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xiǎo hóu zi xià shān小猴子下山17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 一年级 下册猜一猜家住深山里,性情最调皮,惯会模仿人,样子很滑稽。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3.标出课文段落序号。17①①12345猴 块 结 兴 掰 扛 往棵 满 扔 摘 捧 追hóukēwǎnɡjiēxìngbāikángzhuīmǎnrēngzhāipěnɡ后鼻音翘舌音学认字kuàijiē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树上结了许多苹果。jié多音字结蜘蛛正在结网。这个蝴蝶结真漂亮。jiéjiē植物长果实。猴子 一块地 结实 高兴 掰玉米扛着 往前走 一棵树 满树扔了 摘桃子 捧着 追问hóuzhāirēnɡjiēbāikánɡmǎnzhuīpěnɡxìngkuàiwǎnɡ读词语kē识字方法字理识字会意字,字从双手(像两只手),从分(像刀将东西分为两半)。“分”意为“一分为二”。“双手” 与“分”联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把一物分成两份。扔摘捧扛扌扌扌扌动作演示提手旁,和手有关。追问 追跑 追赶猴子 猴哥 猴戏满意 满足 满身捧起 捧场 捧着摘豆 摘瓜 摘下猴追满捧摘熟字组新词结合插图,按照顺序说一说,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整体感知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小猴子先来到 ,接着来到 ,然后来到 ,最后去了 。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玉米地朗读第1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课后第2题)互动课堂玉米地同时具备两个特点手部动作又红又圆又美又香又聪明又可爱词语积累(又×又×式的词语)掰扛读读做做,用这两个动词各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掰:这个掰开的石榴散发着甜甜的气味。扛:爷爷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用肩膀承担。想象着小猴子的样子再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的动作。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ɡāo书写:(1)两个“口”写得扁一些。(2)横折钩的横贴近横中线。组词:高手 高台书写:(1)第一笔点在左上格靠近横中线,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比第一笔短小,第三笔撇略长,在横中线收笔。(2)第四笔横贴近横中线。组词:兴奋 高兴xìnɡ书写:(1)起笔的点和撇在竖中线的左右两侧。(2)第五笔长横贴近横中线。(3)第六笔撇起笔在竖中线。组词:看着 听着zhe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1)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2)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双人旁。组词:来往 过往wǎnɡ复习课文内容:齐读第1自然段,回忆小猴子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互动课堂第二课时结合插图,读第2-4自然段,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课后第2题)看见什么做了什么手部动作桃树下西瓜地看见什么做了什么手部动作看见什么做了什么树林边扔摘读读做做,用这两个动词各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扔:我把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摘:爸爸正在果园里摘苹果。抛,投掷。采下,拿下。捧读读做做,用这个动词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捧:班长双手捧着奖状微笑着走下了台。两手托着。抱读读做做,用这个动词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抱:弟弟抱着玩具小熊进入了梦乡。用手臂围着。蹦蹦跳跳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 开开心心词语积累(AABB式的词语)结合插图,读第5自然段,说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课后第2题)树林边没有追到兔子。再次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猴子失落、后悔的心情。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因为小猴子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你来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桃子玉米西瓜桃子小兔子西瓜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结合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这样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学写字书写:(1)前两笔均为撇,撇的方向不同。(2)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3)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组词:西瓜 南瓜ɡuātù兔组词:兔子 白兔书写:(1)斜刀头稍小,两撇笔画平行。(2)“口”稍扁,长撇从“口”的正中撇出,竖弯钩弯转自然;勿丢最后一笔点。书写:(1)“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2)“辶“第二笔写得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组词:进去 进入jìn扔玉米桃子摘桃子扔西瓜摘西瓜扔小兔追空手回家明确目标始终如一小猴子下山梳理结构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 ,然后看见 就扔了 去 ,看见 就扔了 去 ,看见 就扔了 去追 ,最后,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从小猴子的行为中,我们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明确的 ,要 。课文小结玉米桃子摘桃子西瓜桃子摘西瓜西瓜兔子兔子目标始终如一玉米(共37张PPT)语文 一年级 下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小猴子下山17xiǎohóuxiàzishān任务:培养目标意识整理行装和小猴子一起下山第一课时活动1行装 字词锦囊1词语我会认猴子 一块地 结出 高兴掰玉米 扛着 往前走 一棵树满树 扔了 摘桃子 捧着 追问hóuzhāirēnɡjiēbāikánɡmǎnzhuīpěnɡxìngkuàiwǎnɡkē结jiējié多音字我会读结尾结识结实开花结果这根绳子绑得很结实。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很精彩。识记指导猜字谜两手一分。掰动作表演抱扔捧掰扛扌摘扌扌扌扌选择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吧。追问 追跑 追赶猴子 猴哥 猴戏满意 满足 满身捧起 捧场 捧着摘豆 摘下 采摘猴追满捧摘熟字组新词往猴追扛摘棵结掰扔捧满块识字游戏兴生字我会写往兔高兴着瓜进书写指导10画,上中下结构。两个“口”写得扁一些。第七笔横折钩的横贴近横中线。ɡāo6画,上下结构。第一笔点在左上格靠近横中线,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比第一笔短小,第三笔撇略长在横中线收笔,一横贴近横中线,最后两笔分布于下半格的左右两侧,舒展平稳。xìnɡ11画,半包围结构。起笔的点和撇在竖中线的左右两侧,第五笔长横贴近横中线,第六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下面的部分是“目”。zhe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双人旁。wǎnɡ5画,独体字。