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厦门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 题 2025.1
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花生中的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多聚体
B.花生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C.花生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D.花生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后,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
2.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真核细胞的不同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线粒体,其内的嵴可增加酶的附着面积
B.②是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加工、运输的场所
C.③是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起重要作用
D.④是叶绿体,可利用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3.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取材不当引起的是
A.观察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细胞时,橘黄色颗粒大小不一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所有细胞均为长方形且处于未分裂状态
C.观察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时,出现少量叶绿体重叠现象
D.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胞质流动时,只有部分细胞的叶绿体在运动
4.双缩脲试剂是检测蛋白质的常用试剂,其显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Folin酚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试剂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加入了 Folin酚试剂能增加显色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应依次加入待测液中
B.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无需加热即可出现紫色
C. Folin酚相比双缩脲试剂可检测更微量的蛋白质
D. Folin酚也适用于检测溶液中各种氨基酸的浓度
5.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试管号 试管中的内容物 条件
① 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37℃下保温一段时间
② 2ml淀粉溶液+2ml清水 37℃下保温一段时间
③ 2ml淀粉溶液+2ml稀释唾液 37℃下保温一段时间
④ 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95℃下保温一段时间
⑤ 2ml淀粉溶液+2ml唾液+盐酸 37℃下保温一段时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6.豌豆蚜在遇到外界威胁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向同类示警。报警信息素受体与信息素结合后,空间结构改变,Ca 可通过它顺浓度梯度流入细胞内,并启动后续一系列生理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报警信息素作为信号分子激活转运蛋白
B.报警信息素受体介导了Ca 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C. Ca 可能作为胞内信号分子启动后续生理反应
D.信息素与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7.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B.细胞凋亡仅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C.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 D.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
8.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表中正确的是
选项 应 用 目 的
A 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创造透气环境,有利于皮肤细胞有氧呼吸
B 对板结的土壤及时松土 充分透气,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C 利用酵母菌酿酒需密封 加快酵母菌繁殖,有利于进行酒精发酵
D 玉米种子要晒干保存 降低有机物含量,有利于减少细胞呼吸消耗
9.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唯一催化CO 固定形成C 的酶被称为 Rubis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ubisco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激活 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
C. Rubisco催化CO 固定需要ATP D. Rubisco催化C 和CO 结合
10.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量CaCO 有助于研磨充分
B.研磨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可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是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D.层析液需触及滤液细线以便在滤纸条上扩散
11.为提高草莓产量,研究者对其进行补光处理,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补光通过提高光反应速率从而增加产量 B. T1组草莓的气孔开度小于CK组
C. T2组叶绿体基质中积累较高浓度的ATP D.补充绿光也能显著提高草莓产量
12.细胞呼吸过程中,NADH中的高能量电子沿着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流动,驱动ATP的合成。生物体在不能有效利用NADH时,会导致NADH的持续累积,从而影响到细胞其他关键性的代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中NADH来自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B.高能量电子的能量来自葡萄糖等物质中储存的化学能
C.高能量电子驱动ATP合成时,将其能量储存在ATP中
D.氧气过多或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可能引起NADH的累积
13.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温度为t 时,该反应的活化能最高
B.当反应物浓度提高时,t 对应的数值可能会增加
C.温度在t 时比在t 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的空间结构在 t 时比 t 时破坏更严重
