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第四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第四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A组·基础达标
1.C 2.C 3.C 4.C 5.C 6.B 7.B
8.膀胱; 肾小囊; 出球小动脉; 重吸收; 下腔静脉
9.(1) 动脉血
(2) 消化; 吸收
(3) 肾脏; 葡萄糖
B组·能力提升
10.B 11.D 12.B
13.(1) 胆汁、肠液、胰液
(2) 收缩;
(3) C; 循环; 右心房; 肺动脉、入球小动脉
14.(1)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右心房、右心室
(2) 游泳时,水分主要以排汗和呼吸的方式排出; 过滤和重吸收
(3) 为肌肉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满足肌肉在游泳过程中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同时,也带走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维持肌肉细胞的正常代谢; 线粒体; A
(4) 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应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长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第四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A组·基础达标
1.人体的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气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排汗 ⑤脱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2.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健康人的肾小管能够全部重新吸收下列物质中的(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间断的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暂时贮尿的功能 D.输尿管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4.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在肾内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①~④表示肾内的有关结构。请据图判断,重吸收作用发生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图是人体的泌尿系统结构图,箭头表示液体流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号①的血管内流动脉血
B.标号⑤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
C.标号③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D.标号④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
6.取某健康人尿液、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制成三个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克/100毫升),则样本1、2、3依次是( )
主要成分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尿液、血浆、原尿 B.血浆、原尿、尿液
C.血浆、尿液、原尿 D.原尿、血浆、尿液
7.如图所示为血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据此判断,血管一般情况下只经过和路径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8.如图为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概念图,写出各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
9.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如图是人体不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经过生理过程③之后,血液会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________。
(2) B表示____系统,④表示营养物质的____过程。
(3) 若D表示泌尿系统,D中形成尿液的器官为____。与原尿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________。
B组·能力提升
10.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如图),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⑤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④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11.[2024山东]下图中,①和③表示血管;②表示某结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肾小球,则①③中分别流动脉血、静脉血
B.若②为心脏,则输液时针刺血管的类型与③相同
C.若②为下肢骨骼肌,③受伤出血,则应在近心端按压止血
D.若②为皮肤,则与①相比,③内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可能减少
12.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曲线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
B.图二表示的是毛细血管,若一端流动脉血,另一端一定流静脉血
C.图三中④表示血浆,其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D.图四中①指的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13.人体每天需要从外界获取所需的各种物质,用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图甲为人体生理活动示意图,表示不同的系统,①~⑦表示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中曲线表示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虚线表示外界气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物中的脂肪在图甲A系统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为__________________。
(2) 图甲①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②过程与图乙中曲线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对应。
(3) 肝脏能将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氨转变成尿素,尿素产生后,进入图甲中[______]____系统,在心脏中的________首先出现,然后运送至肾小球,一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排出的尿素在体内运送过程中,最先和最后流经的动脉血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在游泳时,心率、呼吸、尿量、排汗等都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对某志愿者在休息和游泳两种状态下的相关变化进行跟踪,获得的数据如表一、表二。
表一 通过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
状态 汗液/ 尿液/ 呼吸/
休息 100 1 800 300
游泳 2 000 500 600
表二 每分钟血流量
休息 游泳 运动员比赛
总量 5.5 23
肌肉 0.9 18
(1) 游泳一般采用口吸气、口鼻并用呼气的方式进行换气。吸气时,空气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等器官到达肺部;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先后经过心脏的________________腔室,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排出体外。
(2) 根据表一分析,游泳时尿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液是人体的血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 根据表二数据,游泳时肌肉血流量大幅增加,其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员游泳比赛时速度更快,强度更大,据此推测其肌肉细胞内________(填细胞结构)数量较多,表二中、合理的数据是______。
A.32 26 B.23 19
C.18 15 D.33 17
(4) 研究发现,中等强度和中等时长运动后,体内的一种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免疫力增强,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这种细胞数量反而会下降。该现象对我们游泳锻炼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