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
八年级 生物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珊瑚虫能分泌石灰质堆积成珊瑚礁,被称为“海底花园”的建设者。下列关于珊瑚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腔肠动物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具有刺细胞 D.不能制造有机物
2.华枝睾吸虫是可寄生在鱼体内的扁形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器官发达 B.生殖器官发达 C.有口无肛门 D.消化器官简单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生物野外调查时,发现了一只蛞蝓,见右图。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外表看起来像没有壳的蜗牛,触角2对;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体表有无色黏液。根据特征判断该动物应该属于( )
A.扁形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4.下列关于“观察蚯蚓”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潮湿疏松的土壤
B.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C.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后端
D.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刚毛
5.下列动物不具有外骨骼的是 ( )
6.红树林鳉鱼多生活在地面积水形成的小水池中。天气变化或环境恶劣时,会跳出水坑躲进落叶堆或泥土中,最长可达60天之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鳃是其重要的呼吸器官 B.运动的动力主要由尾鳍提供
C.红树林鳉鱼属于鱼类 D.跳出水坑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
7.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绝大多数蛙类、蟾蜍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第1页 共8页
B.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离不开对水环境的依赖
D.两栖动物是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8.爬行动物玳瑁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表覆盖鳞甲 B.卵生,卵表面具卵壳
C.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9.电影《长津湖》中有一句台词: “一只蛋如果从外面被敲开,注定只能被吃掉,如果从里面啄开,说不定是只鹰。”关于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身体呈流线型,可增大运动的阻力
C.有气囊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 D.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10.董宇辉的这段文字,曾激发了无数少年的梦想: “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但少年,梦想你要亲自实现,未来可期,全力拼搏 ”。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鳕鱼属于海洋鱼类,体表有鳞片覆盖 B.海鸥的呼吸器官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鳕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D.鳕鱼和海鸥都属于脊椎动物,都是卵生
11.下列四种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 )
A.①与②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③
12.下列有关不同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蜇经加工后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B.食用煮熟的蔬菜,会感染蛔虫病
C.医学上可以提取水蛭的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 D.蚯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1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不能体现此观念的是( )
A.河蚌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阻力
C.蜥蜴体表覆盖有鳞片,利于贴地迅速爬行 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利于空中飞行
14.在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篮以73:71战胜日本队,再次成为亚洲女篮顶级赛事的霸主,这也是中国女篮第12次获得亚洲杯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运动员伸肘将篮球投出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第2页 共8页
C.运动员打球时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
D.运动员一气呵成的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5.下图表示中国女篮的投篮动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作①中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B.投篮时,肘关节起到杠杆的作用
C.投篮动作不需要多组肌肉相互配合 D.肱二头肌的两端连在同一块骨上
16.震旦鸦雀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再转变为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最终雏鸟才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摄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摄食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 B.属于学习行为
C.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D.适应复杂的环境
17.火蚁具有社会行为,当洪水来临时,它们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动物群体中也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土壤中的一群蚯蚓 B.爆发蝗灾时的蝗虫
C.叮在腐肉上的苍蝇 D.树林中的一群狒狒
18.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兔吃草,把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
