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冬季学业水平监测八年级生物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兰花螳螂(如图)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最抢眼、进化得最完美的昆虫之一。兰花螳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其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它会躲在花丛中,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捉食物,它模仿的兰花如此逼真以至于它食物大都被它所吸引。其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据此完成第 14~17题。14.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兰花螳螂属于(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 D.爬行动物15.下表是兰花螳螂与刺花螳螂、中华大刀螳的分类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种 兰花螳螂 刺花螳螂 中华大刀螳属 花螳属 刺花螳属 大刀螳螂属科 花螳科 螳螂科目 螳螂目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B.三种螳螂中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共同特征最多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D.三种蟑螂的形态结构不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16.根据描述你认为,兰花螳螂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分别属于( )A.有性生殖 完全变态 B.无性生殖 完全变态C.有性生殖 不完全变态 D.无性生殖 不完全变态17.下列关于兰花螳螂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B.为了应对敌害,兰花螳螂产生了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C.在进化过程中,天敌对兰花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在进化过程中,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番木瓜果实广受人们喜爱,但其生长一直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严重威胁。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有关基因转入番木瓜,成功培育出能抵抗该病毒的番木瓜“华农一号”。据此完成第 18~19题。18.番木瓜“华农一号”的培育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 D.杂交育种19.下列关于番木瓜环斑病毒和农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番木瓜环斑病毒无细胞结构B.番木瓜环斑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C.农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生殖D.抗生素能杀死农杆菌和番木瓜环斑病毒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抵抗疾病入侵、延长寿命的积极手段。根据研究资料表明,经常运动的健康人无论细胞免疫功能还是体液免疫功能都优于一般人,据此完成第 20~21题。20.跳绳是一项有氧运动,青春期经常跳绳有助于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摇绳时,骨骼肌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B.跳绳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C.跳绳时需要手脚协调,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D.与跳绳有关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关节和肌肉组成21.“关注健康,快乐成长”。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B.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流感流行的时候在教室喷洒消毒液,该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南瓜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对黄色(e)为显性。如图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蕊柱头上,用乙植株果实的种子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过程。人工授粉 乙(ee)甲(EE) 丙种子萌发22.下列有关南瓜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南瓜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甲的遗传信息通过花粉传递给丙C.丙植株可结出白色果皮南瓜(EE)D.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23.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太空环境诱导南瓜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经培育后太空南瓜可达 150 千克。假如南瓜体型大是由显性基因 B 控制,科研人员欲使这一优良性状稳定遗传,应选图( )所示的种子进行繁殖。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24.崂山作为青岛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森林公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效。资料一:自开启生物调查研究以来,共记录到物种 1697 种,包括陆生高等植物 719 种、陆生脊椎动物 242种、昆虫 392种,大型真菌 183种、水生生物 161种。资料二:2023 年在崂山发现体长超过 10 毫米,2 对翅长接近 9 毫米,6 条“大长腿”的新物种山东褶大蚊(图一)。2024 年首次观测到中华秋沙鸭(图二),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生存 1000 多万年,被称为活化石。图三表示按一定的分类依据对山东褶大蚊与中华秋沙鸭相关的生物进行分类。请分析回答:图一 图二 图三(1)根据资料一的描述,你认为其体现的生物多样性内涵是 。(2)根据资料、图片分析,山东褶大蚊应归类于图三中的 (填写字母),你的判断的依据是 。(3)图三中甲填写 、E 个体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与蝗虫相比,山东褶大蚊的发育过程多了 期。(4)中华秋沙鸭是迁徙性鸟类,在长时间飞翔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较大,你推测中华秋沙鸭具有哪些结构与此相关? (列举一条即可)(5)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崂山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华秋沙鸭、方尾鹅等珍惜鸟类频现,这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6)五一假期是崂山旅游旺季,游客纷至沓来,为更好的让大家自觉保护环境,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面向游客发出倡议: 。25.2006 年,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大西北开展育种研究工作。当时黄河流域的小麦因大面积感染条锈菌而减产严重,李振声为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含有非常好的抗病基因。”李振声创造性地思考:能不能用野草如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呢?于是他组建课题组开展攻关。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筛选、鉴定,他们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 6号”(图甲)。至 2003 年,“小偃 6 号”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 3 亿多亩,增产逾 75 亿公斤。图甲 “小偃 6号”培育过程 图乙 穗的比较请回答:(1)条锈菌有细胞核并能产生孢子,属于 (填“细菌”或“真菌”),与小麦的关系是 。(2)图甲中,长穗偃麦草提供的 和小麦提供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的 、生长及分化,发育成种子的胚。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父本以 为“桥梁”把体细胞中一半的染色体和基因遗传给了子代。(3)结合图文可知,“小偃 6 号”高产的原因可能是:从长穗偃麦草遗传了 基因和 基因,具有籽粒多且不易感染条锈菌的优良性状,使小麦遗传了籽粒饱满的优良性状。(4)若“小偃 6 号”的抗病对感病是显性,由一对基因 A、a 控制,现有基因组成均为 Aa的个体交配,则子代抗病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抗病个体在子代中的占比是 %。26.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 40%~60%,主要分布在胃内,是胃癌重要的诱因之一,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1)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甚至导致胃癌。幽门螺杆菌与人体细胞结构上明显的区别是 。(2)分餐制是阻断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有效措施,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这属于 免疫。幽门螺杆菌表面含有一种称为尿素酶的蛋白质,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从而中和周围的酸,所以它能在胃酸中生存,这充分体现了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奥美拉唑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三联疗法”的药物之一,乳铁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为探究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分别用不同药物对若干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连续灌胃 7 天后,检验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 8的含量(体内白细胞介素 8 含量越高,幽门螺杆菌感染越严重),结果如下表所示:①设置Ⅰ组实验的作用是 。②实验结果说明: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病 (填“有”或“没有”)治疗效果。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最佳药物是 。③利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需要 2~4 周。时间不能太短,期间不能随意停药,否则不但不能彻底的杀死幽门螺杆菌,而且还会导致其 逐渐增强。27.某学习小组开展“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①~④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图片分析回答:① ② ③ ④(1)饲养过程中,小组成员观察到家蚕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家蚕体表有一层坚韧的限制其长大。(2)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的结果。(3)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发现,结绿色茧家蚕的后代中,既有结绿色茧的,又有结白色茧的。在遗传学上,这种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为生物的 。(4)我国科学家将高产基因转入蚕卵,由此得到转基因家蚕,结出的茧比普通家蚕的大,蚕丝产量高。该实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A B C B C D D B C A24:(1)生物种类多样性(2) C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等(答对一点即可)(3) 无脊椎动物 卵黄 蛹(4) 气囊 心脏 消化能力强等(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保护景区的动植物;不乱丢垃圾;保护生态,从我做起等25:(1)真菌 寄生(2)精子 分裂 精子(3)抗病 高产(4)AA或 Aa 7526:(1)幽门螺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切断传播途径 非特异性 生物与环境(填结构与功能也得分)(3) ①对照组 ②有 乳铁蛋白+三联疗法 ③抗药性27:(1)外骨骼(2)自然选择(3)变异(4)基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