14.我国科学家发现,利用某种化学小分子可诱导成熟细胞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经重新诱导这些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重编程为未分化的细胞与细胞分化相反
B.细胞转变为未分化状态本质都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C.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过程中基因未改变
D.上述糖尿病治疗方法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15.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 (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CO 吸收速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组植株的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相等
时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
D. 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12分)
当氨基酸充足时,哺乳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吸收氨基酸。当氨基酸匮乏时,细胞无法正常生长,但为其添加蛋白质后,细胞可通过摄取胞外空间的蛋白质,分解后作为氨基酸的补充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通过 方式摄取胞外蛋白质,利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断裂蛋白质的 键得到氨基酸。
(2)溶解体酶转运因子 (LYSET)具有调控溶酶体酶运输的能力。研究者分别在氨基酸匮乏和充足条件下,培养了不同的胰腺癌细胞,研究细胞摄取氨基酸和水解胞外蛋白的机理,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结果是否支持“胰腺癌细胞可摄取胞外蛋白质,从而部分缓解氨基酸的匮乏” 请说明理由。
②据图分析,LYSET在氨基酸充足时对细胞直接吸收胞外氨基酸起 (填“促进”或“抑制”或“无明显影响”)作用,在氨基酸匮乏时对细胞摄取蛋白质水解后获得氨基酸起 (填“促进”或“抑制”或“无明显影响”)作用。
(3)请依据上述研究,提出一种临床治疗癌症的思路 。
17. (12分)
通常情况下,有丝分裂是一种对称分裂,但在黑腹果蝇中,感觉器官前体细胞 (SOP)发生不对称分裂,产生pⅡa和pⅢb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进行的有丝分裂是对称的,产生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其对称性表现为 和 。
(2)研究表明,SOP进行不对称分裂时,pⅡb侧纺锤体密度高于pⅢa侧,这种差别会使得储存信号分子的囊泡——核内体更多地进入pIIa细胞中,最终导致pIIb和pIIa朝不同方向发展。在降低Elp3基因表达的细胞中,纺锤体密度的差别消失。如图所示。
①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纺锤体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
②以图中 细胞为材料,检测其核内体在子细胞中的分布及观察子细胞的发展方向,若结果为 ,可进一步证明Elp3基因是SOP不对称分裂的关键因子。
(3)不对称分裂产生不同发展方向的子细胞,其本质为 。
18. (12分)
某些生活在炎热干旱环境的景天科植物,在夜晚吸收CO ,合成苹果酸存储于液泡里(如图所示);在白天,苹果酸分解释放CO ,在气孔紧闭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这种代谢类型称为景天酸代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景天酸代谢途径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白天进行,从而在时间上与( 吸收分开,这种机制的意义是白天气温高,气孔关闭, ;夜晚气温降低,气孔开放, 。
(2)苹果酸的堆积会反馈抑制PPC的活性。PPCK可催化PPC磷酸化,磷酸化后的PPC仍能固定CO 。研究观察到,PPCK表达水平的昼夜节律为白天低夜晚高,推测PPCK可通过PPC磷酸化 (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影响”)上述抑制作用。
(3)为验证 (2)的推测,研究者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完善实验,并预期结果。
组别 材料 检测指标 预期结果
对照组 野生型 夜间检测:________和CO 吸收速率 ————
实验组 敲除PPCK基因
19. (14分)
Paraquat(简称 Pq)是一种除草剂。但抗 Pq杂草的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潜在威胁。科学家们对杂草的 Pq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某些膜蛋白可将进入细胞内的 Pq排出细胞。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的功能。
(2)研究发现,pqt15-D蛋白带负电,可结合带正电的 Pq,推测其可能是外排 Pq的转运蛋白。研究者统计了pqt15-D蛋白过量表达的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用Pq处理后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pqt15-D是外排 Pq的相关转运蛋白,理由是 。
(3)为进一步确定pqt15-D是外排 Pq的转运蛋白,研究者用上述材料从如下三个层次继续进行了实验。
①为确定图1所示的存活率差异不是由不同拟南芥本身所导致的,需要补充相关实验。补充实验的处理是 ,若 ,则存活率差异不是由不同拟南芥本身所导致的。
②用绿色荧光标记pqt15-D,用红色荧光标记另一种膜蛋白,观察细胞中荧光分布,若 , 则证明pqt15-D定位在膜上。
③将 C标记的 Pq注入拟南芥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的细胞)内,随时间推移,野生组、过量表达组均出现胞内放射性降低的现象,并且 ,则证明pqt15-D是外排 Pq的转运蛋白。
(4)上述研究利用了多种生物学实验技术。请再举出教材中的一例,以体现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
20. (10分)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毒素,会污染玉米、小麦、燕麦等动物饲料,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为此,研究者开展了探究ZEA的致病机理的相关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是进行 的主要场所,在其中发生的物质和能量释放情况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2)用ZEA处理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的形态,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线粒体形态细长,内部结构完整,ZEA处理后线粒体形态改变;内部的 (填结构)发生断裂,出现空泡,直接影响ATP的合成。
(3)进一步研究显示,ZEA对线粒体的上述影响会导致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该研究结果能否证明ZEA通过减少精子数量来导致畜牧业损失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出一个检测指标用以证明你的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