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3.9《开天辟地的大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3.9《开天辟地的大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9.1《开天辟地的大事》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随着党史教育的推进和各类爱党爱国等德育活动的开展,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五四运动、《新青年》杂志、中共“一大”等历史事件是有一定了解的。但这些了解极其有限,对相关概念和其体史实并不十分清楚。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重大历史事件,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本课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按照时间的顺序,对这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厘清。其次,由于学生没有合适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对接,本课中陌生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又多,所以学生会不太容易理解为什么某个事件会这样发展,人物又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很难从情感上对这段历史产生共鸣,因此,引导学生形成对党的朴素情感也是学习的增长点之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因此,本课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李大钊不惧死亡的原因、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不平等待遇等中国共产党抗战史相关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学会如何从史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教材解析
(一)课标解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据,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国家认同要点同样提出: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赏的意识和行动。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
《中国有了共产党》是人教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带领学生领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以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感悟仁人志士在白年追梦、复兴中华的历程中所展示出来的革合精神与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实现对国家认同素养的培养。本课向学生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过程,教材选段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即中国共产党成立)、“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即井冈道路的开辟)、“红军不怕远征难”(即红军长征)这三个重要历史事件作为教学内容。《开天辟地的大事》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从马克思主义传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引导学生感悟史实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坚定执着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认识“红船精神”的内涵,最终萌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视频宣讲、图片视频资料展示等方式,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懂得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熟识“红船精神”内涵的能力。
3. 通过宣誓、书写红船精神等方式,传承革命精神,树立爱党爱国情怀,坚定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和使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学习和传承红船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知道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红船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回顾梳理,解索原因
1. 回顾梳理:回顾之前进行的“寻路”主题探索,梳理当时百姓生活黑暗的原因。
2. 质疑思考:面对屈辱生活,有没有进行改革和斗争?结果如何?
3. 引导发现:从金字塔图形中分析失败原因?明白斗争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设计意图: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中共成立前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尽量实时感受到当时的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穷落后。了解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各种探索都失败了,急需新的出路。为后面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救人民于水火做了铺垫。】
环节二:十月革命 指明方向
活动一:读资料,找原因
1.出示《共产党宣言》相关资料,学生小组内讨论学习。
2.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提问:十月革命这团火苗象征这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们带领学生阅读学习资料,探究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达成教学目标一。】
环节三:杂志启蒙 曙光初现
活动一:了解《新青年》杂志,认识其在激发人民思想上的作用。
活动二:了解《国故》杂志,分析他们反对新思想的原因。
【设计意图:一场变革最重要的是思想认识上的觉醒和改变,而这些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通过对比分析、观看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首先为我们带来的是思想上的觉醒。
环节四:五四运动 初步胜利
活动一: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任务单,自学梳理巴黎和会内容。
活动二:角色扮演:体会外国列强和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不同的心里状态,感受弱国无外交。
活动三:观看火苗布局图,直观感受当时全国人民都起来斗争的情形,进而更深入的理解得到百姓支持的斗争最终都会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代入和角色模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活动一:走进上海一大会址,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活动二:再次聚焦党的第一份纲领,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活动三:认识党徽、党旗,了解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明白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环节六:红船精神 铭记于心
活动一:书写红船精神,粘贴在红船模型上,并铭记于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这种形式,大家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红船精神的神圣和伟大,并愿意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船精神。】
作业:课下去百度了解更多的红船精神的资料,读给同学们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