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思考: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一、地理差异显著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不仅能欣赏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而且能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①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②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北南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①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②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西北 东南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①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②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从图5.1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一二三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①(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②(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图5.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①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②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图5.2)。西牧东耕南稻北麦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①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②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人口交通线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①(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②(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图5.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①(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②(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图5.2)。2021年广州夜间消费节阅读材料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①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②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③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辣。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差异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频繁,带动了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为辣味菜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甜北咸)辣咸酸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比较图5.3和图5.4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农业 建筑特点 交通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屋顶 墙体厚度 方式 工具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活动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于0℃)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低于0℃高于0℃小于800mm大于800mm平原、高原、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有无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小麦、玉米水稻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区湿润区暖温带亚热带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北方:南方:为什么不同?主要原因:共同的影响因素:河流流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主要原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北方:南方:流量小流量大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归纳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气温、降水气温 河流 冬季 结冰期 植被 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干湿区 河流 流量 主要地形气温 温度带 1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以北 低 暖温带 低于0℃ 有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小 小于800mm 半湿润区 小 平原、高原、山地秦岭—淮河以南 高 亚热带 高于0℃ 无 常绿阔叶林 大 大于800mm 湿润区 大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二、四大地理区域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5.5)。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活动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降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A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气温和降水接近B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1)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地形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C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4.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5.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6.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7.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①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甜②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咸。③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辣。④山西人——酸。界线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考虑因素: 降水界线B: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气温和降水界线C:地势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 地形ABC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