B.蜜蜂在采集花粉的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松鼠储存松子,使植物顺利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猴子在森林中吃掉了大量的植物果实,这将不利于植物的繁衍
19.“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下对害虫的防治方法中不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是( )
A.利用苏云金杆菌治理农业害虫
B.通过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治理害虫
C.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为诱剂,可以诱杀蛾蝶类雄性昆虫,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D.赤眼蜂的雌性个体可寄生在害虫卵内,利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20.电子设备“手持云台”有助于拍摄出高稳定性的画面,其发明灵感来源于鸡在运动时还能保持头部纹丝不动。这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 B.仿生 C.克隆 D.发酵
第3页 共8页
21.某同学在做“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用无菌棉棒擦拭自己的手机屏幕,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恒温培养,他发现甲菌落表面光滑,乙菌落呈绒毛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真菌菌落,乙是细菌菌落
B.手机屏幕上未长菌落说明细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条件
C.一个菌落是由多种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D.接种后的培养基通常要高温灭菌后再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22.某同学利用甲、乙两种细菌完成“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琼脂培养基 处理过程 盐纸片周围
① 甲+乙 37℃恒温培养24小时 甲菌落、乙菌落
② 甲+乙+盐水浸过的纸片 37℃恒温培养24小时 乙菌落
A.该实验的变量是恒温培养时间 B.盐水浸过的纸片不需要灭菌
C.②组中乙菌落一定比①组的大 D.乙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23.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以死亡的和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它也是某些食物(主要是鲜奶产品)中的一种污染物,能引起严重食物中毒。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B.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属于单细胞生物
C.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在土壤中是一种腐生菌 D.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装入等量的肉汤并煮沸,一段时间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没有变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弯管与直管
B.甲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
C.此实验证明空气中有细菌,使肉汤变质
D.实验中两个烧瓶的规格相同,装入的肉汤也完全一样,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25.如图,冬虫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并长出菌丝吸收营养,使幼虫死亡。然后相当于蘑菇子实体的棒状菌体从幼虫头部伸出,又会释放孢子。下列关于冬虫夏草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虫夏草菌是真菌 B.和蝙蝠蛾幼虫共生
C.菌丝能直接吸收有机物 D.冬虫夏草菌用孢子繁殖
第4页 共8页
26.马勃又叫“马粪包”,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爆发出浓浓“烟雾”,扩散到空气中“烟雾”主要是马勃的( )
A.种子 B.孢子 C.芽孢 D.花粉
27.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腐朽树干上的木耳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引起小麦叶锈病的真菌 D.发霉橘子上的霉菌
28.研究人员在探究不同种酵母菌对芒果白兰地风味的影响时,所进行的步骤如下:清洗→打碎→添加蔗糖→分别添加不同种的酵母菌→发酵→提取。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
A.发酵过程中冒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 B.添加不同种的酵母菌相当于接种
C.发酵装置需要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D.实验中添加不同种酵母菌的量要相同
29.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涉及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馒头的制作一乳酸菌 B.沼气的产生一甲烷菌
C.污水的处理一霉菌 D.酸奶的制作一醋酸菌
30.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标志着抗生素的问世。以下疾病可用抗生素治疗的是( )
A.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B.真菌引起的手足癣
C.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 D.病毒引起的肝炎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将耐力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作为中考测试题目,其中“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测试中,我们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才能完成一系列的运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在[ ]内填数字,横线上写结构名称)
(1)如图1所示的肌肉中,A、B属于骨骼肌两端的 ,其中B应连接在 (填序号)上。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如图2所示,由于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 ] ,可以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训练前充分热身,可促进如图2 的[ ] 内滑液增加,从而减少运动时的损伤。
第5页 共8页
坚持体育锻炼还可以使图2的[ ] 增厚,韧带加粗,增强关节的牢固性。
(3)如图3所示,引体向上时,背阔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关节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引体向上动作。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学生听到哨声后开始练习引体向上,属于 行为,所需能量由肌细胞内的 作用提供。
