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寒假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寒假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寒假练习
一、单选题
1.傅立叶把资本主义称作“社会地狱”,是“活的奴隶制”,他认为在这种制度下,不仅创造财富的工人越来越穷,而且个人与集体的冲突日益尖锐;欧文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不再与“力量无限的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看到了当时社会中日益显现的阶级矛盾
②从理性和正义角度设计未来社会的蓝图
③正确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④对工人阶级遭受的苦难充满同情,但看不到其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据此可以看出( )
①“他们”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②“他们”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他们”不会成功是其具有难以克服的软弱性
④“他们”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受委托为同盟起草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②其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邓小平同志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他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许多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恩格斯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生产出来。”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
①没有看到无产阶级是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②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③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发现资本主义矛盾根源所在,但找不到社会变革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萌芽》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爱弥尔·左拉188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艾蒂安是一名机器工人,他在失业后找到新工作,并试图组织工人联合会,但遭到反对。经济危机爆发后,煤矿公司压低工资。工人们决定罢工,但遭到警察驱散和屠杀。最终,艾蒂安在继续斗争中受伤,被迫离开矿区。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尚未登上历史舞台
②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和压迫工人阶级
③经济危机源于生产过剩,加剧了阶级之间的矛盾
④工人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空想社会主义是正在产生的无产阶级的“象征、表现和先声”,是早期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学说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由此可知,空想社会主义( )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伴随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出现
③本质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将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国际大联盟已经形成
B.资本主义普选制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新条件
C.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极不平衡
D.工人阶级的革命意志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9.《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被称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所承载的真理不仅划破旧时代夜空,更照亮新时代的航程。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A.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
B.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转折点
C.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D.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10.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无产阶级获取利益,集聚财富,相对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②工人阶级贫困来源于资本家对于剩余价值的剥削
③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
④剥削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到,虽然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定他们的祖先炼金术士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重犯他们的错误,因为我们犯这样的错误将是不可饶恕的。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忽视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力量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描绘了建设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因而他们的理想社会不能实现。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揭露资本主义弊端并设计未来蓝图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
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②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
④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入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马克思为人类思想史贡献了“两个伟大发现”。恩格斯称赞道:“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下列选项对“两个伟大发现”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变为现实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上述观点( )
A.说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要以实现这样的“联合体”为目标
B.体现人民性的品格,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C.为最终建立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D.共同表达了处于阶级压迫中的人民大众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6.圣西门是19世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在圣西门的眼中,当时所有美好的政治制度都是 伪装的,都是专横武断、腐败无能和玩弄权术的制度。在他自己的理想国度里,他认为领导者和 普通民众都是平等的,他认为“必须使所有制方面的革命带来使大多数无产者拥有财产的结果,以使无产者能够出色地管理财产”。由材料可知,圣西门( )
①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和弊端
②看到了人民独特和伟大的作用
③肯定了所有制改良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④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纵观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就像一条奔腾的江河,时而飞流直下,时而缓缓流动,时而千回百转,唯一不变的是,不管有多少阻隔,浩浩长河总是呼啸向前。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周密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的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1848年,《共产主义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此,社会主又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货物出口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游市场,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板图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21世纪,中国以无可争辩的力量与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社会主又发展振兴的中流砥柱和旗帜引领。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下面是《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论述:
◆正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最终必定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一样,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中也必然产生出能够创造更高社会形态的新的社会力量,那就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一度遭遇曲折,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并未改变。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能够照亮人类寻求自身解放道路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是对的》是一档通俗理论对话节目,以下为部分剧情简介。
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 本集深入浅出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展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强大生命力。
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 本集重温《资本论》创作和出版的艰辛历程。介绍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这一伟大发现,揭开资本的秘密,剖析经济危机的根源,立足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穿越历史的真理光芒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第五集(千年思想家) 本集阐释马克思这位“千年思想家”对世界的影响,并介绍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实践,在中国的光辉成就和伟大范例。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B C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B D A
17.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
18.地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意义: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9.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20.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②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