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高二地理备课组课题: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标解读】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结合案例,能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影响差异的因素。2.区域认知:通过案例,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3.人地协调观:通过案例,能够从“地对人的影响”的视角,认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4.地理实践力:能独立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观察、概括自然带的空间分布,综合分析、比较地域分异规律。【教学重点难点】1.能结合图表,正确分析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重难点)2.能结合区域实际,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关系。(重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教学课时】 9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新课导入】“生而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金秋季节,新疆南部塔里木河流域1 500余万亩的原始胡杨林层林尽染,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黄,美到令人窒息,迎来一年中最佳观赏期。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近九成的胡杨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目前世界原始胡杨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多年来,新疆持续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沿岸生态得以不断恢复,原始胡杨林逐渐“复苏”,大量幼苗破土而出。每年秋季,塔里木河两岸的原始胡杨林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金色的胡杨已经成为新疆独特的旅游名片。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其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是什么?【自主学习】一、陆地自然带的分布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陆地自然带的类型与气候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分布着特定的植被类型。如图,气候与主要植被类型的对比分布。2.不同自然带植被的主要特征不同的自然植被,往往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其特征的形成又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尤其是气候特征相适应。具体如下:植被类型 特征森林 热带(季)雨林 植物种类丰富,群落层次多、结构复杂。季相变化不明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集中于春末夏初,果实秋季成熟温带落叶阔叶林 乔木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减少能量和水分流失)亚寒带针叶林 主要为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为主。树叶针状(抗寒耐旱)草原 热带草原 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其间零星分布有旱生乔木(树茎粗壮,以利储水)、灌木植被温带草原 以丛生禾草植物为主。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以减小水分的蒸腾)荒漠 热带荒漠 地表大面积裸露,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具有旱生结构(如叶片小或退化成刺,根系发达),群落结构简单温带荒漠【思考交流】探究一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1.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区域认知)提示:①A一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以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为主;②B一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以热带雨林景观为主;③中部五指山,地形复杂,水热条件随海拔发生变化,形成垂直分异。【针对性训练】下图为穿过我国的某经线沿线地理要素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3.图中P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4.该经线最可能是( )A.90°E B.100°E C.110°E D.120°E【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