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最后一捺与第一笔撇相连。ɡuātù兔8画,上下结构。斜刀头居上居中;“口”写得扁一点儿;第六笔撇从“口”中穿出;第七笔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不能漏掉。7画,半包围结构。“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走之第二笔写得要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jìn第 站 课文地图2朗读课文,思考: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里呢?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试着结合图片讲一讲这个故事吧!先……再……然后……接着……最后……恭喜你整理完成行装!语文 一年级 下册第二课时小猴子下山17xiǎohóuxiàzishān观察小猴子的行为活动2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圈画课文的相关内容,填写表格。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1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又大又多扛、掰2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又大又多扛、掰又大又红扔、摘3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又大又多扛、掰又大又红扔、摘又大又圆扔、摘4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又大又多扛、掰又大又红扔、摘又大又圆扔、摘蹦蹦跳跳扔、追词语拓展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又细又长又香又甜又高又壮高高兴兴安安静静白白胖胖小猴子下山的结果是怎样的?失落、后悔的心情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呢?演一演结合文中的插图及小猴子的心情、动作,演一演这个故事吧!帮助小猴子培养目标意识活动3小猴子向你诉说了他今天的经历,作为好朋友的你会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小猴子,你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小猴子听了你的劝说后,决定再次下山。请你发挥想象,说说小猴子再次下山会发生什么。课外书屋狗熊在玉米地里看到一个好的玉米,掰下来夹在腋下,又看到一个更好的,于是再掰下来仍然夹在腋下。可是,此时上一个掰的玉米就掉了,仍然只有一个玉米。狗熊不断看着其他更好的玉米,于是就不断地掰下来夹在腋下,夹一个的同时,上一个就掉了。最后,辛苦了一夜的狗熊就带着唯一的一个玉米回家了。狗熊掰玉米练一练1.妈妈( )着妹妹,站在正( )着书认真阅读的爸爸面前,爷爷正好要出门( )垃圾。①抱 ②扔 ③捧2.丰收了,农民伯伯在田地里劳动,有的( )玉米,有的( )桃子,有的( )粮食。①扛 ②掰 ③摘一、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填序号)。①③②①③②例:小猴子什么都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1)壮壮生病了,只好 。(2) ,只好 。二、仿写句子。在家休息外面下雨了改天去郊游了(共51张PPT)xiǎo hóu zi xià shān小猴子下山17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 一年级 下册猜一猜家住深山里,性情最调皮,惯会模仿人,样子很滑稽。第一课时点击图标,播放视频初读课文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3.标出段落序号。17①①12345猴 块 结 兴 掰 扛 往棵 满 扔 摘 捧 追hóukēwǎnɡjiēxìngbāikángzhuīmǎnrēngzhāipěnɡ后鼻音翘舌音学认字kuài猴子 一块地 结实 高兴 掰玉米扛着 往前走 一棵树 满树扔了 摘桃子 捧着 追问hóuzhāirēnɡjiēbāikánɡmǎnzhuīpěnɡxìngkuàiwǎnɡ读词语kējiē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树上结了许多苹果。jié多音字结蜘蛛正在结网。这个蝴蝶结真漂亮。jiéjiē植物长果实。识字方法字理识字会意字,字从双手(像两只手),从分(像刀将东西分为两半)。“分”义为“一分为二”。“双手” 与“分”联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把一物分成两份。扔摘捧扛扌扌扌扌动作演示提手旁,和手有关。追问 追跑 追赶猴子 猴哥 猴戏满意 满足 满身捧起 捧场 捧着摘豆 摘瓜 摘下猴追满捧摘熟字组新词块猴追扛摘棵兴掰扔捧满往识字游戏结合插图,按照顺序说一说,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整体感知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小猴子先来到 ,接着来到 ,然后来到 ,最后去了 。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玉米地结合插图,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课后第2题)互动课堂玉米地同时具备两个特点手部动作又红又圆又美又香又聪明又可爱词语积累(又……又……的词语)掰扛读读做做,用这两个动词各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掰:这个掰开的石榴散发着甜甜的气味。扛:爷爷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了。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用肩膀承担。想象着小猴子的样子再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的动作。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学写字高高着着瓜瓜兴兴往往兔兔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独体字上下结构进进半包围结构ɡāo书写:(1)两个“口”写得扁一些。(2)横折钩的横贴近横中线。组词:高手 高台书写:(1)第一笔点在左上格靠近横中线,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比第一笔短小,第三笔撇略长在横中线收笔。(2)第四笔横贴近横中线。组词:兴趣 高兴xìnɡ书写:(1)起笔的点和撇在竖中线的左右两侧。(2)第五笔长横贴近横中线。(3)第六笔撇起笔在竖中线。组词:看着 听着zhe书写:左窄右宽。(1)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2)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双人旁。wǎnɡ组词:来往 向往hóu( )rēn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猴子√huó( )扔下√rēn( )..jiē( )pěng( )结实√jié( )捧着√běng( )..课堂演练往( )( )进( )( )满( )( )高( )( )进出进门满分满足高兴高台二、我会扩词。往常向往猴子 一块地 高兴 掰玉米 扛着 往前一棵 满树 扔了 捧着 摘桃子 追问第二课时复习词语。复习课文内容:齐读第1自然段回忆小猴子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合插图,读第2-4自然段,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课后第2题)互动课堂看见什么做了什么手部动作桃树下扔摘读读做做,用这两个动词各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扔:我把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摘:爸爸正在果园里摘苹果。抛,投掷。采下,拿下。西瓜地看见什么做了什么手部动作捧读读做做,用这个动词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捧:班长双手捧着奖状微笑着走下了台。两手托着。看见什么做了什么树林边抱读读做做,用这个动词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抱:弟弟抱着玩具小熊进入了梦乡。用手臂围着。