 年、2000 年、2015 年、2050 年(预测)人口金字塔简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7 . ①②③④四幅图所示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②③①
18 .图中人口变化的影响是 ( )
A .幼儿托育机构增加 B .社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上升
C .人们消费结构变化 D .制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
据报道,2025 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 白热化 ”。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 求 ”及机票昂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 ”的人群将大幅增加。“反向春运 ”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 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 40% ,“四 老一小 ”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造成“反向春运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 .抢票难和票价昂贵 B .受春节传统文化的影响
C .交通运输发展滞后 D .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20 .关于“反向春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 .属于人口流动
C .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D .可以减轻春运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全球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度增加,城市用地面积的大幅度扩张以及人口大量涌 入促进了超大城市的形成。下图示意纽约、东京、孟买、天津不同阶段城市用地面积扩张率与人口增长率
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21 .图中城市用地面积扩张速度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的是 ( )
A .纽约 B .东京 C .孟买 D .天津
22 .预计 2024 年印度 GDP 将达到 3.92 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都孟买城市人 口剧增,引起就业岗位不足、公共设施匮乏等问题。分析孟买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
①再城市化 ②过度城市化 ③生活环境恶化 ④滞后城市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3 .为缓解人口增长和空间扩张带来的城市问题,超大城市应该 ( )
A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B .控制空间扩张,增加人口数量
C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扩张速度 D .控制人口数量,加快空间扩张
“一颗印 ”为我国安徽、云南等地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 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通风透气,冬暖夏凉,俗称“一颗印 ”。下图为 典型的“一颗印 ”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图中符合天井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是 ( )
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A .
B .
C . D.
25 .安徽“一颗印 ”墙面多为白色或灰白色,主要原因是 ( )
A .增加色彩,美化外观 B .雨水较多, 白色石灰可以防潮除霉
C .吸收热量,利于保温 D .增强大气逆辐射,利于冬季保温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 .太阳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资源是否丰富与年太阳辐射总量息息相关。结合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是全球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丰富。下图为我国 西北部分地区年均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示意图。
(1)说出图示地区年均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6 分)
材料二:某款房车的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下图),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满足房车旅行日常需求。
(2)从大气的角度,分析该款房车太阳能电池板在青海省发电效率高的原因。(6 分)
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我国居民可以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 每户家庭成为一个微型太阳能发电站。用户不仅可以自己发电,还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出售给国家电网。
(3)根据材料三,说明建设居民家庭微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积极意义。(6 分)
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27 .喀斯特地貌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根据出露状况和分布位置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 貌。下图为云南省罗平县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1)请指出左图中至少 4 种喀斯特地貌类型。(4 分)
(2)试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该地喀斯特地下暗河水量丰富的原因。(6 分)
(3)云南喀斯特地貌区地质灾害多发,分析其成因。(6 分)
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有人用“身在城市,脚在农村 ”、“身在城市,心系乡村 ”来形容我国现在的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要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目的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 质量和水平。重庆市积极面对现实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下列图表为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
籍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和重庆土地利用现状统计。
(1)试分析“身在城市,脚在农村 ”、“身在城市,心系乡村 ”现象产生的现实原因。(6 分)
(2)重庆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请结合材料,找出相应依据。(4 分)
(3)请为加快推进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荆州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C 6.A 7.C 8.B 9.D 10.B
11.C 12.A 13.D 14.C 15.D 16.C 17.D 18.C 19.D 20.A
21.A 22.B 23.A 24.A 25.B
26.(1)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中间高 两端低”的空间分布特点;高值中心在青海西北部及甘肃西部
地区,低值中心在陕西南部地区。(6分)
(2)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人烟稀少,污染少,大气
透明度高。(6分)
(3)提供电力资源,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家庭经济收入。(6分)
27.(1)洼地、峰林、峰丛、孤峰、残丘。(4分)
(2)该区域降水丰富;石灰岩地区利于下渗;下渗水流汇集成地下径流;地下暗河下方为不透水岩层,下渗
少。(6分)
(3)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岩石多裂隙,地质条件不稳定;人类活动频繁,开发
强度较大。(6分,人为因素至少答一点)
28.(1)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但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农村劳动力
难以在城市定居;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工作,同时兼顾农业生产,导致“身在城市,脚在农村”;农村劳动力
虽然在城市工作,但对农村的土地、家人等仍有牵挂,导致“身在城市,心系乡村”。 (6分)
(2)坡耕地占 95.3%,坡度>25°的耕地占 12.1%,可开垦耕地占全市土地资源总面积 0.4%,说明耕地资源有
限,后备耕地不足;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 2005年至 2014年由 1.5亩减少为 1.12亩,说明人均耕地减少。(4
分)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6分)
{#{QQABTYSgggAQgESACZhLUUHiCUkQkBIgLQgMAQCcuAxKCANI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