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
地 理 2025.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 12月 19日 18时 27分 30秒,谷神星一号火箭在日照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天
启星座”四星(33~36号)。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功发射的“天启星座”四星属于天体系统的最低
级别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火箭上升过程中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大气层
A.Ⅰ层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B.Ⅱ层内的水汽、杂质较集中
C.Ⅲ层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D.Ⅰ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变薄
下图示意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单位:MJ/m )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太阳辐射
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
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
C.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5.与天水相比,酒泉年太阳辐射量更大的原因是
A.海拔较低 B.荒漠广布
C.纬度更低 D.日照时数多
地震发生后约 12秒时间内,建筑物尚未遭受严重破坏,人们有机会逃离危险区域,
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的“黄金 12秒”。2025年 1月 2日 10时 01分,宁夏永宁县发生 4.8
级地震,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深度 10千米,居民第一时间收到了
地震预警提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Ⅰ圈层 B.Ⅱ圈层 C.Ⅲ圈层 D.Ⅳ圈层
7.“黄金 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振动幅度的差异 B.横波和纵波传播方向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下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
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地层
A.反映出同一宙的地层特点
B.自下而上形成的年代渐早
C.记录了 46亿年的地球历史
D.自下而上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
9.图中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A.甲-气候冷干植被稀少
B.乙-形成现代海陆格局
C.丙-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D.丁-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下图示意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10.土壤形成过程中
A.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的有机质的成分和养分
B.生物可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矿物质颗粒团聚
C.自然状态下形成 20cm的土壤,一般要 50~500年
D.湿热地区物理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11.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有机质积累多 B.矿物养分流失慢
C.自然植被茂密 D.生物残体分解慢
据海南省气象台监测,2024年第 22号台风“银杏”已于 11月 6日夜间由强台风级加强
为超强台风级。预计 3小时后台风中心到达 30°N附近(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四地未来风向变化是
A.①地由东北风变为东南风 B.②地由西南风变为西北风
C.③地由偏东风变为偏南风 D.④地由偏东风变为偏北风
13.“银杏”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危害
①海水倒灌 ②诱发海啸 ③狂风暴雨 ④降温增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城市绿化中乔木、灌木、花卉、水域多层次分布能够减缓热岛效应甚至形成“冷岛效
应”(某一区域温度低于其周围平均温度的现象)。下图为日照市城市中心公园景观。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4.近年来,该市热岛强度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
①建筑物密度增加 ②硬化地面增多 ③周边地形封闭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夏至午后,城市中心公园及其周边形成的热力环流是
A B C D
16.受“冷岛效应”影响,公园内部比外部
A.年降水量增多 B.地面风速增强
C.对流运动减弱 D.水汽蒸发加快
入夜后,暴雨如注,某市雷锋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驴友小山和小江外出登山未归,
手机失联。救援队根据小山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对照地形图,推断两位驴友的可能位
置,并结合过去对地表景观的了解,判断小江可能面临泥石流的风险。经紧急施救两位驴
友得以脱困。
小山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节选):我们终于登上这里最高的山顶。东边有一条狭
长的山脊……稍作休息后,小江说要去探秘。他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坡,径直往南去,当他
拐进东南方向的沟谷,身影便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真佩服他旺盛的精力,我且在这里等
他回来吧!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救援队成功找到小山和小江的位置是
A.①和③附近 B.④和②附近
C.①和②附近 D.④和③附近
18.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主要参照的地理信
息有
A.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坡向
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度
C.地形部位、沟谷数量、植被覆盖
D.地势起伏、植被覆盖、海拔高度
19.进行救援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运用 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 BDS(北斗系统)定位搜寻位置
③运用 RS获取区域实时地物信息 ④利用 GIS 进行数据分析与判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下图为莫日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段景
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自然地理环境是
A.地势平缓 B.气候湿热 C.河岸岩性坚硬 D.径流季节变化小
21.该河段
A.河岸沉积物颗粒较粗 B.河床呈宽浅的槽型
C.两岸为宽广的冲积平原 D.为重要渔业生产基地
22.图示地貌发育过程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雷州半岛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6~9月盛行东南风,是该盐场晒盐
的黄金季节,下图示意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 8月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23.甲、乙两处海区盐度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乙 纬度 B.甲>乙 河流
C.甲<乙 河流 D.甲<乙 纬度
24.6~9月是苞西盐场晒盐黄金季节的原因是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水盐度差异小,原料丰富
③地处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大
