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答题纸)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答题纸)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生物学(七年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地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河池某公司职员需要在上午9:30之前到达公司办公楼,参加工作会议。下图示意会议开始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办公楼影子状况。读下图,完成2~3题。
2.会议开始时,太阳位于公司办公楼的
A.正东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3.为了避免开会迟到,该职员为了解河池市实时的交通状况,最便捷的方式是查看
A.河池市人口分布图 B.河池市地形图 C.河池市政区图 D.电子交通地图
阳阳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尝试自选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下图为制作过程的照片。据此完成4~5题。
4.照片中,阳阳制作地球仪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5.阳阳制作的地球仪上,有4条30°的线,图④中,黑点所标注的30°,应该是
A.北纬30° B.南纬30° C.西经30° D.东经30°
读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如下图),完成6~6题。
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亚欧板块 B.乙属于非洲板块
C.珠穆朗玛峰在不断“长高” D.红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读世界部分地形之最分布图(如下图),完成7~7题。
7.图中世界之最组合,不正确的是
A.①——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B.④——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C.③——世界最长的山系一一科迪勒拉山系
D.②——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如下图),完成8~8题
8.如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大洲或大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④洲与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③是太平洋
D.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④⑤
如图为金城江区某年11月21~25日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9~11题。


9.根据天气预报,周一的天气状况将是
A.晴 B.小雨 C.阴 D.雷阵雨
10.根据气温日较差的计算方法,周二的气温日较差约为
A.6℃ B.5℃ C.4℃ D.3℃
11.学校计划在本周举行“金城江一日游”户外徒步活动,可以选择在
A.周二 B.周四 C.周五 D.周三
2022年11月20日,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亚洲西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卡塔尔拉开帷幕。如图为承办过世界杯足球赛的国家分布图和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及其首都多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下图,完成12~15题。
12.由图可知,承办过“世界杯”的国家
A.在七大洲均有分布 B.大多数位于热带
C.集中于印度洋沿岸 D.多分布在北半球
13.以往“世界杯”都是在6~7月举行,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却在11~12月举行。从气候角度看,其主要原因是
A.其他季节风沙大 B.此时气温相对较低
C.卡塔尔高温干燥 D.此时气候比较湿润
14.卡塔尔和中国南方某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15.“世界杯”是展现体育风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大到场馆建设、新能源公交服务,小到品牌宣传、纪念品生产,中国元素在卡塔尔已随处可见。卡中两国合作有利于
①促进共同发展 ②实现互惠互利 ③消除经济差异 ④推动贸易往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7分)【研学旅行】为了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态文明,领悟传统文化。2024年12月21日某中学组织开展以“走进美丽乡村,探寻多彩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学前——看地图识地形】
某村落历史悠久、建筑独特,流水潺潺,风光秀丽。研学前,为了解地形特征,同学们搜集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
(1)研学当天,太阳直射点在 (填写具体纬度),此时该村落的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填“长”或“短”)。研学结束之后的两个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将向 (填“南”或“北”)移动。
【研学中——赏美景悟文化】
(2)第1小组想领略“云际日出”奇观,你建议选择 路线(a/b/c),此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
(3)第2小组想观赏“银河飞瀑”景观,你建议选择 b路线(a/b/c),他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 。
【研学后——提建议谋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积极开发旅游景点。但是由于交通闭塞、知名度不高等原因,旅游业的发展不尽人意。
(4)请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答对一点即可)
17.(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2年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此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围绕“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共商大计。
【材料二】图1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为世界地图略图。
(1)南非国家领导人从非洲出发,横跨 洋抵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参会。抵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参会。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例如此次的中美会晤。
(2)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A 板块和B 板块及印
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意大利处在地中海边缘,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的变小是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两个板块不断 (张裂拉伸/碰撞挤压)。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是由海洋变成
陆地;造成喜马拉雅山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18.(5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为两组进行课外活动.第一组测定该中学某一天的气温,图甲为该组一天中的4次观测记录;第二组模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天气状况,图乙是该组从气象部门获得的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请你根据两小组获取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该中学这一天的平均气温约为 ℃。
(2)根据天气预报资料,北京未来一天的天气状况是 。
(3)气候与天气是有区别的请你写出描述气候的词语或句子 。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洲。
(5)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原因是 。
19.(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图1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探究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 气候四种气候都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探究二】发现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资料1 榴莲生长需在日均温大于22℃、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无霜冻地区才能正常结果。
资料2 苹果喜冷凉,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年平均气温7~14℃,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至7℃之间,适宜的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
资料3 图2,四种气候类型资料。
(2)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宜种植榴莲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适宜种植苹果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
【探究三】气候与生活
(3)英国属于③气候。一直以来,身穿西装,头戴礼帽,手拄雨伞,是传统英国绅士的衣着形象。从③气候的气温季节变化特征看,这里冬季不太冷,夏季 ,适合穿着西装的季节较长。而英国人喜欢随身携带雨伞的气候原因主要是