(4)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某同学想尝试:用松紧带代表肌肉,螺丝代表关节,木板代表骨,制作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当用手拉紧松紧带时,两块木板会绕着螺丝发生旋转,表示在骨绕关节产生了运动。请根据这位同学的想法,利用两块木板“ ” ,两条松紧带“.)”,一个螺丝钉“●”,在下图框内设计出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
32.斑马鱼是小型热带淡水鱼,因体表有类似斑马的条纹而得名。斑马鱼有多个特征使其具有科研价值。下图为斑马鱼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特征。
(1)斑马鱼生活在淡水中,用 呼吸,因体内有脊柱,被称为 动物。
(2)由上图可知,斑马鱼雌鱼产卵量 ,受精卵孵化速度快:胚胎 不易被天敌发现,还便于直接观察体内的组织、器官,这使其易于被科研人员养殖作为实验材料。
(3)为明确微塑料对人类胚胎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粒径为0.5微米的聚苯乙烯微塑料(A)和粒径为10微米的聚苯乙烯微塑料(B)对斑马鱼做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如下表: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在培养箱(28℃)中培养,孵化4小时后挑 选 96颗发育状态一致的健康胚胎,分为三组
第二步 加入 200微升实验用水 加入 200微升某浓度 A塑料溶液 加入 200微升等浓度①
第6页 共8页
第三步 3天后,统计各组的胚胎孵化率
实验结果 100% 37% 96%
根据题干表述,对本实验作出的合理假设是 。根据实验设计原则①处应填写 。实验中要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目的为 。结果显示,在该浓度下, 塑料溶液对胚胎孵化的抑制作用较强。
(4)研究发现粒径不同的微塑料对胚胎膜的吸附作用有差异,推测 (较小/较大)粒径的塑料会吸附到胚胎膜表面,而 (较小/较大)的塑料则沉降到了培养容器的底部,所以乙丙两组胚胎孵化率不同。
33.藻菌共生与污水净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富含氮、磷等无机盐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断产生。过去常利用藻类植物“微藻”净化污水,它能将污水中的无机物(磷酸盐)等合成为有机物,从而降低污水中的磷含量,但净化效率较低。
如今,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处理厂在污水池内壁铺设保温层后,向污水中放入藻类植物和好氧细菌。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污水中的无机物(磷酸盐)等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好氧细菌利用氧气将藻类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产生的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再次被藻类植物吸收利用。如此低碳而环保的循环往复,实现了污水的高效净化。
分析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好氧细菌细胞与微藻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 ,故为 (选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
(2)与藻类植物相比,好氧细菌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 。污水处理厂向污水中加入好氧细菌,这一步相当于培养细菌的 步骤。
(3)好氧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藻类植物为好氧细菌提供了 ,污水池内壁铺设的保温层则为其提供 。好氧细菌通过 的方式大量繁殖。
(4)根据材料分析,你认为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污水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第7页 共8页
34.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如图是学习小组绘制的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虚线圈内为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 等,由此体现,生物圈中的腐生性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 。老鼠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通过自身 作用,将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还无机环境。由图可知,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 ] 作用转化成有机物。
(2)根据食物网示意图,写出鹰所在的一条食物链 。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变温动物的有 ,兔子和老鼠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供后代存活率。
(3)在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相对稳定,这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 的作用。
(4)请结合本题的碳循环示意图,从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角度出发,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或做法(至少一条) 。
第8页共8页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
八年级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A B D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C A C D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A B B C A B C
二、简答题
31. (10分)
(1) 肌腱 2
(2)②关节软骨 ③关节腔 ①关节囊
(3)收缩 学习 呼吸
(4)(2分,只画对关节和两块骨得1分;只画对关节和骨连接,没画对两块肌肉,得1分;只画对1块肌肉跨过关节和骨只得1分。骨、关节和两块肌肉都画对得2分。)
32. (10分)
(1)鳃 脊椎
(2)多 完全透明/透明
(3)微塑料对斑马鱼胚胎有(没有)影响 B塑料溶液 控制单一变量 A
(4)较小 较大
33. (10分)
(1)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
(2)叶绿体 异养 接种
(3)氧气和有机物(2分) 适宜的温度 分裂
(4)降低污水中的磷含量/低碳、环保、高效
34. (10分)
(1)无机盐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参与物质循环 呼吸 ②光合
(2)草(树)→兔→鹰/草(树)→鼠→鹰/草(树) →鼠→蛇→鹰 蛇胎生、哺乳(2分)
(3)维持生态平衡
(4)低碳出行/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符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均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