蹦蹦跳跳 高高兴兴认认真真 开开心心词语积累(AABB式的词语)结合插图,读第5自然段,说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课后第2题)树林边没有追到兔子。再次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的失落、后悔。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总结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小兔子蹦蹦跳跳空着手回家去扛掰摘扔捧摘扔抱追扔因为小猴子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结合表格,你来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桃子玉米西瓜桃子小兔子西瓜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结合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这样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拓展交流学习了这几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养成好习惯很重要。你还知道哪些好习惯?作息规律健康饮食热爱阅读敢于发问……学写字书写:(1)前两笔均为撇,撇的方向不同。(2)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3)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组词:西瓜 南瓜ɡuātù兔组词:兔子 白兔书写:(1)斜刀头居上居中。(2)“口”写得扁一点儿。(3)第六笔撇从“口”中穿出。(4)第七笔竖弯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5)最后一笔不能漏掉。书写:(1)“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2)走之第二笔写得要短小,横中线起笔,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组词:进去 进入jìn扔玉米桃子摘桃子扔西瓜摘西瓜扔小兔追空手回家目标明确有始有终小猴子下山结构梳理本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 ,然后看见 就扔了 去 ,看见 就扔了 去 ,看见 就扔了 去追 ,最后,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从小猴子的行为中,我们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明确的 ,要 。课文小结玉米桃子摘桃子西瓜桃子摘西瓜西瓜兔子兔子目标始终如一玉米拓展延伸关于专心的名言1.一心一意万事成,三心二意失良机。——刘一鸣2.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苏轼照样子写词语。例:又大又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又大又红又红又甜又甜又大又高又壮课堂演练1.积累和手有关的动词,如:“掰、扛、扔、摘、捧、抱、捉、排、提、挑、拔、拍、摇、搬”,做成生字卡片,玩“你来做我来猜”的游戏。2.编一编:《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图画书。课后作业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语言运用:归类积累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思维能力:能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审美创造: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一心一意,有始有终。课前解析关注课文结构:《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的经历和结果,课文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什么”的语言形式构段,比较有特色,在讲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形式来理解课文。关注字词:此课的会认字以合体字为主,其中6个表示动作的词“掰、扛、扔、摘、捧、追”中4个是提手旁。此课要书写7个生字,其中“瓜”是独体字。文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种“又×又×”式的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积累并运用。关注对课文的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较多,在理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另外,可联系课后第二题,进一步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这项能力训练。教学目标1.认识“猴、块”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高、兴”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式的词语。(重点)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重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猴、块”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会写“高、兴、着、往”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式的词语,认识并能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词。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出示课件3)谜语:家住深山里,性情最调皮,惯会模仿人,样子很滑稽。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过渡:同学们真聪明,就是小猴子。小猴子十分可爱,但是有时候又有点儿淘气,今天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一只刚下山的小猴子。(板书:小猴子下山)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通过有趣的猜谜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习情况,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和朗读要求,学生听读。(出示课件4)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课文段落序号。教师出示课文,标注自然段:这篇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你标对了吗 读过课文,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里面的生字和词语吧!(出示课件5)2.学习字词。(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6、7)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教师进行补充:“兴、扛、往、扔、捧”是后鼻音;“摘、追”是翘舌音。学习多音字“结”。(2)出示词语。(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教师检查认读情况。3.识字方法。(出示课件9~11)(1)字理识字:掰。(2)动作演示:扛、扔、摘、捧。(3)熟字组新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我采取多种识字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调动学生的感官与身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生字,扫清阅读障碍。三、整体感知教师引导:结合插图,按照顺序说一说,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出示课件12)预设: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教师引导: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13)预设:小猴子先来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然后来到西瓜地,最后去了树林边。