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本试题分Ⅰ、Ⅱ两卷和答题纸,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50分,请将Ⅰ、Ⅱ两卷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处;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本卷包括3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③①②
2.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海边看归来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C. 非洲轮廓、地层和南美洲基本吻合 D.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3. 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距离都是6371千米
B. 若给地球量体做衣,至少需要5.1万平方千米的布料
C.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说法,适用于赤道上
D. 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读图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位置示意图,并结合它们的“对话”完成下面小题。
4. 如果格陵兰岛区域图(甲图)和澳大利亚区域图(乙图)的图幅相同,则甲乙两图的比例尺( )
A. 一样大 B. 甲图大 C. 乙图大 D. 无法比较
5. 格陵兰岛属于( )
A. 大洋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6. 下列有关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格陵兰岛主体位于西半球 B. 格陵兰岛主体位于中纬度
C.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北半球 D. 澳大利亚大陆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
7. 有同学想在乙图绘制澳大利亚环海铁路,他应该选择的图例是( )
A. B.
C. D.
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月27日 5月28日 5月29日 5月30日
9-19℃ 14-25℃ 15-25℃ 14-21℃
8. 5月27日的天气为( )
A 阴天 B. 暴雨 C. 多云 D. 雾霾
9. 该地这四天( )
A. 阴雨为主 B. 风力强劲 C. 天气寒凉 D. 晴天较多
10. 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 5月27日 B. 5月28日 C. 5月29日 D. 5月30日
某赛车爱好者自驾体验巴黎到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图示意自驾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此次行程跨越了( )
①中、低纬度 ②两个大洲 ③南、北半球 ④温带、热带 ⑤东、西半球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 赛车爱好者途径①地时,可能面临的困难是( )
A. 干旱缺水 B. 高寒缺氧 C. 高温酷热 D. 路面湿滑
13. 车在④地发生故障,前来帮忙的当地人多为( )
A. 白色人种 B. 黑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读图左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和图右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苏门答腊岛连同周围的岛屿构成( )
A. 半岛 B. 群岛 C. 大洲 D. 海湾
15. 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
A. 全岛均匀分布 B. 多分布在南部山区
C. 沿海、沿河分布 D. 多分布在沼泽地
16. 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
A. 高温多雨的气候 B. 干旱少雨的气候 C. 寒冷干燥的气候 D. 酷寒多暴雪的气候
图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低温中心,原因是( )
A. 受海洋影响大 B. 受海拔高度影响大
C. 受纬度位置影响大 D. 受地球运动影响大
18. 下列关于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说法正确是( )
A. 气温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 B. 同纬度地区,气温从海洋向内陆递减
C. 陆地比海洋等温线更加平直 D. 不同地形区、海陆交汇地带,气温变化大
19. 和乙地相吻合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 赤道附近降水多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
C. 极地地区降水少 D.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
读春分日不同纬度、相同身高的三名学生正午影长示意图(图左)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20. 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天气的变化 C. 地球的公转 D. 地形的差异
21.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赤道附近 B. 南回归线附近 C. 北回归线附近 D. 40°N附近
22. 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右中的( )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耐旱怕涝,花期时需要充足的阳光,图为世界著名薰衣草产地分布图和普罗旺斯、伊犁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世界著名薰衣草产地主要位于( )
A. 温带 B. 高纬度 C. 西半球 D. 沿海
24. 普罗旺斯、伊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气候条件是( )
A. 气温年较差小 B. 夏季高温多雨 C. 夏季光照充足 D. 全年水热充足
25. 薰衣草叶子修长碧绿,开出的花是淡雅的紫色穗状小花序,花开时形成一片紫色的花海,美丽而浪漫。薰衣草的花清香怡人,有很好的安眠效果。结合薰衣草生长特性,推测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季最可能是( )
A. 2月到4月 B. 6月到8月 C. 9月到11月 D. 12月到次年2月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以下四种气候类型中,和伦敦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 B. C. D.