20.(6分)下面是“世界人口、语言分布”图(如下图),据此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大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等。图中①地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是

(2)图中A的居民主要信仰 (宗教);E大洲中部南部是 人种的集中分布区。
(3)非洲北部D地区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在清真寺中进行。
(4)从人口分布来看,E大洲人口分布稀疏,但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或“低”)。
生物学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1.进入初中,你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C.观察、调查、实验等都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D.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背诵而不用理解
22.请你选出最科学的实验装置(图1)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3.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上”和“6” B.“下”和“9” C.“”和“9” D.“”和“6”
24.随着科技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便捷。图2为双目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单目显微镜相比,双目显微镜换装上照明灯有利于对光
B.③与④放大倍数的乘积即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①可控制载物台升降
D.实验完毕后要将镜筒降到最低
25.西红柿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蔬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
佳品。下列有关西红柿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红柿果实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来自细胞质
B.西红柿果肉细胞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C.西红柿叶中的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
D.西红柿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6.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图3),从微观到宏观的正确顺序是
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27.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如新疆),粮食籽粒饱满,瓜果甜,原因主要是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间呼吸作用较弱,有机物积累多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间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积累多
C.白天光合作用较弱,夜间呼吸作用停止,有机物消耗多
D.白天光合作用较弱,夜间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消耗多
28.图4是叶片结构图,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③是叶脉
B.②是叶肉细胞,里面含有较多的叶绿素
C.⑤是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D.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29.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增加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常采用的措施是
A.大量施加有机肥 B.大量浇水 C.注意经常给植物松土 D.多施化肥
30.施肥过多,引起植物萎蔫,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
A.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溶液浓度 B.土壤溶液温度<根毛细胞溶液温度
C.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溶液浓度 D.土壤溶液温度>根毛细胞溶液温度
31.如图5,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置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32.图6为叶芽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为茎的结构是
幼叶 B.芽轴 C.叶原基 D.芽原基
33.小麦的根系与大豆的根系分别是下列哪项
A.直根系、须根系 B.须根系、须根系 C.须根系、直根系 D.直根系、直根系
34.植物的根(图7)能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与此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5.“一杯鲜豆浆,天天保健康。”豆浆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素有“绿色牛乳”之称。豆浆中的养料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6.(6分)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七年级三班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活动。以下是两个用彩泥制作的细胞模型。请根据图8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乙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与甲所模拟的细胞相比,它没有液泡、    和    。
(2)乙模型中①模拟的是    ,能够分解有机物,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
(3)乙模型中②与甲模型中“液泡”所使用的彩泥颜色虽然一样,但②模拟的结构却是
  ,该结构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7.(6分)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来人们都以为植物是“吃土”长大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图甲),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盛满土的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1千克。
材料二: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一个密闭的钟罩内放一只老鼠(图乙),在另一个密闭的钟罩内放一只老鼠和一盆植物(图丙),且都供给足够的食物和饮水。他发现与植物在一起的老鼠能够长时间正常生活,而另一只钟罩里的老鼠则很快死去。
材料三: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下才能成功;植物体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然而,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是什么气体。直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②]。
(1)材料一中,土壤质量只减少了0.1千克,主要是土壤中的     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缘故;而海尔蒙特浇灌的雨水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通过植物的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2)分析材料二可知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这是因为植物通过     作用,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
(3)请你将材料三补充完整:[①]    (填“阳光照射”或“黑暗条件”);[②]    。
38.(6分)小明在“十一”黄金周与爸爸妈妈到金城江区六甲小三峡景区游玩时,看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河边有几棵新移栽的大树,都挂着输液瓶。他问爸爸:“难道是给生病的树木打点滴吗?”爸爸笑着告诉他“大树移栽时,根部严重受损。为了提高移栽大树的成活率,技术员就给大树‘挂吊瓶’输水和无机盐。”请你根据图10及小明爸爸的讲解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导管和筛管是高等植物体的运输通道。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图   (填字母),位于茎的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
(2)技术员给移栽的大树“挂吊瓶”,输液的针头应插入到图[   ]    中(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
(3)图C中甲、乙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韧皮部内向下运输养料的     (填结构名称)。
39.(6分)白居易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艳如少女,在诗人的眼中,桃花惊艳了整个春天。如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3、4、5合称     ,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2)能产生花粉的是[ 1 ]    ,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使花粉落到柱头上,这一过程叫做    。
(3)图二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花粉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示被子植物的果实,图一中的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40.(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外部条件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挑选40粒饱满,大小相近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处理方法如图一所示。图二为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每个罐子各放10颗种子而不是1颗种子的原因是   

