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 力 课件(共46张PPT)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重 力 课件(共46张PPT)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3节 重 力
第七章 力
知识点
重力
知1-讲
感悟新知
1
1.重力的证据
实例
现象 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树上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抛出的篮球落向地面
分析 地球附近的这些物体都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知1-讲
感悟新知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通常用字母G 表示。
3.重力的特点
(1)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重力是非接触力,重力的产生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
知1-讲
感悟新知
4. 重力的测量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测量时,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5. 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知1-讲
感悟新知
深度思考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就是万有引力吗?
深度理解
重力并不是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部分。在特定的位置,如两极,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而在地球的其他位置,物体的重力都要略小于万有引力。
知1-讲
感悟新知
延伸拓展
失重状态: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中,航天员虽然受到重力作用,但由于其围绕地球高速飞行,就好像不受重力似的,这种状态通常叫失重状态。
感悟新知
知1-练
假如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不往低处流 B. 地球附近没有空气
C.“登天”不再难 D. 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例 1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就会消失,但本身与重力无关的现象仍将存在。
解析:水往低处流,地球附近空气聚集,“登天”难,都是重力作用的缘故,若没有重力,这些现象都将消失。玻璃杯掷到地上,玻璃杯受到地面对它的弹力作用而破碎。
答案:D
感悟新知
知1-练
1. 下列现象与重力无关的是( )
A. 成熟的苹果落回地面
B. 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落回地面
C. 投出去的篮球落回地面
D.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
D
知识点
重力的大小
知2-讲
感悟新知
2
1. 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思路: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选用已知质量的钩码作为被测物体。最后根据测量结果找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知2-讲
感悟新知
实验过程
(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2)如图1 甲,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才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知2-讲
感悟新知
(3)逐渐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重力G/N 0.49 0.97 1.47 1.97 2.45
知2-讲
感悟新知
(4)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用描点法作出G-m 图像如图乙所示。
知2-讲
感悟新知
温馨提示
1. 关于G-m 图像:由于m=0 kg时G=0 N,所以图像应从原点开始连线,到最高点再延长。利用图像可以更清晰地反映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 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
知2-讲
感悟新知
2. 重力的计算
(1)公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为G=mg,变形公式m=。
(2)单位:重力G 的单位是N,质量m 的单位是kg,g 的单位是N/kg。
(3)关于g 值:比值g=9 .8 N/kg,粗略计算时,g 可以取10 N/ kg。
知2-讲
感悟新知
深度思考(1)g=9.8 N/ kg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表格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什么不是 9.8 N/ kg ?
深度理解
g=9.8 N/kg表示地球附近的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因为测量误差或地理位置的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比值往往不恰好等于9.8 N/kg。
知2-讲
感悟新知
3. 一些常见物体的重力
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 0 0 N ;一个苹果的重力约为2 .5 N ;
一支铅笔的重力约为0.2 N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 N ;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 .5 N 。
知2-讲
感悟新知
深度理解:
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仅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还跟物体的位置有关。
2.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3. 关于g 值:
(1)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 是定值。
(2) 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g值不同。
(3) 不同星球上的g值不同。


感悟新知
知2-练
[新视角表格分析题中考·长沙]小明用家里的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如图4 甲、乙所示,小明用布袋装着质量不同的米,用电子秤测其质量,用液晶屏拉力器测其所受重力,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例2
感悟新知
知2-练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子秤的示数/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拉力器的示数/N 0.98 1.96 2.94 3.92 4.90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对数据进行分析时,若数据均是增大的,则可考虑正比例关系,即看是否以相同倍数变化,或它们的比值是否是定值。
感悟新知
知2-练
(1)在图乙中,当米袋静止时,拉力器的示数与这袋米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 。
解析:米袋静止时,拉力器的示数等于米袋所受的重力。
相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2)分析表格数据可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__;下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此结论的是____ 。
A. 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
B. 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
正比
A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析: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
====9.8 N/kg,可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感悟新知
知2-练
2.[常州期中] 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N, 图中所测物体的重力为_____N。记录多次实验的质量、重力数据后, 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分析数据, 总结结论。方法一: 计算重力与质量的_______,发现接近一个定值。方法二:作出____________的关系图像, 发现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0.2
2.6
比值
重力与质量
感悟新知
知2-练
[母题 教材习题改编题]如图3 所示是桥头限重标志牌,一辆卡车自重为1.5×105N,车上装有5×104 kg 的钢材(g 取10N/kg)。问:
例 3
感悟新知
知2-练
(1)这辆卡车总重是多少?