④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一轮船由马六甲海峡到达广州,吃水深度(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的变化是
A.变浅 B.变深 C.先变浅后变深 D.先变深后变浅
每年某一时段浙江海宁一带会吸引众多游客观看“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奇观。
下图示意钱塘江江口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观看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最佳节日是
A.春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27.符合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的是
①杭州湾外宽内窄 ②东北风盛行
③钱塘江丰水期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分布受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影响极大。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乡
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吸引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下图示意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
布核密度(一种地理统计学方法,用于描述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28.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是
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 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
29.密集区人口环境容量
①水源充足,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农业发达,环境人口容量大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太阳能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农民工返乡创业将首先改变传统村落的
A.基础服务设施 B.人口性别比例
C.人口地区分布 D.产业内部结构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大雪节气一过,也就意味着真正的寒冬即将来临。随着温度越来越低,草莓迎来了它
的“甜美期”。日照市河山镇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每年这个时候草莓大棚(左图)
便成为学生研学和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右图示意冬暖式大棚结构。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顺序排列下列选项,解释冬季采用大棚种植草莓的原因。(3分)
①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热量,起到保温作用 ②地面以长波辐
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棚内大气,大气增温 ③大棚阻挡地面及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散失,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④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棚到达地面,地面增温
晴朗的日子,草莓大棚内温度更高。为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和大气成分,农户一般选
择 12:00~14:00 时进行通风,此时风力大,效果佳。
(2)从大气水平运动的角度,解释选择该时段通风的原因。(4分)
(3)标注箭头,绘制草莓大棚通风换气时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3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 2228~4595m,地势起伏大;多年
平均降水量 459mm,理论蒸发量大于 2000mm。下图示意北川河流域地理位置。
(1)说出北川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4分)
曾经,北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
通过植树种草、梯田改造(如图)等综合治理,北
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改善。
(2)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修筑梯田减轻水土流失
的原因。(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2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750mm。土壤以砖红壤和
赤红壤为主,多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土质黏重。下图示意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
(1)描述砖红壤分布区内天然植被的特征。(4分)
自然土壤通过人类耕作可以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人们也可以通过改良
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
(2)列举海南岛改良自然土壤的主要措施。(6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左图)。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
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研人员在广西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重建试验,在水
土保持方面采取工程、林草、农艺等措施,实现土地整理,保水蓄水。对一些居住分散或
者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组织实施异地生态移民。右图示意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
模式。
(1)说明除自然因素之外,影响该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分)
(2)分析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农业结构与地貌的关系。(6分)
2024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5.01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A 2.B 3.D 4.C 5.D 6.B 7.D 8.A 9.D 10.B 11.A 12.C 13. A 14. A 15.C
16.C 17.A 18.B 19.D 20.A 21.B 22.D 23.B 24.C 25.C 26.B 27.B 28.C
29.A 30.D
二、综合题(共 40分)
31.共 10分
(1)④②③①(3分)
(2)该时段大棚内外温差较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通风效果好。(4
分)
(3)(3分)
32.10分
(1)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4分)
(2)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导致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
轻、泥沙搬运能力减弱,从而减轻水土流失。(6分)
33.共 10分
(1)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为主;垂直分层明显(结构复杂),藤蔓和
附生植物多,常见颈花和板根。(4分)
(2)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施撒草木灰或者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种养结合,休
耕、作物轮作、种植绿肥、广施农家肥等,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6分)
34.共 10分。
(1)经济因素、政策因素(4分)
(2)高海拔和陡坡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起伏较小的缓坡区,种植经济
林木,提高经济效益,兼顾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优化
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