(2)结合图一分析,本实验共有    组对照实验。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      组形成对照。
(3)甲、乙、丙、丁中,种子可以萌发的是    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有    。
(4)种子萌发时,图二中的   (填序号)最先突破种皮。
图1
图1


照明灯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壁
甲 乙
图8
图9
甲 乙 丙
图10


A B C
图11
图12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生物学(七年级) 第 2 页 (共12页)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生物学 答题卡(七年级)
缺考标记:[ ] (由监考员填涂,考生严禁填涂)
姓 名:       座位号         准考证号:
地理部分
生物学部分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蓝黑)墨水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条形码粘贴区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1分,共30分.)
16.(7分)
(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4)
17.(6分)
(1)     
(2)   
(3)  (4) 
18.(5分)
(1)  (2) 
(3) 
(4)  (5) 
19.(6分)
(1)     
(2)   
(3)   
20.(6分)
(1)  
 
(2)    
(3)
(4)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6.(6分)
(1)
(2)
(3)
37.(6分)
(1)
(2)
(3)
38.(6分)
(1)
(2)
(3)
39.(6分)
(1)
(2)
(3)
(3)
40.(6分)
(1)
(2)
(3)
(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地理、生物学(七年级)
地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D B D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B C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7分)(1) 23.5°S 长 北
(2) a 山脊
(3)西北向东南
(4)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增加旅游项目,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加强古建筑的修缮;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从业者的业务培训,吸引年轻从业者,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等。(答对一点即可)
17.(6分)(1) 印度 南北对话 (2)亚欧 太平洋
(3) 碰撞挤压 (4)地壳运动
18. (5分)(1) 10
(2)晴,气温 5~18℃ 
(3) 四季如春(或春风不度玉门关或暴风骤雨等)
(4)南极
(5)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
19. (6分)(1)热带季风 纬度
(2) ④ ③
(3)较温和 全年降水均匀,降水天数多
20. (6分)(1) 亚洲 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2)基督教 黑色
(3)阿拉伯语
(4) 高
生物学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 案 D B C D A B A D
题 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 案 C C A B C A D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6. (1)动物 叶绿体 细胞壁(后两空可互换)
(2)线粒体 能量
(3)细胞核
37.(1)无机盐 蒸腾
(2)光合 碳氧(二氧化碳和氧气)
(3)阳光照射 氧气
38.(1)B 韧皮部
(2)A 导管
(3)乙 筛管
39. (1)雌蕊
(2)花药 传粉
(3)卵细胞
(4)子房 胚珠
40. (1)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3 乙和丁
(3)乙 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全对才给分)
(4)①
(

1
页 共
3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地理、生物学(七年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