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 理 2025.0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 12月 19日 18时 27分 30秒,谷神星一号火箭在日照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天启星座”四星(33~36号)。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成功发射的“天启星座”四星属于天体系统的最低级别是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火箭上升过程中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正确的是A.① B.②C.③ D.④3.图中大气层A.Ⅰ层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B.Ⅱ层内的水汽、杂质较集中C.Ⅲ层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D.Ⅰ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变薄下图示意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单位:MJ/m )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太阳辐射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C.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D.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5.与天水相比,酒泉年太阳辐射量更大的原因是A.海拔较低 B.荒漠广布C.纬度更低 D.日照时数多地震发生后约 12秒时间内,建筑物尚未遭受严重破坏,人们有机会逃离危险区域,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的“黄金 12秒”。2025年 1月 2日 10时 01分,宁夏永宁县发生 4.8级地震,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深度 10千米,居民第一时间收到了地震预警提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Ⅰ圈层 B.Ⅱ圈层 C.Ⅲ圈层 D.Ⅳ圈层7.“黄金 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振动幅度的差异 B.横波和纵波传播方向的差异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下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地层A.反映出同一宙的地层特点B.自下而上形成的年代渐早C.记录了 46亿年的地球历史D.自下而上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9.图中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是A.甲-气候冷干植被稀少B.乙-形成现代海陆格局C.丙-小型哺乳动物出现D.丁-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下图示意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土壤形成过程中A.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的有机质的成分和养分B.生物可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矿物质颗粒团聚C.自然状态下形成 20cm的土壤,一般要 50~500年D.湿热地区物理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11.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有机质积累多 B.矿物养分流失慢C.自然植被茂密 D.生物残体分解慢据海南省气象台监测,2024年第 22号台风“银杏”已于 11月 6日夜间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预计 3小时后台风中心到达 30°N附近(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四地未来风向变化是A.①地由东北风变为东南风 B.②地由西南风变为西北风C.③地由偏东风变为偏南风 D.④地由偏东风变为偏北风13.“银杏”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危害①海水倒灌 ②诱发海啸 ③狂风暴雨 ④降温增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城市绿化中乔木、灌木、花卉、水域多层次分布能够减缓热岛效应甚至形成“冷岛效应”(某一区域温度低于其周围平均温度的现象)。下图为日照市城市中心公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近年来,该市热岛强度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①建筑物密度增加 ②硬化地面增多 ③周边地形封闭 ④全球气候变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夏至午后,城市中心公园及其周边形成的热力环流是A B C D16.受“冷岛效应”影响,公园内部比外部A.年降水量增多 B.地面风速增强C.对流运动减弱 D.水汽蒸发加快入夜后,暴雨如注,某市雷锋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驴友小山和小江外出登山未归,手机失联。救援队根据小山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对照地形图,推断两位驴友的可能位置,并结合过去对地表景观的了解,判断小江可能面临泥石流的风险。经紧急施救两位驴友得以脱困。小山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节选):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东边有一条狭长的山脊……稍作休息后,小江说要去探秘。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南去,当他拐进东南方向的沟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真佩服他旺盛的精力,我且在这里等他回来吧!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救援队成功找到小山和小江的位置是A.①和③附近 B.④和②附近C.①和②附近 D.④和③附近18.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主要参照的地理信息有A.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坡向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度C.地形部位、沟谷数量、植被覆盖D.地势起伏、植被覆盖、海拔高度19.进行救援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①运用 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 BDS(北斗系统)定位搜寻位置③运用 RS获取区域实时地物信息 ④利用 GIS 进行数据分析与判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下图为莫日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段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自然地理环境是A.地势平缓 B.气候湿热 C.河岸岩性坚硬 D.径流季节变化小21.该河段A.河岸沉积物颗粒较粗 B.河床呈宽浅的槽型C.两岸为宽广的冲积平原 D.为重要渔业生产基地22.图示地貌发育过程为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雷州半岛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6~9月盛行东南风,是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下图示意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 8月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甲、乙两处海区盐度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A.甲>乙 纬度 B.甲>乙 河流C.甲<乙 河流 D.甲<乙 纬度24.6~9月是苞西盐场晒盐黄金季节的原因是①气温高,蒸发旺盛②海水盐度差异小,原料丰富③地处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大④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一轮船由马六甲海峡到达广州,吃水深度(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的变化是A.变浅 B.变深 C.先变浅后变深 D.先变深后变浅每年某一时段浙江海宁一带会吸引众多游客观看“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奇观。下图示意钱塘江江口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观看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最佳节日是A.春节 B.中秋节C.重阳节 D.端午节27.符合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的是①杭州湾外宽内窄 ②东北风盛行③钱塘江丰水期 ④海平面上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分布受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影响极大。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吸引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下图示意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核密度(一种地理统计学方法,用于描述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 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29.密集区人口环境容量①水源充足,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农业发达,环境人口容量大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太阳能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农民工返乡创业将首先改变传统村落的A.基础服务设施 B.人口性别比例C.人口地区分布 D.产业内部结构二、非选择题。共 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大雪节气一过,也就意味着真正的寒冬即将来临。随着温度越来越低,草莓迎来了它的“甜美期”。日照市河山镇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每年这个时候草莓大棚(左图)便成为学生研学和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右图示意冬暖式大棚结构。(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顺序排列下列选项,解释冬季采用大棚种植草莓的原因。(3分)①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热量,起到保温作用 ②地面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棚内大气,大气增温 ③大棚阻挡地面及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散失,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④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棚到达地面,地面增温晴朗的日子,草莓大棚内温度更高。为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和大气成分,农户一般选择 12:00~14:00 时进行通风,此时风力大,效果佳。(2)从大气水平运动的角度,解释选择该时段通风的原因。(4分)(3)标注箭头,绘制草莓大棚通风换气时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3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 2228~4595m,地势起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 459mm,理论蒸发量大于 2000mm。下图示意北川河流域地理位置。(1)说出北川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4分)曾经,北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通过植树种草、梯田改造(如图)等综合治理,北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改善。(2)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修筑梯田减轻水土流失的原因。(6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2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750mm。土壤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多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土质黏重。下图示意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1)描述砖红壤分布区内天然植被的特征。(4分)自然土壤通过人类耕作可以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人们也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2)列举海南岛改良自然土壤的主要措施。(6分)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左图)。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研人员在广西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重建试验,在水土保持方面采取工程、林草、农艺等措施,实现土地整理,保水蓄水。对一些居住分散或者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组织实施异地生态移民。右图示意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1)说明除自然因素之外,影响该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分)(2)分析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农业结构与地貌的关系。(6分)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25.01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A 2.B 3.D 4.C 5.D 6.B 7.D 8.A 9.D 10.B 11.A 12.C 13. A 14. A 15.C16.C 17.A 18.B 19.D 20.A 21.B 22.D 23.B 24.C 25.C 26.B 27.B 28.C29.A 30.D二、综合题(共 40分)31.共 10分(1)④②③①(3分)(2)该时段大棚内外温差较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通风效果好。(4分)(3)(3分)32.10分(1)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4分)(2)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导致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轻、泥沙搬运能力减弱,从而减轻水土流失。(6分)33.共 10分(1)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为主;垂直分层明显(结构复杂),藤蔓和附生植物多,常见颈花和板根。(4分)(2)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施撒草木灰或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种养结合,休耕、作物轮作、种植绿肥、广施农家肥等,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6分)34.共 10分。(1)经济因素、政策因素(4分)(2)高海拔和陡坡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起伏较小的缓坡区,种植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效益,兼顾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