27. 伦敦所属的气候类型在世界分布规律是( )
A. 高纬度大陆西岸 B. 低纬度大陆东岸
C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D.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左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图右为碳中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 地震、火山频发 B. 海洋污染加剧 C. 全球变暖 D. 臭氧层空洞
29. 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 美国、中国 B. 美国、韩国 C. 中国、美国 D. 韩国、美国
30. 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协商称为( )
A. 南北对话 B. 南南合作 C. 南南对话 D. 南北合作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31.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体部位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
(2)丙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经测量,丙地和山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千米。
(3)图中M河流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当该河段发生泥石流时,①②③④逃生方向中,正确的是________。
(4)M河流的a河段和b河段相比较,_______河段流速较快,请说明理由_______。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地图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读图1世界部分区域经纬网和昼夜状况分布图(注:阴影表示黑夜,空白区域表示白昼),完成(1)-(2)题。
(1)图中A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广州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图中绝大部分处于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洋和_______洋。
(2)根据图昼夜分布状况推测,悉尼正值一年四季中的_______(季节),B地位于昼夜分界线上,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将迎来_______(白昼、黑夜)。
(二)地球仪是学习地球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制作地球仪和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我们可以更形象的理解地球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若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如图2),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大约是_______,乓乒乓球表面的线条②表示_______。
(4)在一黑暗的教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模拟地球运动(如图3),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双选)。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地方时差异
(三)地球的运动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向上的楼间距(如图4)。
(5)同一地区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冬季、夏季)的光照情况。
(6)青岛(36°N)和广州(23°N)的楼间距相比,青岛_______(大于、小于)广州。
33. 读图左世界部分区域图和图右世界部分区域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左中甲大洲为_______,该大洲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北临_______洋:甲大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
(2)B为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和_______洲的分界线。
(3)D为_______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该半岛属于亚洲,但是处于_______板块。
(4)图右中A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是世界著名的山脉和旅游胜地,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的形成原因。
(5)请结合图右预测红海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4. 读图亚欧大陆示意图,完成相关问题。
(1)A地气候特点为________,导致A、B两地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2)C地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________风,冬季盛行西北风;C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C、D两地降水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E地区天然森林植被为________。
(3)从C地到D地,依次呈现森林—森林草原—________—半荒漠—荒漠景观;最能体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的地点是________(填写字母),原因是_______。
(4)右图为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简图,该岛屿东部和西部对比,_______(东部、西部)降水明显偏多,原因是________。
35.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区:B是_____,C是_____。
(2)从地形条件看,人口稠密区大多位于_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人口稠密区大多位于_____(沿海、内陆)地区。
(3)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大多分布在_____(中低、中高)纬度地区;纬度位置影响太阳辐射,进而影响着人种分布,从地理角度看,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_____(深、浅)。
(4)图中的D、E、F等地人口稀疏,请分别说出主要原因:D地:______,E地:______,F地:______。
(5)E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劳动力短缺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本卷包括3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 C
【4~7题答案】
【答案】4. B 5. D 6. A 7. B
【8~10题答案】
【答案】8. C 9. D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D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16. A
【17~19题答案】
【答案】17. B 18. D 19. A
【20~22题答案】
【答案】20. A 21. A 22. D
【23~25题答案】
【答案】23. A 24. C 25. B
【26~27题答案】
【答案】26. B 27. D
【28~30题答案】
【答案】28. C 29. B 30. A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陡崖 ②. 山脊
(2) ①. 982 ②. 8
(3) ①. 东北流向西南 ②. ②
(4) ①. a ②. a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23.5°N°,150°W) ②. 亚洲 ③. 大西 ④. 北冰
(2) ①. 夏季 ②. 白昼
(3) ①. 66.5° ②. 赤道 (4)①④
(5)冬季 (6)大于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欧洲 ②. 北冰 ③. 北温带
(2) ①. 苏伊士 ②. 非
(3) ①. 阿拉伯 ②. 印度洋
(4)阿尔卑斯山脉位于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隆起抬升而形成的褶皱山脉。
(5)扩大。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不断张裂拉伸,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全年高温多雨 ②. 纬度因素
(2) ①. 东南 ②. 雨热同期 ③. 海陆因素 ④. 常绿硬叶林
(3) ①. 草原 ②. D ③. 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4) ①. 东部 ②. 东部位于山地迎风坡
【35题答案】
【答案】(1) ①. 亚洲东部 ②. 欧洲西部
(2) ①. 平原 ②. 沿海
(3) ①. 中低 ②. 浅
(4) ①. 气候湿热 ②. 气候炎热干燥 ③. 气候终年寒冷 (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