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借助有关地点的关键词了解主要内容,再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说内容,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四、互动课堂1.学习第1自然段。(出示课件14)朗读第1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黑板出示表格,教师根据教学进展逐步粘贴表格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掰 扛 空着手 回家去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扔 摘 捧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 扔 摘 抱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 追(1)教师引导:小猴子在玉米地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5)预设: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教师提问:小猴子为什么高兴 学生回答:因为玉米又大又多。教师讲解:“又大又多”说明玉米既大又多,同时具备两个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又×”式的词语表示一种事物同时具备两个特点。你能看图说一说吗 (出示课件16)学生交流讨论。(2)教师追问: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后,做了什么呢 预设: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板书:掰玉米)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图做一做“掰”“扛”两个动作,并用这两个动词各说一句话。(出示课件17)学生演示动作。教师提问:小猴子为什么要扛着玉米往前走 预设:因为玉米很大、很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能得到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此时的心情一定很高兴。(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现在请同学们想象着小猴子的样子再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的动作。(出示课件18)2.学写字。教师逐一示范,讲解“高、兴、着、往”的书写要领。(出示课件19~22)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1.会写“瓜、兔、进”3个字。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知道《小猴子下山》揭示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应该一心一意。一、复习回顾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1.学习第2~4自然段。(1)教师引导:齐读第1自然段,回忆小猴子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出示课件23)预设:小猴子去了一块玉米地,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2)教师引导:结合插图,读第2~4自然段,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课后第二题)(出示课件24)(3)教师引导:小猴子从玉米地出来后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出示课件25)预设:小猴子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板书:扔玉米 摘桃子)(4)教师引导:读一读第3自然段,小猴子又来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出示课件26)预设:小猴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板书:扔桃子 摘西瓜)(5)教师引导:读一读第4自然段,小猴子把西瓜抱回家了吗 (出示课件27)预设:没有。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板书:扔西瓜 追小兔子)(6)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做动作,完成课后第三题。(出示课件28~30)(7)教师引导:小兔子怎么样 (出示课件31、32)预设:蹦蹦跳跳。教师讲解:像“蹦蹦跳跳”这样AABB式的词语有很多,谁能再说几个 学生举例,教师给出示例。2.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教师引导:结合插图,读第5自然段,说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课后第二题)(出示课件33)(板书:空手回家)教师出示课件: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出示课件34)教师引导:小猴子下山本来想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 预设:小猴子下山想找吃的。结果空手而归。教师引导:是山下没有吃的吗 为什么会空手而归 预设:山下有很多吃的,但是因为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所以空手而归。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心情:小猴子此时是什么心情 预设:后悔、失落、难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再次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猴子失落、后悔的心情。(出示课件35)3.总结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 (出示课件36)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并总结。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出示课件37)(板书:明确目标 始终如一)(2)教师引导:结合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这样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出示课件38)(3)教师总结:老师相信通过这次经历,小猴子一定吸取了教训。我们也要吸取小猴子的教训,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做好一件事。 设计意图:教学时结合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学习,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单推断出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4.学写字。教师过渡:学完小猴子的故事,我们再来学写字。教师逐一示范,讲解“瓜、兔、进”的书写要领。(出示课件39~41)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三、梳理结构,课文小结1.梳理结构。(出示课件42)2.课文小结。(出示课件43)课文结构浅显明了,但是运用了很多动词,如“掰、扛、扔、摘、捧”等,这些动词也表达了小猴子当时的心情。一年级的同学比较难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所以在字词学习环节,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边朗读,边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7 小猴子下山 精华版教案.docx 17 小猴子下山【优质版】.pptx 17 小猴子下山【新课标版】.pptx 17 小猴子下山【精华版】.pptx 兔.mp4 兴.mp4 往.mp4 瓜.mp4 着.mp4 进.mp4 高.mp4