(2)这辆卡车通过该桥是否违章?
解:钢材所受的重力为G钢=m钢g=5×104 kg×10 N/kg=
5×105 N,这辆卡车总重是G总=G车+G钢=1.5×105 N+
5×105 N= 6.5×105 N 。
载有钢材的卡车总质量是m 总===6.5×
104 kg= 65 t ,由于65 t< 70 t ,卡车通过该桥不违章。
感悟新知
知2-练
3. 小高在超市买了一箱脐橙, 该箱脐橙总质量为16.5 kg,则它的总重力是多少? 假如一个脐橙的平均质量是425 g, 包装箱的重力为3.5 N,那么一箱脐橙大约有多少个?(g 取10 N/kg)
感悟新知
知2-练
知识点
重力的方向
知3-讲
感悟新知
3
1. 实验探究 重力的方向
探究过程
观察现象 装置水平,悬线OA 竖直向下 增大倾角,悬线OA 的方向不改变 剪断悬线,小球自由下落
归纳 悬线竖直向下 悬线竖直向下 小球竖直下落
知3-讲
感悟新知
探究归纳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误区警告
不可混淆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竖直向下一般是指始终指向地球中心(与水平方向垂直),垂直向下是与接触面垂直且向下。
知3-讲
感悟新知
2. 对重力方向的理解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2)重力的方向与物体所处的位置、运动状态无关,也不随外力的改变而改变。
3. 重力方向的应用 制作铅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或用水平仪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感悟新知
知3-练
[母题 教材想想议议改编题]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例4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里的竖直向下指的是垂直于该地的水平面向下,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后,石块都要落向地球,显然只有图D 正确。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即地球上各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答案:D
感悟新知
知3-练
4. 航天员在地面上经历失重状态的“魔鬼式训练”后,才获得“漫步太空”的辉煌。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出舱的航天员受到地球重力的示意图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知识点
重心
知4-讲
感悟新知
4
1. 定义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2. 位置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
心上,如图4甲、乙、丙
所示。
知4-讲
感悟新知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如图丁所示,铁环的重心在铁环中心,但不在铁环上。
知4-讲
感悟新知
(4)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发生改变。如人的重心会随着人体站立的姿势而改变,人下蹲时,重心降低;当人侧身弯腰时,人的重心还可能不在身体上。
(5)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
(6)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知4-讲
感悟新知
延伸拓展:
悬挂法找重心:将一细绳固定在物体上某一点,将绳悬挂,画出物体静止后的重力作用线,同理再找一点悬挂,两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就是物体的重心(图6 甲)。
支撑法找重心:用一个支点支撑物体,不断变化位置,越稳定的位置,越接近重心(图6 乙)。
知4-讲
感悟新知
深度思考 如图5 所示,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倾倒?
深度理解
不倒翁上轻下重,它的重心很低。不倒翁的底部通常有较重的铁块或铅块,使得重心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位置,增加了稳定性。当不倒翁向一边倾斜时,它的支点(与平面的接触点)会发生变化,导致重心和支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这时,重力的作用会使不倒翁绕支点摆动,使其恢复正常位置。
感悟新知
知4-练
[新趋势 真实情境]现在智能手机都有这样一个功能:把手机竖着放在桌面旋转90 度横放,手机显示画面就自动反向转动90 度,保持画面
正立,如图7 所示。这源于手
机内部有一个重力感应器,
手机用它来判定方向。
例5
感悟新知
知4-练
在把手机在桌面上从竖放转为横放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感应器会检测到重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 感应器会检测到重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 手机重力的方向不变,但重心高度变高
D. 手机重力的方向不变,但重心高度变低
感悟新知
知4-练
解题秘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把手机竖着放在桌面旋转90 度横放,手机重心高度发生变化。
解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物体的重力大小几乎不变,故A 错误;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手机横放时重力方向不变,故B 错误;
感悟新知
知4-练
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对于同一物体自身的重心不会改变,但是在把手机在桌面上从竖放转为横放的过程中,重心的高度变低,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D
感悟新知
知4-练
5. 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 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 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 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 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 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A
重 力
万有引力
重力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大小:G与m成正比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